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乐即宴飨之乐,又称宴乐,指的是宫廷中用于宴飨娱乐的音乐舞蹈,本文采用燕乐的定义,指的是雅乐以外的所有其他宫廷乐舞。燕乐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许多音乐形式,普遍认为是汉魏时期以来少数民族音乐,大规模地引入到古代汉民族的传统音乐中,通过自有的汉乐和外来的胡乐充分融合、相互吸收的产物

北方政权统治阶级根据自身的喜好,不同程度地对宫廷燕乐进行了发展,宫廷燕乐在后唐时期得到了短暂的兴盛,到后周时间宫廷燕乐出现了“竹竿子”“花冠舞伎”等形象,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政权宫廷燕乐发展呈现出程式化的表演雏形。

一、空前繁荣的唐代宫廷燕乐

唐代的宫廷燕乐种类繁多,按照燕乐的特色可以将唐代宫廷燕乐,分为九、十部乐和坐、立部伎;以及表演性乐舞“软舞”和“健舞”、乐舞大曲以及歌舞戏等等不同种类。不同种类的燕乐所涉及的演出内容和风格都不相同,并大量吸收胡乐,例如九、十部伎除《燕乐》、《清乐》两部外,其余都是少数民族歌舞和外来歌舞组合而成。

涵盖多种乐舞风格,坐、立部伎的表演主题丰富多彩,有歌功颂德,宣扬受天之命统治人民;有祈求长生不老,永占王位等,舞蹈形式丰富多样,广取博彩。唐代燕乐中,最辉煌最突出的表现是大曲的出现,这种表演形式是在乐府音乐和胡乐、俗乐融合的基础上,经过顶级乐师、舞者的编创而来。

是综合了音乐、器乐和舞蹈的大规模宫廷乐舞,集中体现了盛唐时期宫廷燕乐的最高艺术成就和审美观点,其中大曲中最精彩的部分被称作“法曲”,李隆基和杨贵妃所作的《霓裳羽衣》,是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法曲。唐代宫廷燕乐大多具有高超技艺和非凡艺术性,主要体现在“软舞”和“健舞”这类表演性乐舞中。

其中以《绿腰舞》、《胡旋舞》等等为代表。软舞《绿腰舞》,也被称为录要、六幺或者乐世等,是在初唐经西域地区少数民族传入的胡乐之一,主奏乐器是琵琶,大多为女子独舞,节奏由慢至快,舞姿柔曼婉畅,多运用了舞巾,风带,长袖以及腰肢的软工,总体风格上呈现了轻盈灵动之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据《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中对“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的描写,“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翩如蘭苕翠,婉如游龍舉”、“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低回蓮破浪,淩亂雪縈風”等等都表现了舞者高超的技艺,让诗人发出了“唯恐捉不住,飛去逐惊鸿”地感叹。由此可以看出,绿腰舞者肢体动作随音乐时缓时快。

慢舞时,动作变化多端中又连绵不绝,优美而不失韵味,雅致而又娱乐;快舞时,又快如惊鸿一般,似受到什么声响的惊动,展翅而飞,急流如瀑一泻千里。唐代绿腰舞往往是在快舞的最高潮中结束,充分展现舞者高超的技艺,带给观众轻盈灵动的视觉享受和极具震撼的艺术美感。

健舞中的《胡旋舞》出自康国,原本是西北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舞蹈,舞蹈主要表现迅疾的旋转,在舞蹈过程中转速之快之急,宛如骤起的羊角疾风,在飞速的旋转中,舞者满身的珠佩像迸溅的飞星,华丽的服饰舞动如同电闪疾光,带来极致的审美体验。据白居易对《胡旋女》记载:“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

让诗人赞叹“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缓旋風遲”,表现出舞者极高的舞蹈技巧,以及娇捷、明快、活泼的精神面貌。唐代燕乐规模宏大,表演人数众多,演出体制完善,主要体现在大型宫廷乐舞表演中。九、十部伎和坐、立部伎都是成套式乐舞,每次演出都要求成套的、完整的进行表演,具有一定规格设置,演出人数众多、规模十分宏大

此外唐代燕乐表演中还出现了“舞队”的表演形式,例如李可及女子“舞队”《叹百年队》,舞蹈由数百人完成,用宫中内库珍宝做成装饰,盛装打扮舞者,舞台采用大量的绫罗绸缎作为布景,以求产生某种特殊效果,让观众犹如置身于海洋中观舞。

二、五代前期宫廷燕乐短暂兴盛

至中晚唐时期,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避难于蜀,黄巢起义攻入长安时唐僖宗逃蜀,大量乐人流落民间,宫廷燕乐受到战乱的极大破坏,根据《旧唐书》记载“安史之亂,京都為墟。器之與工,十不存壹。所用歌奏,漸多紕繆。逮乎黄巢之余,工器都盡,購募不獲,文記亦亡。” 五代前期(指后梁、后唐),后梁紧承大唐。

按理说可以较好地继承唐代燕乐,并且在朱温建国之初,契丹阿保机就送来了女乐、名马和貂皮等,虽然其目的是求封,毕竟给后梁的音乐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后梁直到建国第三年才开始用乐。据《新五代史》记载:“(開平)四年春正月壬辰朔,始用樂。丁未,讲武於榆林。”徐无党作注言:“自唐末之亂,禮樂亡,至此始用樂,故書。”。

朱温本人并不喜好乐舞,据《旧五代史》记载:“此年四月,朱温宴崇政院,是日止令内妓升階,击鼓弄曲甚懼,至午而停”由此可知,后梁时期宫廷燕乐的建设相对而言较差。后唐建国初期宫廷燕乐呈盛放姿态,是五代中的高峰期。

后唐皇帝李存勖自幼便熟知音律、喜爱音乐,有“帝洞晓音律,常令歌舞于前,又能自撰曲子词”的记载,而且出现了阵前使用燕乐的奇特情景,据记载“其後凡用軍,前後隊伍皆以所撰詞授之,使揭聲而唱,謂之‘禦制’。至於入陣,不論胜负,馬頭繞轉,則眾歌齊作。故凡所開戰,人忘其死,斯亦用軍之一奇也。”。

后唐宫廷中的乐人众多,同光四年(926年),后唐攻占蜀地,“西川行营都監李廷安進西川樂官二百九十八人”,扩大了后唐宫廷音乐的整体规模,教坊伶人规模超过千人,并经常抽调地方的乐官进宫,据《旧五代史》记载:“準宣進花果樹栽及抽樂人梅審鐸赴京。”然而同光四年,李存勖由于宠幸伶人导致兵变被杀。

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后,由于皇帝李嗣源并不喜好乐舞,于是大量裁减嫔妃、伶人、宦官,教坊伶人减少至百人左右,打断了后唐恢复、重建宫廷乐舞的进程,宫廷燕乐发展经历短暂兴盛之后转向衰败,这也表明五代十国事情宫廷燕乐的建设,与皇帝本人的好恶有直接的关系。

三、五代后期宫廷燕乐具有程式化表演雏形

五代后期(指后晋、后汉、后周),后晋、后汉都因享国不远,对于音乐的记录也较少,宫廷燕乐也无特别之处,后周皇帝由于体察民情,世宗柴荣也是五代中难得的明君,对于音乐非常节制,很少听乐。

虽然帝王对于燕乐的建设较少,但这一时期宫廷燕乐的进一步发展,据后周冯晖墓、后唐易定节度使,王处直墓中考古发现,北方中原政权的地方藩镇燕乐,此时开始出现了程式化的表演雏形。冯晖生于唐末,卒于后周时期,一生经历五代各朝,两度担任朔方军节度使,长期掌握北方的朔方军镇守边关。

与大多数藩镇一样割地为王,死后被后周皇帝封为“卫王”,是五代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冯晖墓于1922年4月清理挖掘,在其墓室的两边,各发现了一组具有特殊意义的彩绘乐舞砖雕,是研究五代十国宫廷乐舞的重要考古资料。这些砖雕是由两块青砖上下拼合组成,分布在墓葬壁道两侧共出现了28个人物形象。

描绘了完整的乐舞表演场景,显现了后周时期乐舞的风格。其中在墓室东、西壁,出现了乐舞队伍中的“致辞者”的形象,东壁绘男伎、西壁绘女伎图中,都出现了两个斜持竹竿,这与唐代“致辞者”多为徒手形象不同,在“致辞者”的后面出现了“花冠舞伎”的形象,舞伎头戴扇形高冠正在翩翩起舞。

后面紧跟的是其余的舞者和乐队,这种由“致辞者”手拿竹竿子,带领“花冠舞伎”、舞者乐队上场的形式,与宋代队舞中先由竹竿子致辞、继而引导歌舞队上场、接着奏乐起舞的过程相一致。由此可以看出,后周时期已经出现了接近于宋代队舞竹竿子的形象。同样在后唐王处直墓中,也发掘清理出一块散乐图的浮雕。

由15个人物形象组成。浮雕中第一个出场的为女性舞者,双手在胸前交叉横握着一根竹竿,起到乐队指挥的作用,由此可知在五代时期燕乐中已经出现了“竹竿子”的形象,具有“先导乐意”的指挥功能,被认为是宋代宫廷队舞中出现“勾队”“放队”表演形式的雏形,开始出现“竹竿子”和“花心”问答的程式化表演形式。

四、总结

唐代的宫廷燕乐格外兴盛,处于宫廷乐舞发展的鼎盛时期,燕乐种类繁多、内容广泛、技艺高超、规模宏大,皆是历代不可企及。与唐代鼎盛时期燕乐空前繁荣不同,安史之乱以后,宫廷燕乐逐步走向衰落,宫廷乐工大量流落民间。前后蜀和南唐等南方割据势力宫廷中,也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乐工。

五代十国时期宫廷燕乐,得以延续并出现了新的特点,但总体上与唐代鼎盛时期的规模相差甚远。承唐启宋的五代十国时期,是唐至宋宫廷燕乐转变的关键一环,在中原地区后唐、后周时期燕乐中已经出现了“竹竿子”的形象,这是宋代宫廷队舞中出现“勾队”“放队”表演形式的雏形。

举报/反馈

筱雨聊历史

483获赞 216粉丝
分享各种历史知识,欢迎关注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