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 陈白、高若瀛/文 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了上半年31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7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4%,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1.0%,两年平均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3.2%。
具体来看,上海、北京人均消费均超2万元。其中上海最能花,人均消费23644元;北京紧随其后,人均消费21564元。而分项来看,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食品烟酒消费人均花销最大,达3536元;占比最高,为30.8%。此外,居住费用也是人均消费的一项重要支出,上半年人均居住消费支出2649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3.1%,人均消费支出占比仅次于食品烟酒。
小标题:消费增速还有空间
对于今年消费数据的变化,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副教授李治国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此前披露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内需对于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达到八成。而其中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六成左右。不过,从目前看,消费依然还是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正常增速水平上。
李治国称,消费核心还是跟收入情况有关。“我们经常讲一个同步,就是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保持一致或者同步,那么这样的话才能够可持续消费、稳定经济的基本盘。”
在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中显示,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同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2.0%,略低于经济增速。
李治国表示,未来调整收入不均衡的问题,将会成为推动消费的一个结构性动力因子。
小标题:鼓励消费的根本逻辑
李治国称,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有很多新的领域、新的市场需求这个时候可能还没有被满足,甚至还没有被发现,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积极鼓励企业端去创新、去针对客户需求完善供给,也就是我们称之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这样一些市场需求去发力。
在市场因素之外,李治国认为,鼓励消费还需要回归到体制机制的改革上来。“比如说我们也看到了,去年以来有一些城市推出了各种各样的鼓励消费措施,比如购物节、消费补贴等等,这可能有一定的短期效果;而从体制机制改革的长期范畴来看,最重要一点还是必须通过比如消费税的改革,包括我们怎么样去进一步的想办法去把消费环节的税收进行减免,甚至我们可以在税收优惠上适当的鼓励;这是中长期的方向。”
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则备受关注的数据是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的增长最快,增速68.5%;遥遥领先于其他支出类别。
在李治国看来,需要对包括中小学教育改革以及相应的学区房改革等等长效机制上发力,“只有从这些方面减轻了大家的负担,大家才能真正提升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他认为,未来鼓励人们的消费的根本逻辑,就是对于居民所面对的中长期的压力进行减轻。
举报/反馈

经济观察报

902万获赞 95.1万粉丝
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资讯
经济观察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