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之癌”。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
史料记载,1993年5月5日,发生于我国西北的一场特大强沙尘暴灾害,造成85人死亡,264人受伤,31人失踪,损失牲畜12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560万亩……这场“5·5黑风暴”,也成为我国目前为止最大沙尘暴灾害。
今年6月,封面新闻记者回访“5·5黑风暴”受害地——甘肃金昌、武威、张掖,在28年“人进沙退”背后,寻找到5个维度的治沙造林样本。
也是这个6月,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以年均2424平方公里、1980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续缩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沙漠种树不易,要造好一片林,更要护好一片林。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第三章:眼神
10岁时亲历最大沙尘暴命悬一线
为何如今眼里写满希望?
“80后”的潘冬梅,指着眼前一片油菜花问记者,你能相信这里曾是沙地吗?这位金昌市金川区林草局防沙治沙专干说完,眼里露出一丝收获的喜悦。
潘冬梅指着一片油菜花问记者,你能相信这里曾是沙地吗?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潘冬梅是1993年那场著名的“黑风暴”的亲历者。28年过去,她依然清晰记得那天遭遇的一切,“天全黑了,电也没了,眼前都是狂风卷起的沙,伸手不见五指。我和同学走在回家的路上,拼尽全力互相搀扶着一步步往前挪,感觉稍不小心就会被风卷跑了。那年我只有10岁,但那一天,我一辈都忘不了”。
根据气象资料记载,当时最大风力高达11级。那是潘冬梅平生遇到的最大一次风沙。潘冬梅也没有忘记,那场灾难中有学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一起采访的记者唏嘘,如果他们还活着,也该是三十多岁的年纪了。
记者问,投身林草事业,是否与当年的经历有关?潘冬梅没有直接回答,“我小时候,沙尘暴多到什么程度?环境恶劣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连鸟叫声都听不到,连麻雀几乎都没见过。你看看现在?”她望着眼前一排高大的城市防护林说,现在不仅能看到麻雀,连很多罕见的鸟都能看到。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林草局防沙治沙专干潘冬梅是1993年那场著名的沙尘暴亲历者。28年过去,她依然清晰记得那天的遭遇。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作为一线林草人,潘冬梅用二十多年来亲眼目睹的变化,汇总成一组组数据,这个数据始于1993年那场“黑风暴”之后——金昌市沙化土地面积从1994年的339.77万亩减少到2014年的174.99万亩。什么概念?20年逆转了164.78万亩。此外,极重度沙化土地从2009年的118.85万亩减少到2014年的68.14万亩,5年锐减50.71万亩。
金昌市林草局局长张宇锋也表示,目前,全市沙化土地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成效显著的良好态势。
采访中,来自一线的治沙者和管理者也谈及“依然严峻的防沙治沙形式”。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但在采访中,来自一线的治沙者和管理者也谈及“依然严峻的防沙治沙形式”。比如,174.99万亩沙化土地中,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达124.78万亩,占比71.3%。而258.1万亩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如果保护利用不当,极易演化为沙化土地。由于降水稀少,天然植被恢复过程漫长,遇到极端干旱、病虫害大发生年份或人为破坏,容易诱发大面积退化,已固定的沙地还有可能重新复活流动。
一线治沙者坦言,由于降水稀少,天然植被恢复过程漫长,遇到极端干旱、病虫害大发生年份或人为破坏,容易诱发大面积退化,已固定的沙地还有可能重新复活流动。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采访期间,金昌市有关负责人也直面这个问题,并表示,正在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任期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建立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防沙治沙目标考核与激励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将审计结果作为选人用人重要依据。
“坚持保护优先,加大成果巩固”,这位负责人坦言,严守沙区生态红线,实行最严格植被保护措施,坚持把巩固扩大防沙治沙成果作为生态林业建设工作重中之重。
“严守沙区生态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植被保护措施,坚持把巩固扩大防沙治沙成果作为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记者采访中不时听到的回答。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沙漠种树不易,要造好一片林,更要护好一片林。潘冬梅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林草人,还有很多未知需要探索,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攻克。“我努力让自己做到三勤——勤学、勤问、勤练,不懂的就多看书学习,多问老一辈林草人,多到基层去实践。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一定要做好”。望着眼前一片正在建设的绿地,她的眼里写满希望。
第四章:白发
业内知名的荒漠化治理专家
为何心中充满愧疚?
民勤,武威市下辖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
来自武威市林草局的数据显示,民勤县荒漠化、沙漠化面积分别占到其国土面积的90.3%和73.8%。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就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这个源起于1959年,由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宣布成立的机构,以研究沙漠特征、寻找沙漠演进规律、探索改造利用沙漠理论技术为建站初衷。是一个在世界治沙领域享有盛誉的科研、实践机构。
记者于6月的一个中午抵达这个实验站下属的“生态观测3号站”时,用手触碰沙地,能感到明显的烫。戴着一顶圆边工作帽,在烈日下接受采访的站长纪永福两个月前刚过完51岁生日。生于1970年4月的的他,1994年从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专业毕业后,就来到这个试验站,一干就是27年。
“常年在沙漠里工作的人,显老”,或许为了更好的展现一线治沙人的形象,纪永福刮了胡子,但镜头中,他的胡茬是明显的白色,这种颜色对一位刚过半百年纪的人来说,显然来得有些仓促。
人进沙退,并非单纯的“治”,在纪永福心里,还一直在思考一个“惠”字——治沙的同时,如何更好的惠及于民?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在50米高的沙尘暴观测塔下,一段铁围栏被重新扶正,“昨夜刮了大风,围栏被吹倒了!”纪永福说,今年这个观测塔罕见的收集到来自蒙古国的沙尘,目前这些样本正在研究中。
50米高的沙尘暴观测塔,今年罕见收集到来自蒙古国的沙尘,目前这些样本正在研究中。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观测塔前方的砂石路两边,星星点点的绿色在常人眼里和普通的沙漠绿植没有太大区别,但纪永福知道这条“试验大道”的重要,“这是60多种沙障试验的现场。数十年来,一代代科研人、治沙人在这里筛选出了梭梭、花棒、毛条、沙冬青等优良固沙植物10余种,解决了沙葱、甘草、麻黄等药用植物的家化栽培技术,以及樟子松、沙冬青等濒危植物的繁殖和造林技术。此外,从国外引进的四翅滨藜和绵毛优若藜,也在干旱荒漠区繁育成功……
人进沙退,并非单纯的“治”,在纪永福心里,还一直在思考一个“惠”字——治沙的同时,如何更好的惠及于民?
这种尝试,已从多个维度展开——
比如,在民勤县已举办10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面向当地农民面对面授课,从枸杞种植,到梭梭嫁接肉苁蓉,生态产业和防沙治沙找到了结合点。
比如,1993年以来,试验站每年组织1至2期“中国治沙技术国际推广培训班”,来自76个发展中国家的883名技术人员前来学习。将中国的治沙技术推广到世界。
再比如,包括纪永福在内的中国科研人员搭建项目组,远赴非洲进行技术援助。强化荒漠化防治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62年的荒漠气象观测资料,58年的地下水观测资料,47年的物候观测资料……让民勤试验站成为全国最理想的治沙科学观测研究现场。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但是,站在这片成果斐然的土地上,纪永福却说出了心中的愧疚和遗憾,“搞科研是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积累了62年的荒漠气象观测资料,58年的地下水观测资料,还有47年的物候观测资料,让民勤试验站成为了全国最理想的治沙科学观测研究现场。但我这代人在创新和突破上,还需要加倍努力。”
虽然“机械种植麦草方格”、“沙尘暴观测塔”等都有不少创新,但在沙障植物研究上,更多还是前人打下的基础。“我希望有生之年能有所突破,不辜负老一辈治沙人的期待和付出。”纪永福也坚信,“民勤一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虽然“机械种植麦草方格”等有不少创新,但在沙障植物研究上,更多还是前人打下的基础。纪永福和同事希望有生之年能有所突破,不辜负老一辈治沙人的期待和付出。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第五章:笑脸
全部积蓄投进沙漠还欠下外债
为何他依然留有笑容?
“车开着开着,路找不到了!”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蓼泉镇,王延福花200多万在承包的沙漠里修筑的那条20多公里长的路,刚过完年就没了,“沙盖住了,没办法,一切又得重来。”说起这段往事,59岁的王延福笑着摇了摇头。
其实,这种被风沙无情卷走的希望,还远不止如此——春天种下的梭梭,一场大风之后,几乎只剩一半。就像那条承载着希望,付出了全部努力的路,对王延福的打击让他开始怀疑——“我是不是选错了?”他望着记者说,“我到底应不应该承包这片沙漠,种梭梭、种苁蓉?”
对治沙者来说,沙漠里每一株存活的绿苗,都承载着汗水与希望。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双泉村,虽名为双泉,但其实就在沙漠边缘,王延福的儿子王建龙坐在父亲创建的绿盈农场对记者说,“我小时候,这个地方家长是不让来的。我奶奶跟我说,几乎没人进过这片沙漠,在我童年的印象里,这里就是无人区”。
上世纪90年代中叶就已靠畜禽养殖成为“百万富翁”的王延福,早已是村镇上的名人。2015年,当他以27.4万元竞拍到南沙窝9010亩沙地30年经营权,开始治沙植树时,村里很多人都认为这笔钱肯定要被沙子吃掉。
“‘王百万’烧包了!再有钱也不能往沙窝里扔啊?”“沙窝就不是人治的,要能治早就治了,还能等到现在?”
王延福说,当年每次听到这种说辞,只能一笑了之。
“不仅村里人不理解,我最初也不同意,好像看不到希望,很难说服自己。”2015年,30岁的儿子王建龙正在“北漂”,父亲建议他回到故土“家门口创业”。
已近60岁的甘肃省临泽县防沙治沙大户、造林绿化先进个人王延福站在曾经被风沙毁掉又重新修筑的路边说,“再难也会坚持。”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王建龙最终说服自己从北京回到甘肃,“被父亲的精神感动是一个重要原因”。“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好?我小时候都不知道春天是绿色的,因为家乡的春天更多的是土、是沙。”还有一个细节,他至今记得,“每年三月,天上刮风,地上下土,家里的桌子不管怎么擦,都会蒙上一层灰。”
6年前刚刚创业的南沙窝什么样?“寸草不生、风吹沙起”,“没水、没电、没路”,但这对王延福来说,还不是最难的。没有路,可以修,修完被沙子盖住了,可以再修;没有水,可以“提灌接力”从数公里外引来河水;没有电,可以想办法架线引电。真正的难,真正的苦,是难以言说的。“当年,我们种了2000亩梭梭,真的是一一棵棵浇灌,一棵棵呵护,看着逐渐成活的苗,就仿佛看到了希望,”谁想一场沙尘暴袭来,迎风面的梭梭一个多小时就被连根拔起。王延福说,“妻子哭了,我也哭了”。
“怎么办?路是自己选的,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吧!”补植风沙损毁的梭梭苗时,王延福吸取教训,在周围设置黄土方格或麦草方格,为梭梭苗提供安全屏障。在王延福和家人的精心管护下,2000亩梭梭终于在沙海生根。
2016至2018年,他又加快脚步,定植4000亩梭梭苗,同时在承包的沙窝中种植适宜沙地生长的2000亩沙枣。也是从那时开始,他发现往日一刮风就漫天的沙子,越来越少。
6年后,当记者来到这里时,最高的梭梭已有一人高。沙漠绿了,王延福的“百万身家”却没了,“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亲戚朋友和银行200多万债务。”怎样既治沙又赚钱?王延福看准了寄生在梭梭根部有着“沙漠人参”之称的肉苁蓉,为了让这种中药材落户南沙窝,他白天访专家、夜里查资料,多方打探种植信息,细致研究种植技术。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甚至十多次前往新疆等地取经。
2017年6月,王延福从新疆购来肉苁蓉种子,开启了300亩“试验田”。按照肉苁蓉生长规律,播种后最快三个月就能接种成功。关于那段日子,王延福妻子记住了这样一个细节——“接种三个多月后,王延福悄悄刨开穴坑,查看有没有成功?这一步,对我们一家太重要了。”
2017年10月15日,王延福终于看到希望——肉苁蓉接种成功。这个日子,他至今还记得。如今的绿盈林场,肉苁蓉接种面积已达4000亩,虽未到盛产期,但每年有望实现约30万元效益。
6年过去,栽梭梭、接苁蓉、发展林下经济,王延福把环绕家乡的这片沙漠建成了公益林管理区、苗木繁育区、中药材种植区、林下养殖区,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我会一直做下去,再难也会坚持。”说完,已近60岁的临泽县防沙治沙大户、造林绿化先进个人王延福露出一张笑脸。
记者从甘肃省林草局获悉,2020年,甘肃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任务230.1万亩,完成年度目标责任的168.5%。河西走廊北部风沙前沿地带防风固沙林(带)进一步巩固,重要风沙口得到治理,风速和频次大幅减小,沙尘暴发生强度和频率均呈下降趋势。逐步建成了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沙漠边缘防护林体系,对阻止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保护河西走廊绿洲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从甘肃省林草局获悉,2020年,甘肃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任务230.1万亩,完成年度目标责任的168.5%。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2021年6月17日,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来自国家林草局的数据显示,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以年均2424平方公里、1980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续缩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完)
回访最大沙尘暴受害地 解析河西走廊28年绿进沙退背后的5个样本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