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文物看山西”

到山西,看什么?

黄河、长城、太行

三大中国文化地理符号熠熠生辉

到山西,怎么看?

沿着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走起!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县南庄至阁底段。

6月20日至26日,由本报总编辑李咏梅带队,记者张照学、贾刚为、付饶、张雨涵、袁东伟和特约记者赵小鹏、杨春兰、李雪芝、牛宇、刘永宏组成的“交通+旅游”采访团,以三个一号旅游公路“0km”标志文化驿站为起点,沿路进行采访,探寻山西交旅融合推动产业转型的有益经验。

滚滚黄河,茫茫长城,巍巍太行构筑起表里山河——三晋大地正悄然上演着巨大变革。身临其境,更能感受其中的波澜壮阔。

山西长于煤,兴于煤,也困于煤。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时,勉励山西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如何走出煤炭依赖困境?山西以交旅融合为转型突破口,率先在全省域规划建设旅游公路。截至目前,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累计修建3548公里,串联起沿线66个A级以上景区。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陵川县棋子山至古效段。

根据近日印发的《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规划纲要(2018—2025年》(简称《纲要》),到2025年年底,山西将打通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大通道,打造一批体现山西特色的精品旅游公路,基本实现“城景通、景景通”一张网,形成支撑全省均衡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依托“1核1环7射”内联外环的总体路网结构,游客更能深度体验“壮美山西行”。

01 旅游板块公路牵

“走进山西,就如同走进了中国历史的博物馆,时时处处感受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脉动。”山西省委、省政府这样推荐山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游山西就是读历史。”

4266处长城遗存,建造时间几乎贯穿中国历代王朝;太行山山西境内的自然景观风貌优质;黄河板块特色鲜明,部分资源具有唯一性……

山西,手捧丰富文化和壮丽山水“金饭碗”,面对资源型经济转型这道时代考题,打破路径依赖,把文化旅游作为发展非煤产业的首位产业,在产业转型上努力实现换道领跑。

锡崖沟景区“挂壁公路”。

如何将分布相对松散的旅游资源串点连线成网,让游客到山西能感受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愿意在山西多留几天?山西从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启航,实施不同品牌战略↘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以“踏访黄河、文明探源”为主题,展现黄河河曲奇观、古渡口文化;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以“边塞古风、跨越长城”为主题,突出古长城游线的越野拓展运动体验;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以“大美太行、天下脊梁”为主题,展现山水自然风光、险峻峡谷风貌、红色历史文化、奇迹挂壁公路等特色景观。

“今年,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将再建成2000公里,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晋介绍,根据《纲要》↘

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由3条旅游公路主线、389条旅游公路支线、361条旅游公路连接线构成,共13024公里。

未来将有效连接213个A级及以上旅游区,覆盖726个非A级旅游资源点。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与沿线旅游、农业、生态等产业融合形成7大类、25小类旅游公路产品体系,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在此过程,山西将充分发挥太原——晋中旅游发展基础优势,形成“1核1环7射”内联外环的总体路网结构。

“1核” 即提升优化现有道路,形成太原——晋中旅游环线,进一步完善支线,增加游憩设施,建设骑行道路、步行道路,满足游客多样化体验需求;

1环”即由黄河一号、长城一号、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主线组成黄河—长城—太行环线;

“7射”即内外旅游联络线,由连接“1核”“1环”的7条已建成高速公路组成,全长1631公里,将山西中部旅游交通量有效引导至三大旅游板块,助力全域旅游协调发展。

02 快旅慢游深体验

“从太原市区出发,几小时就到了。美景配好路,才是景区正确的打开方式!”畅游老牛湾景区的李先生告诉记者,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两旁的绿化景观赏心悦目,沿线配有步道、驿站、房车营地、直升机低空旅游等项目,可随走随停尽情游览,真正实现了“快进”抵达、“慢游”享受。

近年来,山西充分考虑不同运输方式对旅游景点的覆盖和便捷换乘,高速公路、高铁、民航三位一体的快进旅游交通骨架基本形成;因地制宜建设慢游设施,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慢游交通网络。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老牛湾“0km”驿站。

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等景点如“珍珠”般串连在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两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公路景观带在崇山峻岭间蜿蜒,观景台、纳凉亭令人流连忘返。

“一出大门就是坡,骑个摩托没‘耳朵’,盖个房子烟囱多。”偏关是山西少有的几座狭小县城,顺山势高低错落,街巷多路又窄,两辆摩托车迎面开来,倒车镜容易磕碰,性急的小伙干脆将镜子卸掉。过去,偏关城里飞驰而过的摩托车十之八九没有“耳朵”。城内路窄难走,城外通往偏关的老路曾是一条蒙煤外运大通道,每天过境的拉煤车6000多辆,深藏闺中的景点少有人识。

“2014年,灵(丘)河(曲)高速公路通车,这是经过偏关‘家门口’的第一条高速公路。老百姓开着车‘齐刷刷’地走了一遍,一算偏关到忻州才2小时,大伙多高兴啊,原来可要4到6小时。”偏关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何蛟说,更让人欣喜的是,2020年,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极富特色的路段——老牛湾至老营堡段开通,真正打通了偏关文旅发展的“任督二脉”。

从偏关向西南驶去,采访团一行来到历史文化名城——保德县故城村。中心广场莲花舞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轮番登场,古树、古屋、院落……行走在古村仿佛穿越了时空,拾级而上登高远眺,奔流不息的黄河尽收眼底。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黄河两岸,陕西府谷县与山西保德县隔河对望,却隔出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繁华小城,一个是曾经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清代民谣更唱出了保德的地瘠民贫。

“往年农作物不敢投入太多,就怕卖不出、不赚钱。现在路通了,来故城旅游的人多了,再隔半个多月,你看路旁全是卖瓜果蔬菜的百姓,根本不愁卖。”故城村党支部书记刘培军告诉记者,交通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全县脱贫攻坚呈现出“一子着地,满盘皆活”的局面,于2019年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

“2018年以来,保德县委、县政府为了促进交旅融合发展,规划编制了《沿黄省道(S249)保德县城区段过境改线项目》,经西南沟村、故城村与黄河大桥相接。”保德县县长韩朝炜介绍,保德积极响应全省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战略部署,通过建设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保德段,连通山西境内沿黄旅游景点,带活了以印象故城为主的天桥景观、陈家梁大院、飞龙山森林公园等景点,沿线还发展起繁庄塔农业示范园区等产业基地。未来将继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擦亮“黄河明珠——保德”亮丽名片。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松庙驿站。

根据《纲要》,山西将对驿站、营地、观景区等服务设施进行统一布局。其中,乡村驿站在旅游公路沿线美丽村庄、特色小镇、自然景观、人文特色景区景点附近设置,具备停车、休息、如厕、旅游信息咨询等服务。在可进入性良好、知名度高的4A级以上景区,建立自驾游营地,共布局63个汽车营地。规划1260公里骑行道、步行道、综合慢行道三类旅游绿道。建设满足停车观景、拍照、停歇、如厕等需求的观景台,形成展示“黄河魂、长城古、太行美”的旅游公路观景体系。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王莽岭段南线观景平台。

03 公路通达百业兴

“我们村是深度贫困村,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未通之前,村民看病不方便,特产红枣价格上不去。现在路通了,村民看病及时啦,红枣也卖上好价钱,我开的网店,去年营业额达到200多万元,最多时候带动身边60多个贫困户就业。”永和县望海寺乡郑家垣村村民冯聚平原是贫困户,而今是永和县昱博食品公司总经理。借助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郑家垣村里的红枣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曾经的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从1000多元增至7000多元。

这是山西交旅融合促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西加快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公路+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为沿线百姓创收打下坚实基础,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陵川浙水村村貌。

南太行山脚下的陵川县浙水村,即便不是假日,依旧人气满满,前来游玩赏景的游客络绎不绝。借助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契机,浙水村在原有古院落基础上修起民宿、建起驿站,推进康养产业发展,吸引在外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全村年接待游客达到50万人次,走出了古道致富新路。

“‘驿站进农村,一村带百村’是陵川当地提出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浙水村党支部书记靳慧永介绍,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廊带长136.6公里,途经7个乡镇51个建制村,县委、县政府系统谋划“路、景、村、业”发展,以交通产业“一路通”带动乡村旅游、特色加工、种植养殖等“多业兴”,受益老百姓达4.1万。

文丨本报记者 贾刚为 张雨涵

特约记者 赵小鹏 杨春兰

图丨本报采访团

投稿邮箱:xww@zgjtb.com

责编 | 郭琪

举报/反馈

交通发布

103万获赞 68.4万粉丝
中国交通报社官方百家号
中国交通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