《木兰从军》题材的连环画,版本繁多,刘旦宅先生于1954年创作的21幅工笔重彩版,当是最具魅力的版本之一。该组画于1955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单行本,由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作序,甫一问世即轰动一时。
顾先生序的全文如下:
木兰真是一个奇女子,她为了祖国,为了家庭,换上男装,代她的父亲跑上战场杀敌。一去十二年,立了许多功勋。但她不愿意做官,还到家乡,依然回复了女人的打扮。这一个突出的传奇性的人物,这一个发挥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女英雄,在保卫祖国的任务上费去漫长的时间。而且捱过了长期的艰苦之后,得到胜利的归来。她内心的怨哀和喜悦到了怎样的程度,这是耐人无穷的咀嚼的。当时,她会受到北朝的魏周和南朝的梁陈人民的一致歌颂,自有其必然的理由。木兰诗是中国古代叙事诗里最好的一篇,它写得非常紧凑有力,可以说不多一个字也不少一个字,那般地严肃,又那般地婉约,文学的技术夐高到了极点,所以它比了“孔雀东南飞”更为习熟于人口。每一个读它的人,不论孩子或成人,在情感上没有不激起高度的共鸣的。
这首诗的著作时代,从清代中叶宋翔凤等时论起,直到最近罗根泽教授为止,约略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年代在西魏宇文泰当国的时候,从公元五三五年至五五六年,是距今一千四百年前的作品,但其中可能有唐代人的修饰,地点则黑山是归称东南的杀虎山,燕山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木兰的故乡在内蒙古自治区之南,可能在陕甘一带。我们的西北人民,本来多是习于艰苦斗争的战士,她也能卓绝地继承了这个优良的传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西魏的府兵制之下,统治阶级利用了“寓兵于农”的复古的美化,对于人民作残酷的压迫,不但硬派没有劳动力的人民作战,而且骏马、鞍鞯、嘈头、长鞭都得人民自己准备,在这上面,想见老年人和穷人遭受了如何的困厄。所以这诗也正和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等篇同样表现了人民的反抗的意识。这虽说是一个无名作家所描写的故事,却是最真实的人民受压迫的历史。
刘旦宅同志兼擅中西画法,凭他的艺术的天才和壮年的精力,已创造了若干不朽的图画。这一回用了半年多的工夫,把木兰诗深深地涵咏,绘成一册,和原诗同样地没有浪费一点笔墨。他在每一幅里都有充足的表情。当得起古人所说的“此中有人,呼之欲出”的评语。我想,凡是读了这册的人,他的精神一定能与画中人的感情及对同志艺术手腕融为一体,仿佛投入了木兰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怨喜无端的情味。
下面奉上刘旦宅先生《木兰从军》全图——
这组《木兰从军》,乃刘旦宅先生于24岁时创作完成,是画家早年代表作之一,展示出细腻俊朗、隽永悠扬的画风。网上流传较多的是16幅版本,而这组21幅版才是最完整的。
举报/反馈

老林聊小说

11.4万获赞 1.4万粉丝
聊聊小说、连环画、名著插画。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