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
近来高温天气持续“上线”
这就是传说中的“桑拿天”么
日前
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
根据会商研判
今年全区防汛抗旱形势
呈现涝旱并存、旱涝交替、伏旱明显的特点
从7月中下旬开始
江津大部地区有28~40天
轻到中度气象干旱
干旱程度重于常年和去年
江津区旱区分布图
▲市民在游泳池消暑。记者 袁孝椿 摄
由于我区近15年来
未发生大规模干旱灾害
相较抗洪防汛来说,抗旱经验较少
小布在此提醒大家
加强抗旱意识
注重灾前预防
01
旱灾影响有多大?
2006年特大干旱
2006年7月9日到9月7日,我区遭遇了长达61天严重的高温伏旱天气,为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
● 降雨量特少:7月9日以来降雨量只有6.4毫米,仅为同期多年平均降雨量153毫米的4.2%。
● 高温持续时间长:61天中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57天,高于37℃的50天,其中达到40℃以上的31天。
土壤水分蒸发快,土壤含水量急剧下降:7月9日以来累计蒸发量达221.5毫米,约为同期降雨量的35倍;根据8月8日各地土壤湿度观测,砂壤土的相对湿度已在50%以下,土壤水分损失严重。
▲2011年8月19日,杜市广兴旱情。记者 谢洪均 摄(资料图)
受灾影响
全区107.57万人受灾,人畜饮水十分困难,161万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8960万元,其中,农业损失48960万元,林业直接经济损失5200万元。远期经济损失估计达8亿元以上。
旱灾肆虐,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群众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力战旱魔。早在2006年6月下旬,区委区政府就要求各地在安全度汛前提下,抓好蓄水保水,及早作好抗旱准备。
期间,全区按照“先满足人畜饮水、后灌溉生产用水”的原则,合理调度水源,共组织区级机关干部820人与基层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全面开展抗旱减灾工作,千方百计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没有因干旱渴死一人。
▲2011年08月19日,为遭受旱灾的民众送水。记者 谢洪均 摄(资料图)
干旱带来了严重损失和沉痛教训,近年来,我区着力于加大水利建设和维护管理,提升水利工程蓄水量,加大建设配套的引水、提水设施,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备足资源。
江津区水库名录
向上滑动阅览
▲水库蓄水 记者 袁孝椿 摄
02
如何做好抗旱准备?
有关部门
针对可能发生的旱情,有关部门一是需要做好气象、水文、农业墒情等的监测预警预报工作,二是应抓牢应急措施,做到手中有策。
区水利局应及时掌握蓄水情况,做好水毁工程修复,提升水利工程蓄水量,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再生态原则做好水资源调度,做好启用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准备。
▲2011年7月21日,江津天然气公司职工战高温。记者 谢洪均 摄(资料图)
江津气象局应做好干旱监测、预测等气象信息发布,做好人工增雨准备。
区农业农村委应做好农业抗旱和土壤墒情监测工作;
区应急局应做好抗旱应急物资装备准备,组织动员救援队伍参与抗旱工作。
▲2011年8月12日,环卫所给环卫工人送清凉战高温。记者 谢洪均 摄(资料图)
区城市管理局指导城镇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各镇街)对于高山地区、采空区等无法通过工程措施解决供水的,各镇街要送水至集中供水点,对于缺乏劳力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五保户、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送水到家。
区卫生健康委、区生态环境局应做好干旱期间饮用水水质监测,确保饮水安全。
公安、电力等其他有关成员单位依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区供电局员工加紧施工。记者 谢洪均 摄(资料图)
▲2011年7月20日,江津交警在高温天气坚守执勤在一线。记者 谢洪均 摄(资料图)
干旱期间,你该怎么办?
节约用水,一水多用,比如把洗手、洗衣服等的生活用水拿来冲厕所,还节省了水费开支。
①采用先进的灌水技术,如改渠道输水为管道输水,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②积极利用污水回收处理用于灌溉;
③调减高耗水作物,发展节水高效作物品种等。
①成鱼养殖塘(水库)注意减小养殖密度,减少投饲量,鱼达到上市规格即及时捕捞上市,避免大量压库压塘现象。
②抓好病害预防。由于水体没有新水注入,水质严重老化,容易滋生细菌、寄生虫,因此,鱼塘鱼库进行杀灭寄生虫和泼洒消毒药物同时利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分解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
③适时开启增氧机。由于在投饵喂食后,鱼类不能充分利用饲料,产生的粪便和池底有害物质需要发酵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因此,晴天中午每天开启增氧机3-4小时,使水体溶氧增加,也可提高饲料利用率。
多应用节水技术和方法,多次循环利用水资源。比如鼓励采用用水量相对更少的节水洗车技术,如中水洗车、蒸汽洗车及无水洗车。
*参考来源:人民网、云浮应急管理
小布将及时关注和传达
后续或将发布的防汛抗旱消息
敬请关注
请大家不要恐慌
合理安排好工作和生活~
记者:陈柳颖
编辑:陈柳颖 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袁孝椿
总编辑:罗玉江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猛戳
举报/反馈

江津融媒

20.5万获赞 1.1万粉丝
江津区唯一官方媒体。
重庆江津区融媒体中心,重庆市江津区新闻社官方百家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