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写明末历史,大多写的是知名历史人物,本文转变下思路,写两个非著名人物。
这两个人的名字一模一样,都叫高第,也都是明末的名人。
但他们并非亲戚(或许五百年前是一家),一个是河北人,进士出身,走的是文官路线,一个是陕西人,武夫一枚,走的是武官路线。
两人都曾位居明朝官场高位,文官高第曾当过兵部尚书兼蓟辽经略(袁崇焕曾担任过的职务),武官高第做到山海关总兵。
他们也都经历过历史重大事件,且表现雷同,下面就略作讲述,供历史爱好者参考。
一:文官高第畏敌如虎
至明末天启朝时,高第的资格已经很老了,他是万历朝十七年时的进士出身。
高第进入官场从县令起步,慢慢熬资历,到天启朝时,已经是兵部侍郎级别的高官。
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高第致仕,当时他66岁。
但到第二年,即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天启皇帝忧心辽东战事,又起用了高第,并让他担任兵部尚书,没多久,又让他兼任蓟辽经略(管辖权也包括登莱地区的军务)。
这已经是除了内阁大臣及部分虚衔之外,明末在职文官的最高官位了。
高第到辽东上任后,就和负责宁锦防线的袁崇焕起了矛盾。
原因是,高第认为辽西走廊挡不住后金军队的铁骑,不如把所有军队都撤到山海关一线。
而袁崇焕是极力主张在宁锦防线上抗住后金的,他不愿意后撤。
高第为什么担心辽西走廊守不住?
因为在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时,明朝军队在“广宁之战”(时任辽东巡抚王化贞指挥)中惨败,曾丢掉了山海关以北的全部辽西领土。
是当时的蓟辽经略熊廷弼提前把辽西走廊上的百姓全部撤到关内,后金因无法在这了无人烟的几百里土地上找到粮食,才主动放弃了辽西走廊。
有了天启二年时明军惨败的经历,高第同样也担心自己打不过后金铁骑。
高第要袁崇焕撤,袁崇焕坚决不撤,两人打起嘴巴官司,然后,袁崇焕独自打出了“宁远大捷”。
大捷一出,高第的这个蓟辽经略就做不下去了,袁崇焕打赢了,他的战略自然是对的,高第是错的。
而且,“宁远大捷”时,高第因不赞同袁崇焕的战略,躲在山海关的他没有在战役中派出任何援兵,战后复盘清算,他只能赶紧辞职谢罪。
高第辞职后,回到老家永平闲居,没几年,他又遇到一次历史大事件,并在这次事件中晚节不保。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末,“乙巳之变”爆发,后金军队大举入关侵明,次年初,后金军队杀到永平。
在后金军队即将到来之前,身为四朝元老的高第,完全没有舍身为国的精神,带着全家跑了。
这一跑,就把他的名誉全给跑没了。
八年后,即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清军(崇祯九年时,后金改国号为清)进犯另一位曾担任蓟辽经略的老臣孙承宗的家乡高阳时,孙承宗可是举家死战殉国。
两人前后这么一对比,可见高第的畏敌如虎。
战后,朝廷清算不战而逃的官员,高第也在其中,被责令迁居山东,后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放归家乡,然后病逝。
高第虽然晚节不保,可到底是混到了善终,而且,活到了82岁。
二:武官高第跪地投降
这位高第在明末做到了总兵,但在历史上的记载不多,显然,他的军事生平没有多少可炫耀的战绩。
但他却深度参与了一次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事件,即清军入关。
现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在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时,献出山海关,引清军入关的吴三桂是山海关总兵,这个认知是错误的。
当时,吴三桂的实职是宁远团练总兵,而时任山海关总兵就是高第。
崇祯十七年,吴三桂奉崇祯的诏令入援北京时,是从宁远出发的,到了山海关,和高第合兵一处,两人达成了默契,共同进退。
后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崇祯殉国,吴三桂决定向李自成投降,并率部赶去北京。
但高第没去,他留在山海关跟李自成派来接管防务的唐通(明朝降将)继续守着山海关。
吴三桂在去北京的半路上,得知在北京的家被李自成给抄了,父亲吴襄也被抓,当然,还有爱妾陈圆圆被抢。
于是,吴三桂马上返回山海关,跟高第里应外合,击败唐通,重占山海关。
此后,就是吴三桂主导降清,再跟高第一起,在一片石配合清军大败李自成,两人一起做了清臣。
因为引清军入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以吴三桂为主导,两人降清后,吴三桂也继续在各种历史事件中出名,而高第没什么作为,所以,高第一直名声不显。
其实,仅凭献山海关放清军入关和一片石大战,就足够高第名留史册了,虽然不一定是正面形象。
在清朝,高第历任山海关总兵、河南开归总兵等职,爵位只混到个三等轻车都尉,可比同时降清的吴三桂差远了。
但高第的碌碌无为却使得自己得到善终,康熙十年,高第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