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黄莺/文 俞跃/摄
淳安汾口镇三底村的三槐堂是王氏家厅,建于清朝同治年间。
曾屡次损毁,又屡屡重新修缮的三槐堂,如今保留有两进,前厅的天井很大,足以看到家厅当年的辉煌。
老底子木制的雕梁画栋,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但是王氏族人还记得,当年上堂四柱的花撑雕刻的都是鱼,鳙鱼、鲤鱼、鳜鱼、鲫鱼,四个柱子的顶部各是一种鱼,寓意是连年有余、岁末有盈余,合族都不会出现因为粮食不足闹灾荒的忧虑。当然,每次看到“鱼”,不能缺的联想就是“鱼跃龙门”,家厅毕竟承载着祖宗们对后辈的殷殷期许。
对于三槐堂,首先而来的疑问就是,为什么家厅的名字是三槐堂,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王氏的老人家们说,走过汾口当地很多地方,很少看到槐树。
槐树在风水上有个说法:门前有槐,荣贵丰财。
“三槐堂”名字的来历,不知道是哪一辈的王氏先祖,从外地带来三棵槐树,种在了家厅前,于是就有了三槐堂。
翻翻历史文献,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三槐王氏,这一支都是以三槐堂为家厅名称。
相传,三槐王氏的祖先为五代时候的王祐(也有学者认为是“王祜”),祖籍莘县(宋时属大名府,今属山东省),五代时先后在晋、汉、周担任官职,北宋太祖赵匡胤拜其为监察御史,曾经也有机会做宰相。
宋太祖派遣王祐去调查魏州节度使符彦卿谋叛一事,王祐调查后,不仅表示符彦卿没有谋叛,并以自家百口性命担保,直谏宋太祖不要像五代的皇帝一样,因猜忌而滥杀。
宋太祖迁怒于王祐,派他去襄州当官。王祐升迁宰相落空了,他赴襄州任前,在宅院内种下槐树三棵,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后来,王祐的儿子王旦成了宋真宗时的宰相,应了他父亲的期许。
再后来,王祐的曾孙王巩拜访苏轼,请他为王家宗祠题写“三槐堂”三字,并作《三槐堂铭》。
三槐堂名声大振,成为王祐一支的堂号。如今,三槐王氏是王氏最大的一支。据说,在全国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的占了40%左右。在很多地方,“三槐”一词就是王姓的代称。
汾口三底村的王氏家厅,匾多是个特色,老人们记得当年家厅有20多块匾,是一代代先人们积攒的荣光。
可惜年岁久远,匾额散失,当年“三槐堂”内的匾很多都已经没有记录了,也无法复刻。
但是有一块蓝底金字写着“武镇山河”的匾,还是能找到明确的记载。
这块匾是清朝末年王瑞山“打拼”得来的。
说起来这位王氏的先祖也是位奇人,他的主业是医生,而且医术高超,据说当年遂安曾经举办过一次医术大赛,王瑞山拿到了第五名的好成绩,被称为“遂安医术第五名”。这位医生可不是只能坐堂的文弱书生,据说他臂力惊人,到淳安威坪城防营从军后,整个大营掰手腕没有人能掰得过他。
一身的好本事,使得这位王氏先祖没有在“后勤”当医务兵,而是去了左宗棠麾下的先锋营。王瑞山和一起从军的十多个好兄弟被称为“十三太保”,在和太平天国的战役中屡立战功,资料中记载:“经左宗棠请旨,奖励公拔補千总,赏以蓝翎。因四方平安,遂申请退伍,不握兵符。在家保其五品蓝翎待遇。”
“武镇山河”匾也是左宗棠请旨,给予王瑞山的奖励。
代代有能人,这是三槐堂的故事,是三底村王氏的故事。
但是对于三底村,这仅仅是一小部分。
三底村,古时候名为“三堰村”,不仅有王氏,还有姜氏和郑氏。
王氏和姜氏是大姓,定居的时间也比较早。
姜氏始祖姜叙真,在明朝永乐年间带了三个儿子姜永澄、姜永深、姜永潭一起迁移到三堰村,后人定居至今。
王氏始祖王廿一也于明朝永乐年间择此地定居至今,王氏先祖觉得当地有田园可种麻桑,还有威山可眺望龙耳双峰,非常适合定居。
郑氏是新中国成立前后陆续迁入定居的。
三堰村有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因“耕读传家,务实为本,孝义豪迈”为人称颂。
王氏有着“武镇山河”的奇人王瑞山,姜氏也有着铺桥修路的善人——明朝成化年间姜永澄建造了后溪石梁桥,这座通往柴家沅之大道的石桥,大清道光十九年由姜家后人重造,威山青石砌就,距今也有182年。
要说更久远的故事,得从“三底村”村名的由来说起,三底村是三堨底村的缩写,因为村庄坐落在原遂安县武强溪著名的水利工程三堨下而得名。
水利工程三堨,就是著名的“余公三堨”。
余公三堨是武强溪上著名的古水利工程,迎一方流水,让当时水南及以下3500亩以上的沃土为之受益。
这个故事起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威山脚下,宋祁村,余荣。
在历史资料的记录里,文字极其简练,《宋祁余氏宗谱》如是记录:“苗公,讳荣,字以秀,号充申。娶邵氏,生子一鸾,宋隆兴二年,告帖捨地揪甽,造三堨,名曰余公三堨。”
我们把这句简单的记录稍微填充一下,一个造福家乡的故事就出现了——八百年前,萝蔓余氏的后代余荣,向政府提出一则申请,请求在威山脚下的武强溪里兴筑堨坝,为此他不仅愿意捐出自己位于灌口的二十六亩土地,还愿意出资雇佣工人平整水沟。这条堨坝会将武强溪的水引流到几公里开外的宋祁村,让宋祁村和下游的其他村落可以拥有更丰沛的水资源,浇灌出更多的良田。
在农耕时代,这个水利工程涉及面之广,费用之高,动用人力之多,不是靠着纯民间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需请官府张榜谕示,统一思想,解决问题,按田亩面积多少来分摊用工、木料,众志成城,才能让工程顺利施行。
木桩钻入河床,砂石土块树枝填进缝隙里,堨坝筑成,宋祁村的人们迎来了武强溪源源不断的水流。
之后工部发文,这条余荣主持修建的堨坝被命名为“余公三堨”。
堨坝是浮堨,基础建在河床之上,时不时会被大水冲毁。
在漫长岁月中,维护是一件更重要的事,于是有了“堨长”这个“职位”,肩负的使命是协调——每年播种前要纠集佃农们一起修整堨坝,不幸遇到了发大水,堨坝被冲毁,就要组织更多的人进行维修。
堨长的权力也大,能责罚该出钱出力却不愿意的人,遇到堨长也判定不了的事,还能请官府裁定。
余荣就是第一任的“堨长”。之后,没有记录表明有过多少任的“堨长”,也没有记录统计过“余公三堨”修整过多少次。
1956年,从南宋走来的浮堨垂垂老矣,但受惠于“余公三堨”的良田迎来了另一次的机遇——浮堨之西,几百米的河床上,几百人日夜的劳作,一条实堨修成了。从武强溪引来的一泓流水,继续滋养着两岸的良田。
如今,古堨坝已经消失在历史里,换成了钢筋水泥筑成的大坝和电动控制的闸门,三堨之水得到了更好的调剂。
无论是余荣所在的宋祁村,还是因为“余公三堨”一直受益的三底村,都再也不用担心大水冲走了堨坝,也再不用抽出人手来维护这段“生命”的水流。
引一渠细流,灌一方农桑,一条堨坝是繁华之始,也是后世团结一致,向上向前发展的记录。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淳安县汾口镇联合出品记录一镇一村的文化根脉
【之前,我们都记录了什么,看这个专题】
“汾口寻根”系列文化报道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举报/反馈

钱江晚报

1598万获赞 117.9万粉丝
30年一贯靠谱!新闻快、资讯多、服务全!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