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天眼新闻」
好花红镇位于惠水县城南端、涟江大坝中段,镇域面积242.26平方公里,辖27个村,333个村民小组,303个自然村寨,总人口1.49万户6.25万人。  近年来,好花红镇围绕2线(高速公路、101省道)区位优势,结合3区(坝区、半山区、深石山区)地域特点,不断探索发展特色山地产业,大力发展佛手瓜、茭白、花卉果蔬、生猪、家禽、鲟鱼养殖,形成了“三区六带”产业集群。围绕“五个一”发展路径,竭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打造了好花红乡村旅游国家级“AAAA”级景区。
好花红镇佛手瓜扶贫产业基地。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好花红村、弄苑村申报为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引领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发展。  聚焦“融”字,打造田园综合体。依托国家“AAAA”级景区好花红乡村旅游区,做好农旅融合的现代都市农业。围绕“田中有城、城中有田”思路,打造好花红村下坝、三都村天鹅坝2个田园综合体。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体验,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康养”新业态,吸引贵阳市民、青岩溢出游客夜宿好花红,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促进旅游增收。  聚焦“精”字,发展庭院经济。打造集“吃、住、游、玩”于一体的家庭农场,持续打造“妙田集市”家庭农场、惠又多农场两个综合性庭院经济体。依托贵州博越花卉、贵州美瑞特公司、贵州友缘花卉公司等企业,在好花红村、平地村、上衙村实施以兰花、月季花为主的庭院经济500户以上,实现农户与企业主体利益联接、互利双赢。
好花红镇好花红村花卉苗木基地。
聚焦“集”字,做活林下经济。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资源,提升林业、农业产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青河、甲戎、枇杷等村发展林下养鸡10000羽,在翁金发展林下养蜂200箱,在百鸟河村发展林下种菌500亩,示范带动山区和半山区林下经济,拓宽致富门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发展瓜下套种蔬菜立体农业。
聚焦“特”字,壮大特色产业。依托独特的布依风情文化,以“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的“点线面”共建方式,充分挖掘辉岩寨布依特色村寨文化,打造可观、可体验的民俗风情体验园。抓好好花红村、兴涟村、满玉村等金钱桔提质增效5000亩,在弄苑村、六马村新建佛手瓜深加工厂2个,在翁金村、六马村、幺关村等扩展佛手瓜种植面积1000亩,建设千亩精品蔬菜基地2个,持续抓好特色产业发展。  聚焦“优”字,优化产业布局。2021年在满玉村、平地村、九门村等村建设高标准农田2000亩,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良田,用沃土良田扎牢农民“米袋子”。并在过渡期内以“稻+菜”取代田间花卉苗木,做好花卉苗木上山、草地退出准备,2021年已完成满玉村、三都村草坪退出220余亩,扎实整治乱占耕地建房,持续推进治理农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保障粮食生产。  聚焦“领”字,培养致富带头人。乘换届春风,积极引导农村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等10名以上人才加入村“两委”班子,激发乡村振兴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法治乡村,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制度基础。打造弄苑村、好花红村两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利用资源优势,通过党支部领办,带领群众建基地、拓市场、创品牌。围绕果树栽培、佛手瓜深加工、庭院经济种养殖、精品蔬菜栽培等技术需求,完成农村500名以上实用人才技术培训,练就一批现代农业能手。
长势良好的佛手瓜。
聚焦“响”字,唱响“好花红”品牌。发展绿色生态健康种养殖,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大力推行农业溯源体系建设,完成2021年佛手瓜“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巩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上海市外延蔬菜基地建设成效。依托现有6家龙头企业(省级1家、州级3家、县级2家),继续培育壮大好花红农产品区域品牌、生态品牌,升级县级龙头企业2家,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带动效益,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  吴谋生  陈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光莉
编辑  黄军
编审  李坤  李冰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91万获赞 199.6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