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宁县红军会师旧址内,有一座“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纪念塔塔高33.33米,共11层,三塔环抱像三个历史巨人拥抱在一起,骨肉相连,团结一致,顶天立地。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遒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三塔在第十层合为一塔,寓意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伟大时刻。
会师楼历史照片
85年前那个黄昏,红旗招展,人群欢腾,三军会师联欢会在会宁县城文庙大成殿举行。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三军会师,中国安宁”
在会宁籍老红军王世华的回忆里,毛泽东曾称赞道:“会宁,好地名!三军会师,中国安宁。”
尽管随着老红军的离世,是否真有这句称赞如今已难证实,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选在会宁,确实是党中央根据战略部署和会宁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会师旧址内景
1935年,中央红军率先结束长征,到达陕北。12月,在瓦窑堡会议上,中共中央确定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要形成西北抗日新局面,必然要团结红军主要力量。1936年7月上旬,红二、四方面军从四川甘孜出发,越过雪山草地,于8月到达甘肃东部。紧接着,红四方面军取得岷洮西固战役的胜利,创建了甘南临时革命根据地。红二方面军连克甘肃省东南部的成县、康县、徽县和两当县,开辟了陇南根据地。这两块根据地和中央所在的陕甘宁根据地互为犄角、互相策应,形成了很好的局面。
9月,两广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急令胡宗南部赶赴甘肃,阻截红军会师。针对敌情变化,9月13日,党中央发布了《静(宁)会(宁)战役计划》,决定提前实现三个方面军会合,静会地区被确定为三军会师区域。
会师纪念塔
会宁北依黄河,东南紧靠西兰公路,是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相比于静宁,会宁的敌军力量更为薄弱,仅有甘肃省保安团和县保安队400余人,而且会宁县城更靠近黄河,为三军会师后渡过黄河夺取宁夏,巩固和扩大西北抗日根据地提供了便利。
会师6次,红旗插上会宁城头
“西征,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带领红一、红十五军团和红八十一师、军委骑兵团共1.7万人组成西方野战军,向西开进甘肃腹地。
为迎接二、四方面军会师,1936年9月30日夜里,军委骑兵团从宁夏同心县出发,马蹄裹布,白天隐蔽,晚上行军,历时32小时、行程300多里,长途奔袭攻占会宁县城,打响三军会师第一枪。
会师纪念馆内的伟人雕塑
当太阳升起时,战士们将红旗插上了会宁城头。
“奔向会宁,与一方面军会师。”10月5日,红四方面军31军占领通渭后开始向会宁集结。另一边,红二方面军入甘后,开始北渡渭水进行迂回。
“潮涌三军喜相聚,贺电齐致飞会宁。”10月9日,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总供给部进驻会宁县城。10月10日黄昏,红一四方面军在县城文庙大成殿内隆重举行庆祝三军会师联欢会,朱德总司令现场宣读了《中央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
以会宁县作为中心战略地点,三军会师从10月7日会宁会师,到10月23日宁夏将台堡会师结束,共举行多次会师,其中会宁境内有6次会师。
会宁是长征的终点,也是中国革命的新起点
会宁是长征的终点,也是中国革命的新起点。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的讲解员杨婷讲长征、讲会师已有15年,她告诉记者:“纪念馆里的每一件革命遗物,既诠释了‘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崭新自信,又多了一份‘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刚毅坚韧。”杨婷认为,团结一致就是会师精神的核心。“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取得胜利,离不开红军与党中央的团结,离不开军队与老百姓之间的团结。”
会宁会师油画作品
长征期间,有近7万名红军将士在当时只有6万人口的会宁境内战斗生活20多天。“最后一把米,端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为你缝衣裳;最后一件老棉被,盖在了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也要送到部队上。”正如歌曲中所唱的,会宁人民倾其所有支援红军长征和大会师。为了支持红军渡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有的老人甚至献出了自己的棺材板。据不完全统计,会宁县人民共筹集军需粮食500余万斤,救治红军伤病员近千人,有400多名青年参加红军。
会师精神代代传,会师大地日月新。新时期,会宁人民继续发扬会师精神,积极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
红军指挥部旧址
立足于打造“全国红色旅游名城”和建设“旅游文化城市”的思路,会宁县制定了“景城一体化,产城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将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文物、遗址保护等专项规划衔接起来,把红色旅游文化作为城市内涵、城市品牌、城市名片融入城市建设之中。短短几年时间,会宁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县、中国优秀红色文化旅游名县、中国优秀红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红色旅游示范城市、中国十佳历史文化名城、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县等称号。
白银日报记者 乔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