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育英学校里,学生喜欢和同伴一起阅读。车淑芳 摄
北京市育英学校一角。 学校供图
■教改先锋 重大典型报道
一所学校能有多美呢?
从花草树木到亭台楼阁,从嘤嘤鸟语到潺潺流水,北京市育英学校处处彰显着环境之美。如果问育英学生,最喜欢学校的什么地方?他们会告诉你不同的答案:“假山”“海棠花溪”“银杏广场”……
环境育人早已成为教育共识,把学校变美也并非难事。然而,许多学校都有这样一个困惑:学校美则美矣,美景如何深度融入学校育人大课堂中?这是表与里如何统一之困,不解不行。在育英学校的破题思路里,有的不只是探索的勇气,更有大改革的魄力,还有做一场梦的情怀。
十年树木:学校是学生生活的地方
这一切,要从树说起。
2011年,于会祥调任北京市育英学校校长,开始了校园的大改造。第一步,就是移走学校里的冬青树,理由是“这些树把学校分成了‘豆腐块’”。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更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学校里找到舒适的同伴相处空间,与同学甚至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朋友交往、合作、探究、互相启迪。这是育英学校进行校园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之后,学校在改造校园时拆掉了图书馆前的松树树围,设计成上下两层的木质写字台兼靠椅,学生们可以坐在上面畅谈;拆掉了区分中小学运动场地的铁丝网;世纪林里丛生的杂草被统统拔除,取而代之的是白石沙,上面放置石头雕刻成的精美棋盘,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常常坐在一起切磋棋艺;校园里随处可见圆形的平台、梯田式的座椅,都成了学生活动的舞台。
于会祥期待的场景出现了。
每天的快乐午休时间,“满山都是孩子”是育英教职工眼里最美的画面。
“四年级以下没有一个学生的校服是干净的。”老师们说。而更让人欣慰的是,建设同伴支持与开放融合的校园环境,为小初高学生和谐交往提供便利条件,“球场‘霸篮’、以大欺小的现象几乎没有发生过”。
所谓环境育人,在崇山峻岭、溪谷河流边的学校不是更“天然”?“有树有花的自然景观是学校之美,但学校不是公园,更要起到价值引领的教育作用。”于会祥说。
育英学校把这个理念运用到了极致。比如,思聪楼前的大柳树被蚂蚁掏空了树心,在大风中猝然倒下。学校请来木工将大树做成标本,就“躺”在它原本生长的地方。学生谢思特写下《和时间赛跑》的随笔,被镌刻在石碑上,立于树雕旁。“我知道它的生命被时间带走了。在伤感的同时,我深刻地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我要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好学生。”从此,大柳树不仅是学校的风景,也是教育的基地。
有的树倒下了,有的树仍然屹立,同样化为育人的符号。
学校花园里有五六十棵桃树,是建校时栽种的。桃子年年挂满枝头,却没有一个学生去采摘。在旁人看来,这不过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这件小事,育英学校偏偏放大了看。
经过征集广大师生、校友和家长意见、建议后,“静静挂在枝头的桃子”被确定为育英学校的校风。“它有三层含义。对学生来说,是懂规矩、守礼仪、有教养;对教师来说,要静心育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校长来说,要静心办学,要坚守,不浮躁。”于会祥说,校风不是校长“拍脑袋”的结果,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才能称之为校风,才能凸显学校独特的价值取向。
5月末的正午,思明楼一侧的草坪上,7名学生正蹲着拔杂草。记者一问,他们都是七年级非凡1班的学生。
“学校很美,我们想让它始终这么美。”班级劳动委员李时说,他也是这项劳动的发起人。
于会祥说:“德育工作是在无处不在的文化中,在学校的一草一木中,在师生的举手投足间。”
教学改革:环境与课堂碰撞出火花
育英学校里,哪儿都有座椅,而有座椅的地方就能读书。但在10年前,情况并非如此。
那时,学生想看书只能去图书馆,对于阅读兴趣寥寥。2012年,育英学校一项针对校内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度仅为44%,在所有学科中垫底。
也是在这个时间点,于会祥开始着力打造校园内的“第三学习空间”。学校建造了藏书丰富、设施完备的“移动的图书馆”,也在校园各处设置了众多的阅览区和专题阅读区。
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阅读,爱上阅读,是育英学校“环境育人”的一条重要思路。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校园景观,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更是一次“伤筋动骨”的大变革。
2014年,在于会祥指导下,育英学校创立实施基于阅读偏好的“3+3”语文课程模式。“3+3”是指每周6课时中,基础课程和阅读课程各占3课时。
好好的教材,怎么上得完?好好的课,怎么拆着上?“没有人会,也没有地方可以借鉴。”育英学校初中语文学科副主任车淑芳回忆,当年“内心非常抗拒”。
改革的阵痛与迷茫一直延续到暑假。整个假期,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封闭”研讨。最终,教师们确定了基于学生实际的“3+3阅读课程实施方案”——基础课程教学不贪多求全,而是进行筛选和整合;阅读课从教室里搬到图书馆、草坪上、树荫下、溪流旁,包含自主阅读、共读、阅读交流等读书活动……
环境之美与学校育人大课堂终于碰撞出火花。2016年的校内调查显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度达到96.73%,对阅读感兴趣的学生达到99.23%。“最重要的是养成阅读的生活习惯,这将让孩子受益终身。”车淑芳说。
一石激起千层浪。育英学校“环境育人”的探索,渐渐找到了融入学校育人全局的路子。
2019年春季,育英学校小学语文学科主任王在英迈出跨学科的一大步。学校有植物百余种,中国人自古就有踏青之趣。王在英自然而然地想到,审美、课程育人以及传统文化能否相互融合?
“在当时的北师大版教材中,每个学科每个年级在春季都会有相关季节的内容。”经过梳理,王在英对语文、科学、美术、音乐、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学科进行整合,设计了以“花·生命·美”为主题的花朝节跨学科主题统整课程。
整个3月,各学科课程都围绕“花”展开。以四年级为例,语文课学习《花》单元;科学学科观察花的结构;数学课探究花卉中的对称。而校园里,学生们在纸杯上作画、赋诗做成“花朝杯”,挂上树头,吟诵、对诗等活动多姿多彩。
“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99.7%的同学认为这个活动应该传承下去。而从教学目标和内容上来说,各科教师不仅在时间节点内完成了教材内容的教学,还进行了拓展。”王在英说。
环境如何融入课堂,成为育人的底色?
“学校育人环境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综合载体,既包括精心设计的静态物化环境,更包括师生交往中生成的动态教育资源,以及学校有意而为的课程建设和与之匹配的教育活动。”于会祥道出关键。
灼灼其华:自主成长的天地育英才
今年高三毕业的刘开太,即将告别就读12年的育英学校,远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农业及环境科学学院昆虫与线虫学系学习。学校里,人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6年前的那场升旗仪式在他心里记忆犹新。于会祥在台上鼓励同学们要从小树立梦想:“我们学校有一名资深昆虫爱好者,他叫刘开太,听说他想做中国的法布尔……为了支持他的梦想,学校修建了一个昆虫研究实验室,用刘开太的名字来命名!”
刘开太懵了,脸涨得通红。但那天以后,大家不再打趣他“爱玩虫子”,他在实验室里建起了昆虫研究社、博览群书、做实验、为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奋战……
能够到动物科学排名全美第一的常青藤高校继续学习,刘开太特别感谢育英学校多年的培养。“未来我一定会回国参与我们国家的昆虫学研究,祖国有那么多美丽的昆虫我还没见过,太可惜了!我现在已经不再想当中国的法布尔了,我想超越法布尔。”刘开太坚定地说。
昆虫实验室、娃娃鱼实验室、生物拓展培植基地、137个学生自主发展社团……在育英校园里,尊重学生兴趣爱好,让他们自主成长的“小天地”越来越多。
教师们也在校园里努力开拓着育人沃土。作为初中部英语教师兼班主任,郝杰不仅把英语课放在教室外上,还把英语早读、班会、迎新会等活动都“融”在了学校的春花秋月里,与学生们约定每个季节都要在校园里合影。
“在自然中、在同伴相处中,孩子获得的启迪是无法估量的。”郝杰说,他们班的学生凝聚力极强,还曾集体申请在学校里种下了一棵代表友谊的樱花树。
“每一所学校都有操场,每个学期开学时可以全班一起在起跑线上合影,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每所学校都有水龙头、垃圾桶,可以让学生们检查安全隐患并负责解决,在劳动实践中培养责任意识。这都是环境,都可以用,教师一定要做有心人。”郝杰坦言,能够真正做到收放自如的教师并不多,“但最重要的是,先改变观念,不能因噎废食”。
环境育人,最后要育什么样的人?这些年,于会祥和育英教师在探索中不断思考着。
从西柏坡走来,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育英学校,校门正对的就是江山社稷石,影壁镌刻着领袖寄语,把荣誉墙变成了“育英时评”——培养学生关心社稷的意识;
学校的9栋楼分别用孔子的“九思”来命名——让学生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窗门、毕业门、成人门,书写着对学子的勉励——让学生感受友情、抱负、责任……
一批批优秀的育英学子成长起来,就像校园里的桃树每年都在结果一样。已毕业的学生杜亦森曾有感于学校保洁阿姨的“卑微”,写了一篇名为《尊重、尊严》的作文。这篇文章被于会祥镶嵌在主楼显要的位置上,时刻教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关心国家与社会;有感于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张宇涵、秦子玉、张可滢、汪靖暄等多名2020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北京大学医学部……
“要培养行为规范、热爱学习、阳光大气、关心社稷、勇于担当的国家栋梁。”于会祥总结道。
有老师说,于校长有一个教育梦。这个梦里,学校是生活的地方;是学生寻找同伴、学会交往和合作的地方;是学生实现成长的地方。
这个梦,一做就是十年,在育英学校一点点成为现实。
作者:本报记者 林焕新 储召生 刘琴
责任编辑:曹金玥
举报/反馈

中国教育报

114万获赞 88.3万粉丝
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
中国教育报刊社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