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水运报」
8月2日,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今年,中国共有143家企业上榜世界500强榜单,上榜企业数量稳居全球第一。
沃尔玛连续第八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上升至第二位,亚马逊首次进入前三,苹果公司前进至第6位。在盈利方面,苹果以574亿美元的利润位居榜首,沙特阿美紧随其后,以约493亿美元的利润位列第二。
疫情“烙印”明显
《财富》杂志从1955年起每年评出“全球最大500家公司”排行榜,该榜单以营业收入为主要依据进行排名。此外,全球比较有影响力的类似榜单有: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其以市值作为主要依据,排名仅限于发达国家的企业;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则综合考虑销售额、利润、总资产和市值等指标,但其不包括美国公司。《财富》杂志的排行榜因其全覆盖备受世界瞩目。
《财富》杂志榜单相对权威,学界将其看作观察世界经济环境、世界经济表现的窗口,并据此分析研判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经营特征、企业发展变化。而今年榜单的总体特征明显有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烙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约为31.7万亿美元,比去年下降5%。进入排行榜的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也从254亿美元下降到240亿美元。同时,企业利润则有大幅跌落。今年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为1.6万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0%,是2009年以来最大跌幅。这些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下降的直接原因显然与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有关。新冠疫情的蔓延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西欧、北美、东亚这些地区的经济活动发展停滞。世界500强的经营收缩,导致收益下降。
“通过这次的营收额变化不难看出,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还在持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薛旭认为,“就各个企业的排名上升和下降幅度来看,绝大多数行业多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崩盘或者垮塌的现象。”
世界500强企业行业结构分布相对稳定。在榜单中,金融企业上榜数量最多、利润贡献度最高;互联网企业排名继续上升,发展活力强劲;疫情对航空业和能源企业的影响最大,能源行业排名整体下滑;疫情推动了线上办公、线上交易等活动的爆发,使相关互联网企业受益。疫情正加速重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塑全球供应链生产链价值链,这种影响持久深远,必将进一步折射到世界500强企业的行业和国家分布。
中企表现亮眼
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共有4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新上榜和重新上榜的中国公司有18家,它们是:中国船舶集团、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浙江恒逸集团、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敬业集团、新希望控股集团、新华人寿保险、潍柴动力、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龙湖集团、广州市建筑集团、广州医药集团、华润置地、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万洲国际、紫金矿业集团、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尽管身处逆境,但华为排名保持上升势头,由去年的49位升至今年的44位。
虽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企业经营困难,但是上榜中国公司的平均销售收入和平均利润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同时,由于从疫情中较快恢复,进入2021年排行榜的中国公司不仅数量上的优势扩大,而且企业经营状况在横向对比中也有提升。
今年,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企业平均利润约35.4亿美元,高于500家公司的平均利润(33亿美元)。同时,美国企业的平均利润下降到51亿美元。
销售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两项重要指标。上榜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销售收益率与去年持平,约为5.4%;净资产收益率比去年下降,约为8.7%,均超过世界500强的平均数,低于美国企业的6.5%和11.8%。但是,这两项指标上中国和美国公司的差距在缩小:去年,美国企业的销售收益率是中国大陆公司的1.6倍;净资产收益率是中国大陆公司的近两倍。今年,这两项指标上的差距分别缩小到了1.2倍和1.4倍。
在世界500强分行业榜单中,今年有15家中国企业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一,它们分别是:国家电网、中石油、中建集团、平安保险、工商银行、华为、五矿、恒力、华润、中国邮政、恒大、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建材和中远海运和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
在排名位次的变化上,今年上升最快的是晋能控股集团,大幅跃升325位,位列第138位;山东能源集团上升225名,位列第70位。此外,盛虹控股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江西铜业集团、厦门国贸控股集团、台积公司和厦门象屿集团均上升超过百位。
中国有效地遏制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企业迅速恢复和扩大生产,中国企业的国外订单增加导致对外贸易的扩大。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年进出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国际贸易的增长推动了中国公司经营的恢复和稳定发展。
瞄准“专精特新”
对于此次榜单,财富中文网认为,中国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加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展。现在,我们切不可以把做大等同于做强。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做强上来,更加关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伟大目标。
而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不仅需要增强企业包括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在内的硬实力,还要增强企业包括合规竞争力在内的软实力。
ICT产业体现着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水平。今年美国有19家归入ICT产业的企业(不含航天和防务类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中国则有9家。
有评论认为,“中国制造在西方的商场里,德日制造在中国的工厂里,美国制造在中国的实验室里”。这里说的美国制造是指科研仪器设备。世界最大的科学仪器公司就是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2020年该公司营收322.18亿美元,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380位,比上年排行上升118位。截至目前,中国一共有1000多家科学仪器厂,大部分产值低于1000万元。
此外,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软件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个领域里,我国企业与先进国家企业也有着不小的差距。
尽管国产智能手机已经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但在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上,两家《财富》世界500强公司谷歌和苹果所控制的移动操作系统安卓(Android)和iOS的市场占比分别高达81.5%和18.4%,几乎控制了整个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工业软件发展处在落后地位。工业软件相当于企业的神经系统,控制着整个企业的运行。离开工业软件,设计工作基本不可能进行。但是在目前的中国工业软件市场上,国产软件只占据了1/10。
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以及工业软件往往都是中小企业制造或开发出来,大型企业在构建全球产业链过程中对这些专业化精细化和特色化的产品及这些企业加以整合,从而形成强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全球产业链往往都是高度专业化分工与紧密的全球化合作形成的。正因为如此,在追求企业做大做强之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追求专业化、精细化,掌握独门绝活,成为业内的“隐形冠军”。
近年来,芯片在现代企业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逐渐被大家关注。制造芯片的核心设备光刻机被誉为芯片之母。目前制造高端芯片的光刻机,多数企业只用荷兰阿斯麦公司的产品。而阿斯麦并不是《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
财富中文网认为,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中国需要一大批技术和产品领先世界的大企业集团,也需要一大批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型的中小企业。当中国企业巩固了《财富》世界500强的领先地位之时,特别需要看到我国企业的弱点,从而转换思路,更加关注打造“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而不是片面追求企业的规模。
车企“戏份”十足
从榜单来看,各主要汽车公司表现总体良好,共上榜32家汽车制造商和零件供应商,其中汽车整车制造商23家,零部件供应商9家。
具体来看,汽车及零配件企业排名前三的企业无变化,依旧为丰田汽车公司、大众公司和戴姆勒股份公司,其排名分别是第9名、第10名和第24名。不过除丰田汽车公司外,大众公司和戴姆勒股份公司排名皆略有下降。
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大众与戴姆勒之所以排名下降,不仅与疫情影响有关,更是与近期频频受到“芯片荒”有着直接关系。
“芯片供应紧缩使全球汽车制造商陷入困境,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爆发的汽车芯片问题一直持续至今。戴姆勒、大众、通用、本田、日产等车企陆续表示,因半导体的供应紧张暂停部分工厂的生产计划。”崔东树分析称。
受疫情影响,本田、通用营收和净利润均有所下滑,这也使得两家车企在今年总榜单中的排名均下滑了9位。而宝马集团去年以1127.94亿美元的营收,在总排名中上升了两位,成为汽车企业中为数不多的排名上升的企业之一。
反观国内车企,上汽集团在营收和净利润上依旧位居中国汽车企业首位。不过,上汽在今年总榜单中的排名下滑了8位,位居第60位。
与此同时,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和吉利汽车在今年总榜单中的排名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广汽集团在排名上较去年相比上升了30位,成为榜单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中国车企。
在薛旭看来,中国汽车企业整体排名上升,一方面意味着中国企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正在扭转;另一方面则再次验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先于全球呈现复苏态势。
崔东树表示:“中国车企在世界500强的排名逐年提升,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价值链逐步从低端制造走向中高端‘智造’。在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在政策精准引导下,车企快速复工复产,不断强化自身的造血能力,实现了稳步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老牌车企外,今年的500强榜单中出现了新的车企面孔——特斯拉今年首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位居第392位。
数据显示,2020年特斯拉营收315.36亿美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为7.21亿美元,实现扭亏为盈。除了特斯拉外,中国汽车企业潍柴动力今年也入围了《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排名第425位。
在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志超看来,特斯拉的入围意味着汽车产业电动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
“毫无疑问,如今电动化浪潮依然凶猛。汽车龙头企业纷纷在电动化领域展开竞速,加速转型升级。”刘志超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的汽车、出行市场仍然潜力巨大,因此中国企业、新能源汽车的“戏份”自然更足了。
(综合中国青年报、财富中文网、界面新闻、中国水运网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