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情映心理

给心灵沐浴,美丽人生从“心”开始,记得点点关注

一个人的身上可能同时存在自恋和自卑吗?当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一点点小成就,自恋会呼之欲出。

而当你触碰到这个人的伤疤,比如讨论原生家庭,没有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或者在不健全的家庭中长大,这些都是自卑感产生的根源。

在不同的场景中,自卑和自恋这种关联又矛盾的组合一直都存在。

自卑和自恋是如何同时存在的?

  • 优越感

一个自恋傲慢的人,为什么会不尊重自己、看不起自己呢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就解释说:“自恋其实是内在自卑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他们拒绝承认自卑,甚至还会觉得自己比任何人都更优秀。但是深入了解他们就越会发现,他们就是在用一种方式来说服自己逃避自卑,他们自己察觉到了这件事情,但是很难面对,更不能接受别人通过这一点看清自己对于这种高自恋低自尊的人,他们的优越感就像中空的气球。

  • “河豚型人格”

自卑藏在优越感中,当被他人的否定和质疑时,很容易被刺痛而受伤,面具背后的自卑感让他们难以接受,如世界末日一般,他们在慌乱中寻找治愈的良药,想尽快恢复自己假想的优越和强大的形象。

当他们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强大,往往会释放出愤怒、攻击,给那些轻视他、给他带来自卑感的人,甚至会伤害身边亲近的人,来重新确认自己的强大。

自恋就充满气的气球,看上去很有力量,稍微轻轻的一碰,就像泄了气似的在空中狼狈飞来飞去,这种人被称为“河豚型人格”他们用表层的优越感逃避、伪装,来掩饰内心的自卑与慌乱。

自恋与自卑同时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 溺爱的环境

溺爱本质上培养了一个人的高自尊,并不是缺爱的家庭才存在不公平的爱,溺爱的环境同样也会带来伤害。

比如说在一个溺爱的家庭环境中,这个孩子做什么都是对的,他就失去了得到外界真实反馈的机会,就没有办法看到真实的自己。

当孩子习惯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一旦离开家庭这种被捧得高高在上的环境,会非常不适应,非常痛苦。

不会去学习社会或新的环境里面的社交方式,以及怎么赢得尊重和认可的方式,他会跟在家里是一样,发脾气、眉头一皱,家人就簇拥过去满足他的需求。

但是在家庭之外,采取同样的方式与他人互动,很显然会使周围人无法接触和深交。寻找亲密关系的伴侣的时,他们倾向于找能够接受自己这种处事方式、能够溺爱自己的人。

  • 竞争的环境

在一个充满比较和竞争的环境里,会很容易孕育出优越情结,如果一个人在这种比较比赛中胜了别人,心里就会觉得自己是高人一等,可以理所当然的自恋;

然而在比较中如果失败了,就会觉得自己会被所有人看不起,就会自卑无地自容。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会平等,要不然就是非常高俯瞰一切,要不然就是将自己看得比所有都低,永远找不到一种平等的、面对面的、坦诚的相处和对话的状态。在自恋和自卑两种状态之间反复横跳,并一直处在波动之中。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一位有困扰的青年来求助,他有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哥哥,自己经常被父母拿来跟哥哥比较,和一个见识了很多、经验相对丰富的人比较,就会产生自卑感。

只有比他人更优越,才能去对抗这种自卑,所以周围的人在他眼里都是敌人和竞争者。他很难有真正的朋友和爱人。

遇到一位优秀的人,或者说很幸运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反而让他们感受到危机。如伴侣比自己强,就会认为自己是被看不起的人,会担心伴侣因此离开自己。

高自恋,低自尊的人也会找各种理由打压伴侣:“只要你离开我,你就活不下去”

这种预先的警告威胁会让自己安心,就不会有人看不起自己甚至离开自己,他们的优越感是安全感的来源。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 自我察觉是改变的第一步

问问自己:“如果亲密关系造成了糟糕的结果会怎么样?”

如果你很难察觉到他人的感受变化,但却更多地感受到自己身上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进而促使行为发生改变。

在做决定之前,先问问你自己,“是我想要这样做,还是我的自尊使我这样做?”

  • 改变的动力来自自身

高自恋低自尊的人在改变时更多的动力来自自我决定,他们用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方法体系为人处世,很难被其他人说服。

由他人提出的更像是一种指责,会引发他们的羞愧感,进而产生情绪化的应对机制。

  • 提高共情力

共情力的提高需要专业心理治疗的介入。公益治疗被认为是提高共情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参加义工活动,发现在自己的帮助下,他人生活发生了积极改变。

高自恋低自尊的人格特征是先天成长和长期的后天环境共同塑造的结果,重构也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讲到最后

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与你完全一样。所以,你的一切,你所有的恐惧与羞愧,你人生中的辉煌与失意造就了独特的你。

试着与自己的每一个部分友善相处,尝试接纳。因为,你也并不是完全认识自己的每个方面,尝试带着勇气和信心去探寻那些未解之谜。

你生命中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以及所作所为都是真实的自己。无论发生什么、承担什么,你都能够与人联结,并在自己之外的所有人与事中找到秩序和意义,掌控自己的人生。

举报/反馈

情映心理

5878获赞 929粉丝
给心灵沐浴,美丽人生从“心”开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