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7月28日电(记者公兵、周万鹏、赵焱)28日,中国男子双人双桨组合张亮/刘治宇在东京奥运会赛艇比赛中获得铜牌,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枚奥运会男子赛艇奖牌。
7月28日,刘治宇(左)/张亮在男子双人双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张亮说,这枚奖牌具有历史突破意义,让我们对男子赛艇在中国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刘治宇说:“我们俩是奔着金牌去的。不过,我们能最终在奥运会上获得铜牌,也是中国男子赛艇项目的突破,证明中国爷们也可以和欧洲强手抗衡。”
“带头大哥”张亮
这是张亮的第三次奥运之旅,从因为个人原因错过北京奥运会比赛,到伦敦奥运会单人双桨获得第11名,张亮终于在东京创造了中国男子赛艇历史。为了这个梦想,他努力,他“玩命”。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因为年轻交了“学费”的话,10年后,回到国家队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张亮非常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他几乎每天都会给自己加一堂训练课。哪怕是全国锦标赛决赛日,他也会先下水划上8公里单人艇,这让张亮有了强大的体能储备。
7月28日,刘治宇(左)/张亮在男子双人双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2019年,张亮和刘治宇夺得世锦赛金牌,这是中国赛艇首枚男子公开级世锦赛金牌,也是亚洲选手首次打破欧美运动员在男子公开级项目上的统治。中国赛艇队运动表现总监雷德格雷夫曾说:“张亮是我见过训练最努力的运动员。”
作为队中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张亮凭借自律、努力和强大的实力,成为他人口中的“亮哥”。
东京奥运会延期,对张亮考验很大,这意味着当时已经33岁的他需要将状态和体能再保持一年。
他迎难而上。2020年6月在山东日照举行的陆上赛艇极限挑战赛上,张亮挑战有滑轨陆上赛艇30-39岁年龄组男子马拉松世界纪录。虽然这是他从未尝试过的距离,但他大幅刷新世界纪录,显示出自己出色的体能储备,也显示出他对奥运金牌的渴望。
资料图:2020年6月6日,张亮在中国陆上赛艇极限挑战赛中。新华社发(李青 摄)
张亮在平时的训练中高标准要求自己,比如要求自己在测试课上保持一定的功率标准,由此也带动了男子双桨组队员一起“玩命”地练,其中,就包括他的双人艇搭档刘治宇。
“乐天派”刘治宇
2007年,年仅14岁的刘治宇被妈妈送去田径队。当时因为个子小,刘治宇只能练跑步,三个月后进入大连市赛艇队。
刚练了一年多,刘治宇就在市里比赛拿了冠军。2011年城运会,他崭露头角,夺得男子单人双桨冠军。
2013年全运会,刘治宇代表广东出战,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大赛,虽然压力很大,但结果是好的,他收获男子双人双桨和四人双桨金牌。在练赛艇的第六年,他顺利进入国家队。
赛艇的训练量很大,有人认为赛艇太苦。刘治宇说:“我觉得没必要太强调赛艇的‘苦’,你真正喜欢这项运动的时候,就会去享受它。”他说自己的性子比较随意,不会去想太多东西,这样的乐天性格也让他一直以放松的心态面对训练和比赛。
2017年天津全运会,刘治宇首次与张亮搭档,获得男子双人双桨和四人双桨金牌。但是两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搭档是在2018年冬训。
资料图:2017年8月30日,刘治宇(右)和张亮(左)在第十三届全运会赛艇项目男子双人双桨决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张亮是中国赛艇的领军人物,也是很多年轻运动员的偶像。但与张亮划一条艇,刘治宇倒没觉得有什么压力。“当时没觉得和亮哥有太大差距,包括现在也没觉得,当然他是中国赛艇的标杆,我们都会以他为目标。”
在张亮的带动下,刘治宇不停追赶着张亮,继张亮之后成为队里又一个陆上赛艇达到世界冠军模型的队员。
两个人都很有个性,产生分歧在所难免,但两人会相互包容,即便在训练中有了问题,上岸后就会及时沟通。刘治宇说,年长他6岁的张亮经常会照顾他的感受。
对于拿到世锦赛冠军,刘治宇很激动,“我感觉我们没什么做不到,我们真的不比人家差”。
世锦赛夺冠使得他俩成为东京奥运会金牌的有力争夺者,压力也随之而来。
7月28日,刘治宇(左)/张亮在男子双人双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正当刘治宇跃跃欲试之时,东京奥运会延期的消息传来。“刚听说延期的时候影响还是挺大的,坚持一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是400多天。”不过乐观的性格帮他及时调整过来。“延期的好处还是挺多的,我的体能提高了不少,技术感觉也在加强。”
张亮说他和刘治宇是“谁也不离开谁”,两人都很享受搭档划一条艇的时光。
时光匆匆而过,7月28日,他们备战东京奥运会1800多个日夜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编辑:王恒志、郁思辉、高萌、彭嵩涵(实习)
新华社东京奥运会报道团出品
举报/反馈

新华社客户端

1490万获赞 223.7万粉丝
新华社权威发布,在此看国社新媒体资讯。
新华社客户端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