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21年时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用6年时间突破2千亿元,2019、2020两年持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全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在6月24日举行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昆明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河流如是说。
李河流介绍,昆明经开区综合实力在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中位居上游水平,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设立挂牌以来,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产业动能加速转换、外资外贸大幅增长、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主要经济指标有较大增长。回顾29年的奋斗历程,昆明经开区形成了九个独有的“气质”:
——建设发展有速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992年的2.1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520.4亿元,增长了242倍;主营业务收入由1992年的7.82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2218亿元,增长了283倍,跨入全国两千亿级园区行列;工业总产值由1992年的5.12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554.4亿元,增长了107倍;税收总收入由1992年的0.2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93.55亿元,增长了467倍。
——改革创新有力度。着力推动10大领域、41个方面、122项全面深化改革任务逐年落实,2018至2020年连续三年获评全市全面深化改革“优秀单位”。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设立挂牌后,首年76项试验任务实施率100%;累计梳理报送58项制度创新案例,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基于国际商事仲裁调解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国际法律服务综合体”已入选商务部“最佳案例”评审,有望在全国复制推广;首创电力交易跨境“淘电”模式,优化提升交易流程,吸引100余家境外购售电主体入驻,2020年云南电网与越南、缅甸、老挝联网跨境交易电量176亿千瓦时、交易额超12亿美元,形成了“中长期交易为主,日前短期交易为补充”的跨境电力直接交易“云南模式”。
——产业发展有强度。出台“1+3+N”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每年安排7个多亿财政扶持资金奖励企业,对重点产业实行“一产一策”“一企一策”。聚焦高端制造、航空物流、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发展,加速跨境电商、工业大麻、融资租赁等新业态在区内聚集,构建起了高新技术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支撑的产业体系,二、三产业结构比为66:34。制定出台支持工业大麻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全国首个全产业链国际工业大麻产业园挂牌开园,产品展示中心、总部企业中心等“七中心”落地建设;开通“9610”“1210”查验线及信息化平台,促进跨境电商交易量2020年达到1000万单。截至2020年,全区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21户、占全市十分之一,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5户、占全市的九分之一。
——招商引资有热度。坚持党政主要领导用70%以上的精力抓招商,建立健全“主要领导带头招商、分管领导主抓招商、职能部门全员招商”工作机制;设置3个省外招商联络点,聘请一批“招商大使”,设立招商平台15家,成立全省首家招商服务公司,开展企业化、专业化招商;强化项目包装策划和宣传推介,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上门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量化到相关职能部门,实行会商会办、跟踪问效、定期通报,并将招商引资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截至2020年,共吸引2.8万户企业、2.1万个体工商户入区发展,世界500强分支机构扩大到58家,累计吸引外资28.8亿美元、引进市外内资1691亿元。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一枝独秀”,引进外资2.39亿美元、占全省的32%、全市的36%。招商引资连续10年位居全市开发区板块第一名。
——科技创新有深度。2020年科技投入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13%;全社会研发(R&D)经费19.68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3.5%,在全省连续多年排名前列;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产值227.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4.6%;发明专利有效量1366件,获得各类科技奖项12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80家、企业孵化平台26家(国家级10家)、省级以上技术研发平台68个、院士工作站24个。推动建立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和吸引外国高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投资1.62亿元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环境最优、标准最高的人才公寓,全区人才资源总量7.29万人,人才密度26.7%,其中90余人获得国家、省、市人才称号。
——开放合作有广度。加入世界自由区组织(WFZO);先后与泰国、老挝、缅甸、孟加拉、马来西亚等国政府和企业,围绕科技、经贸、法律、人才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交流;支持云南建投海外投资公司等驻区企业,投建老挝赛色塔综合开发区、老中高速、老挝石油炼化等重大项目。积极参与国内自贸创新联盟,与红河片区、德宏片区、临沧边合区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协同创新开放;与中老磨憨—磨丁合作区签订《联动创新合作协议》,在跨境商事、跨境产能、跨境电商等8个方面建立协同创新合作机制,搭建产业和市场、口岸和货源对接直达通道;推出首批10项“跨区通办”事项清单,“一址多照”“一照多址”互通互认新模式已在实质性办理,实现自贸试验区与合作区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
——营商环境有温度。成立全省首家专业政务服务公司,建立健全免费代办、现场会办、上门帮办、限时督办工作机制,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梳理完善政务服务事项597项,推行商事登记“三免一限+智慧政务”审批制度改革,实施“集群式注册”,在全省率先实行“全类型市场主体刻章政府埋单”服务,市场主体1.5小时即可完成注册并免费领取全套印章;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启动连锁药店等15个行业的“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医药等行业申请材料压缩46%、办结时间缩短42%;先行先试区域评估、“先建后验”和“拿地即开工”,实行分阶段并联审批,工程项目审批时限控制在50个工作日以内,“工业标准地”项目拿地当天即可开工建设,已受理昆明赛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产业化基地等13个“先建后验”项目,总投资119.97亿元。在昆明市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红黑榜”中,连续两次位列红榜榜首。
——社会发展有气度。将77%以上的公共预算支出资金用于社会民生领域,先后引进了昆一中、昆三中、中华小学、北京青苗国际双语幼儿园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入区办学;加快推进国家区域性肿瘤治疗中心建设,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合作办医取得积极进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9%,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7%以上。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4亿元,助力禄劝、寻甸、东川脱贫摘帽。搭建街道、社区及行业网格1615个,全力做好平安经开建设。
——党的建设有高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实施园区党建示范工程三年行动,打造“数字经开”智慧党建平台、“1+6+N”党群服务阵地,形成“一网四品五张牌”园区基层党建新高地;“党建引领双创高质量发展”入选“首届全国自贸片区党建创新案例”,4个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全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健全落实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机制,引导党员干部聚精会神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云南网记者 茶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