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主管理 共建共享 群众受益铜梁 乡村振兴理事会“理”出新气象
7月12日早上,下了一夜的雨还没有停,铜梁区土桥镇六赢村村民高元林还是按原计划出了门。“这要是以前,下了这么久的雨,路都泡软了,一踩一脚泥巴。”高元林说,现在路面铺成了水泥路,再大的雨也不用担心了。
在六赢村,像高元林家门口这样的路面改造,今年实施了5.8公里,不但泥结石路面铺成了水泥路,还进行了路沿石两侧复土。“沿途居民每户需要自筹资金,群众能不能理解?自筹资金需要多少?全是靠乡村振兴理事会开会来讨论解决的。”六赢村支部书记、乡村振兴理事会理事长吴开英介绍说。
为了充分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内生动力,铜梁区在全区266个行政村全覆盖建立起乡村振兴理事会,从德高望重、责任心强、公道正派、有致富带头能力的现任村干部、新乡贤好乡亲、返乡能人、青年骨干中推选产生理事,组织发动群众参与村内重大事务决策,助推乡村振兴。六赢村是铜梁首个成立起村级乡村振兴理事会的村。
“路沿石两侧复土后可以栽花种草,不但出行方便还可以美化环境,群众肯定要支持。”理事会成员、村民代表周菊说。“路修好了对进一步发展莲藕种植也有好处,现在重点是把每户需要筹资的金额计算得科学合理。”另一位理事会成员、村里的莲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礼台提议。
经过讨论,每户居民自筹资金确定在每米56元。这个决定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泥结石路面改造迅速启动,不到5个月,崭新的水泥路面修通了。
据铜梁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振兴理事会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性、公益性、服务性社区社会组织,坚持“民主管理、共建共享、群众受益”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好乡村振兴好故事,传播乡村振兴好声音,组织发动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提升投身乡村振兴行动的自觉性和行动力。
“今年还要增设农村养老互助点,我们村有不少地方都很适合。”“西郊绿道沿途绿植能不能再扩大认领范围,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在巴川街道玉皇村近日的一次乡村振兴理事会会议上,几位理事积极商讨村里的事务。
“大事一起定、难事一起上、事事有人管”是玉皇村村民们的共识。通过成立乡村振兴理事会,形成民事民治、民事民办、民事民议的良好机制,有力助推了村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当选为玉皇村乡村振兴理事会成员的张发礼,以前担任过村民小组长,还是村监督委员会成员,这名年近八旬的老党员在村民中很有声望。“玉皇村是我们的家,理事会发挥好参谋作用,在人居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等重要工作中建言献策,把群众意愿转化为党支部的决策参考,让全体村民紧紧拧成一股绳,才能把我们的家建设得更好。”张发礼说。
“以前村民操办红白喜事讲面子、赶排场,互相攀比,不仅造成浪费,还为此背上不小的经济负担。理事会成立后,牵头制定出了群众认可、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对这些行为都做出了指导性规范。”西来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理事会理事长周英德说,通过乡村振兴理事会,让过去的“干部要群众干”转变为“群众自己要干”,让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逐渐形成“村民事、村民议、村民建、村民管”的良好氛围。
7月12日早上,下了一夜的雨还没有停,铜梁区土桥镇六赢村村民高元林还是按原计划出了门。“这要是以前,下了这么久的雨,路都泡软了,一踩一脚泥巴。”高元林说,现在路面铺成了水泥路,再大的雨也不用担心了。
在六赢村,像高元林家门口这样的路面改造,今年实施了5.8公里,不但泥结石路面铺成了水泥路,还进行了路沿石两侧复土。“沿途居民每户需要自筹资金,群众能不能理解?自筹资金需要多少?全是靠乡村振兴理事会开会来讨论解决的。”六赢村支部书记、乡村振兴理事会理事长吴开英介绍说。
为了充分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内生动力,铜梁区在全区266个行政村全覆盖建立起乡村振兴理事会,从德高望重、责任心强、公道正派、有致富带头能力的现任村干部、新乡贤好乡亲、返乡能人、青年骨干中推选产生理事,组织发动群众参与村内重大事务决策,助推乡村振兴。六赢村是铜梁首个成立起村级乡村振兴理事会的村。
“路沿石两侧复土后可以栽花种草,不但出行方便还可以美化环境,群众肯定要支持。”理事会成员、村民代表周菊说。“路修好了对进一步发展莲藕种植也有好处,现在重点是把每户需要筹资的金额计算得科学合理。”另一位理事会成员、村里的莲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礼台提议。
经过讨论,每户居民自筹资金确定在每米56元。这个决定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泥结石路面改造迅速启动,不到5个月,崭新的水泥路面修通了。
据铜梁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振兴理事会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性、公益性、服务性社区社会组织,坚持“民主管理、共建共享、群众受益”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好乡村振兴好故事,传播乡村振兴好声音,组织发动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提升投身乡村振兴行动的自觉性和行动力。
“今年还要增设农村养老互助点,我们村有不少地方都很适合。”“西郊绿道沿途绿植能不能再扩大认领范围,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在巴川街道玉皇村近日的一次乡村振兴理事会会议上,几位理事积极商讨村里的事务。
“大事一起定、难事一起上、事事有人管”是玉皇村村民们的共识。通过成立乡村振兴理事会,形成民事民治、民事民办、民事民议的良好机制,有力助推了村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当选为玉皇村乡村振兴理事会成员的张发礼,以前担任过村民小组长,还是村监督委员会成员,这名年近八旬的老党员在村民中很有声望。“玉皇村是我们的家,理事会发挥好参谋作用,在人居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等重要工作中建言献策,把群众意愿转化为党支部的决策参考,让全体村民紧紧拧成一股绳,才能把我们的家建设得更好。”张发礼说。
“以前村民操办红白喜事讲面子、赶排场,互相攀比,不仅造成浪费,还为此背上不小的经济负担。理事会成立后,牵头制定出了群众认可、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对这些行为都做出了指导性规范。”西来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理事会理事长周英德说,通过乡村振兴理事会,让过去的“干部要群众干”转变为“群众自己要干”,让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逐渐形成“村民事、村民议、村民建、村民管”的良好氛围。
来源:重庆日报
举报/反馈

新华网

1.2亿获赞 2268.1万粉丝
引领品质阅读,让新闻离你更近!
新华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