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全球最大碳市场启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又一重大里程碑
中新社北京7月16日电 题:全球最大碳市场启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又一重大里程碑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鸣锣开市,标志着全球最大规模的碳市场正式启动。权威人士指出,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标志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又一重大里程碑式进展。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
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000家,据测算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当日9时30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碳排放配额交易开盘价为每吨48元人民币;9时32分,首笔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交易价格为每吨52.78元,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
据报,开盘后六分钟左右,挂牌协议交易已累计成交45万吨,成交额达2200多万元,最新价相对于开盘价上涨了8.54%。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相关规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碳排放配额(CEA)交易方式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大宗协议交易和单向竞价等。挂牌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据报,当天上午,碳交易价格涨幅扩大至10%,触发交易限制,报52.8元。
全国碳市场挂牌交易涨跌幅限制为10%,大宗交易涨跌幅限制为30%,这一涨跌幅限制将根据市场风险进行调整。
根据规定,当交易价格出现异常波动,触发调节保护机制时,生态环境部可以采取公开市场操作、调节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使用方式等措施,进行必要的市场调节。
中国的碳市场建设是从地方试点起步,2011年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2013年起,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有效促进了试点省市企业温室气体减排,也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摸索了制度。
2017年末,经过国务院同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印发实施,要求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指出,国内外实践表明,碳市场是以较低成本实现特定减排目标的政策工具,与传统行政管理手段相比,既能够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够为碳减排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并且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美国环保协会总裁柯瑞华(Fred Krupp)16日发表声明指出,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标志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又一重大里程碑式进展,也为全球最大碳市场正式运行的相关准备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柯瑞华说,中国已经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全国碳市场将会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运行良好的碳市场不仅可以助力实现高质量达峰,同时也将加速推进碳减排相关工作。中国推进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和运行,标志着其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坚定信心。(完)
举报/反馈

中国新闻网

4022万获赞 640.7万粉丝
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由中国新闻社主办
北京中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