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已去,开学在即。8月24日,教育部称,要通过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等途径,将劳动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各个方面,注重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防止把新时代劳动教育与过去的劳技训练混为一谈。(8月24日 新华社)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劳动,作为教育的一种新形式,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道,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但在实践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大多学校重视度不够,将劳动课简单等同于文化课以外的体力活动课。学生参与度不高,兴趣不强,也并未能掌握应有的劳动技能,更有甚者,将劳动作为教育惩戒的手段对犯错学生进行体罚。
俗话说,“劳动最光荣”。从终极意义上讲,劳动是一种追求幸福、获取幸福、享受幸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劳动教育,落实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教育理念,让劳动成为学生奔向幸福生活的必修课。
建立劳动与幸福的联系,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强化真善美的价值导向。许多传统教育者,习惯于将劳动教育看作是惩戒学生犯错的手段。面对学生不交作业、上课迟到等现象时,往往以拖地、倒垃圾、擦黑板等方式予以惩罚。“劳动”成为了“犯错”的代名词,学生自然而然会讨厌、反感、逃离劳动。在强调“五育并举”的今天,教育者必须首先从理念上将劳动教育与闲课、惩戒等形式区别开来,强调劳动的积极价值,让学生从心理上摆脱因犯错被迫劳动而产生的厌恶刺激,形成“劳动光荣”的观念。
建立劳动与幸福的联系,要挖掘劳动的教育性,通过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调动起学生主动劳动、志愿参与的积极性。劳动是一种创造,劳动中能展示人的能力、禀赋和天才,确立人的尊严感。各级各类学校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和网络信息资源,开设诸如环卫劳动、文创活动、用餐教育、校园绿化、农耕体验等多种形式的劳动课,过程中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发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和展示舞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同时,体验劳动的苦与乐,理解劳动内涵,养成劳动习惯,形成尊重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的价值观,从而唤醒学生对参与劳动的渴望,改变“有劳无教”的局面。
建立劳动与幸福的联系,最根本的还在于发挥劳动的实践价值,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职业、志业相结合,突出劳动的实用性。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的育人活动。劳动教育可与学生的职业规划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园艺师、面点师、乘务员、建筑师等不同职业的活动,在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与规划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升其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体会劳动的价值,实现“劳有所用”的追求。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为师者应努力将劳动教育渗透进人生发展的每一个场域,改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状,让劳动真正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必修课!
文/张曈钰(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