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成才:“老实的孩子”与“调皮的孩子”,究竟孰优孰劣?
如果有一对夫妇,妻子即将分娩,他们会祝愿自己生一个“老实的孩子”,还是生一个“调皮的孩子”呢?我想,不少人可能是希望有一个老实的孩子,而对“调皮的孩子”却会感到头痛。
的确,老实的孩子容易管教,父母不用对他们多操心。何况,父母有了调皮的孩子,虽说孩子经常给父母招来麻烦,但也总要把调皮的孩子教养成人,教养成才。
父母心中应该充满了信心和憧憬,才有力量推动自己付出努力,付出艰辛,去迎接心中的目标。
因此,我们不妨将“老实的孩子”与“调皮的孩子”进行一番比较,看他们智力谁优谁劣。
什么是“老实的孩子”呢?在一些父母的心目中,老实的孩子就是听话、和气、踏实、顺从、不淘气,和父母、老师,甚至伙伴们的共同点多。
只要自己的孩子很听父母的话,不给父母招麻烦,和同年龄的孩子有同样的想法,玩同样的游戏,就是老实的孩子。这些孩子由于听话而常常博得父母的欢心,因此,他们更加听话了,父母也更为高兴了。
为什么父母会因为有这样的孩子而高兴呢?原因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一方面,我国封建的“父为子纲”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使人认为孩子服从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听父母的话,顺从父母,当然就是好孩子。
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家庭观念的影响,大家认为老实的孩子好管教,孩子不淘气,大人少烦心,家庭和顺,幸福欢乐。
当然,从管教的角度来说,老实的孩子是好孩子,这种孩子也能成才,但比较起来,要从他们之中培养出具有很高的创造能力的杰出人才,是有一定困难的。
因此,一些教育家往往为此感到担心,他们的一些言论虽然一时还难以被众人理解,但的确是一语道破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比之下,一些“调皮的孩子”,虽然往往给父母招来不少麻烦,令父母倍感操心。但是,他们也可以成为好孩子,特别是在智力发展上,他们更有广阔的前程。在这个方面,国外有一些研究可以供我们参考。
有个大学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持续18年的研究,观察170名男女从出生到18岁的成长过程。
然后,在他们年满30岁时,再做一次“总回顾”,研究报告中发现,即使幼年时最让父母、师长头痛的调皮的孩子,长大以后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表现,却远远超过-般人的预测。
许多孩子从早年受挫的经验中,培养出克服困难的方法及勇气,使他们后来的人格发展反而比较成熟和稳定,而且创造力也比较高。
在国外,就有一些标榜以“养育顽皮孩子”为目标的幼儿园。在这个幼儿园里,孩子想要捣毁椅子,和同龄孩子分组打架,这些都能得到宽恕。
看到此处,我国的一些父母亲可能会皱眉吧。其实此种教育的目标和“养育好孩子”是基本一致的。
在社会上,在一些家庭中,调皮的孩子总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调皮的孩子还可能增加。
总之,对这些孩子,我们既不能放纵孩子而放弃教育责任,也不能一味严厉,使孩子“破罐子破摔”。
因此,努力针对他们的特点,“长善救失”,既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又着力发展他们的优势,让他们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其中的一些人甚至有望成为有很高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