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网讯(记者 王吉飞 通讯员 朱桂良)“玉树雪花燕子归,马蹄声去人未回,梦随人远音犹在,岁岁年年寄芳菲。”6月18日,由曲靖市滇剧花灯剧非遗展演中心创作的大型滇剧《梨花依旧》在珠江源大剧院举行首演,将曲靖地区首位共产党员蒋开榜的故事搬上舞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兴友,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唐开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毕尚鹏、马琼芬,副市长杨蔚玲,市政协副主席李才永等领导到现场观看演出。
唐开荣在致辞时表示,曲靖是一片红色的热土,100年来,成千上万的优秀珠源儿女为了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用青春热血染红了苍茫大地,立起一座座伟大的精神丰碑。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把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据悉,由中共曲靖市委宣传部、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推出,曲靖市滇剧花灯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精心打造的大型滇剧《梨花依旧》,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党的斗争与发展的故事。当时的中国陷于白色恐怖之下,紧急关头,中共中央发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号召。中共云南临时省委指示,在滇东北成立中共会泽(原东川)特别支部,并由该支部筹备成立云南救贫义勇民军第一师,择时起义。该剧是以曲靖市境内的第一名共产党员——蒋开榜的斗争故事为原型,以她妻子的情感脉络为主线,通过蒋开榜爱人杨凤岐的视角,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革命事业牺牲一切的崇高品质;集中反映了滇东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会泽(原东川)特别支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了推翻“三座大山”,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光辉事迹;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坚守信仰、坚定信念、坚贞不屈的伟大形象。
演出现场,演员们精湛的演技搭配真实的故事,加上亲切的滇剧唱腔和云南方言,一个个具有丰富情感和革命气节的英雄形象生动展现在观众眼前。市民余飞在观看完演出后表示:"这部剧讲述的是曲靖本土革命故事,用正能量感染人、打动人,同时也能滋养大家的情操和审美。对于自己来说,看完演出非常感动,正是因为有了那么多的英雄和革命者,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前仆后继,甚至献出生命,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向先辈学习,以实际行动,践行革命精神,投入到工作中"
当晚的演出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地的戏曲爱好者。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三毕业生张元松欣喜地说:“我对于滇剧的了解还仅限于电视上偶尔听到几声唱腔,这次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滇剧,觉得十分新鲜,也很好听。”
据了解,近年来,曲靖市滇剧花灯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不断打艺术精品,大型花灯剧《草鞋县令》获云南者第十届新剧目展演综合金奖;大型滇剧《大唐公主》获云南省第十一届新剧目展演金奖和全国五个单项一等奖:2012年《大唐公主》被文化部选调参加庆祝“十八大”全国优秀剧目展演获展演奖;2013年7月,该剧参加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获得银奖及单项奖,同年9月该剧荣获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金孔雀”综合大奖;2013年12月,创作演出的花灯剧《甸甸凤尾草》获云南省第十二届新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2014年1月,创作演出的花灯小戏《月圆》获长江领域国际小戏节推荐剧目奖;2015年11月,大型花灯剧《蝌蚪情缘》获曲靖市新剧目展演一等奖,2016年1月荣获云南省第十三届新剧目展演银奖及单项奖,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型花灯剧《山里》巡演40场,2018年创作演出大型滇剧《赵五娘》参加2019年云南省新剧目展演。2020年12月创作演出脱贫攻坚题材大型花灯剧《出山》。
从2015年至今,中心完成送戏下乡及各类公益性演出850余场,被云南省文化厅授子“基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十ー五云南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共曲靖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曲请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
举报/反馈

曲靖珠江网

27万获赞 72.5万粉丝
融汇时事资讯 传递方针政策 服务百姓生活
曲靖珠江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