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8月1日被定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今年,我们迎来了第94个建军节。从抗美援朝上甘岭志愿军战壕里的冲锋号声中,到抗洪救灾的解放军战士们汗流浃背的动人场面,都承载着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里程。人民的钢铁长城打出国威、军威,打出了在联合国的话语权。
在这个非常的时期,使我更加缅怀我的为国捐躯的父亲和堂兄,他们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和我的家人。从沙河市党史资料汇编中,我看到堂兄侯振亚在北京草岚子胡同监狱的记载,敌人的严刑拷打没有动摇他对革命信念的坚强意志。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绝食斗争,坚持到第七天,敌人终于答应他们的正当要求。斗争的胜利使他们更加的团结,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在狱中,他们通过地下党组织,看到了在外面看不到的马列主义著作和进步文件,他便如饥似渴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他常说“我蹲了四年牢好像上了四年党校”。他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我经常给我的晚辈们讲,使孩子们都受到教育,对他们学业有起到很大的帮助。
2007年秋,我以堂兄侯振亚家人的名义,乘车到他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山西,追寻他的足迹。第一站先到左权县(原辽县),烈士陵园陈列堂有一幅堂兄侯振亚的巨幅照片。记载着他在辽县任县委书记,组建抗日县政府的事迹。
第二站我们到沁源县,县地方志的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1941年秋,堂兄任沁源县委副书记、书记。他日以继夜,风餐露宿,在抗日最艰苦的岁月,历时两年半的时间里,领导沁源军民对敌作战2730余次,实施地雷爆破580余次,歼灭日伪军4200余人。当时的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向沁源军民致敬》称赞沁源县是敌后抗日战争中模范典型。作为县委的主要负责人堂兄侯振亚是功不可没的。
随后,我们又到屯留县、平顺县、武乡县、沁县、长治市。都不同程度的记载着堂兄侯振亚战争的足迹。
抛家舍业,忠孝不得两全。堂兄侯振亚自十六岁求学离家后,从来没有再回来过。侯振亚的父亲侯兆荣时常惦念儿子的安危。由于当时战事很紧,交通、通讯不发达,一直没有任何消息。听我奶奶说:“有一年春天,有一个骑马的八路军战士,拿着一封信,找侯兆荣大伯,把他接走。”原来是1949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奉中央命令组建长江支队,南下接管地方政权。堂兄当时就是高级干部,利用在武安县赤岸村一带集结培训的时间,让警卫员回家接去,父子见了一面。这种家国情怀,舍小家为国家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的家人。
在堂兄侯振亚子女们的建议下,于2012年举行堂兄侯振亚百年诞辰和骨灰回故乡安放仪式。
百年诞辰和骨灰安放仪式座谈会,在北俎村委会议室隆重举行,沙河市委、邢台开发区工委有关领导发表了纪念讲话。
在从济南机场接回骨灰的途中,堂兄侯振亚的儿子章林和二女儿榕林护送回故乡。侄女榕林告诉我说“这次骨灰空运多亏了她的闺蜜高中同学的帮忙协调”。我问她那人是谁,她告诉我说:“是国家副主席李源朝的夫人”。显然,他们的朋友、同学、朋友圈都是省部级以上的领导。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缅怀先辈们为国捐躯的精神,你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已经实现了。
今年我家用三件大喜事告慰英灵:第一件我领取了“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全家的荣耀。第二件我的孙子燕山大学毕业,通过考试、面试、政审、体检一路绿灯,被百年国企重汽集团公司录取。即日就要上班,为我家又一名为国家制造业事业贡献的晚辈感到高兴。第三件事我的外甥女已于河北工业大学毕业,从几百名应试学生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优秀成绩,被天津市自然资源厅城乡规划设计院录用,成为国家公务员。
晚辈们用优异的成绩来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优良家风来告慰先辈。正是:国事家事尽是喜事,党心军心都顺民心。
供稿:邢台开发区留村办北俎村侯正顺
作者/来源:河北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