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为人民歌唱为信念,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为己任,70多年来累计义唱3万余次,唱出了人民艺术家的精气神。她用歌声唱响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尊重,被誉为“敬业奉献的楷模”“人民艺术家”“黄土高原上的银铃”。她就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贠恩凤。
1951年6月,在易俗社剧场举行的西安市中小学生歌咏比赛中,贠恩凤以嘹亮婉转的独唱打动了现场评委,被选入西北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文工团工作。自此,11岁的贠恩凤开始参加革命文艺工作。“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舞台,我要把自己的歌声无私地、无条件地奉献给党和人民。”贠恩凤说。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贠恩凤始终不忘自己是党的文艺工作者,演唱和创作了许多讴歌时代、反映人民生活的经典歌曲,始终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以朴素健康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歌艺术去感染人、鼓舞人,将自己的艺术生命根植于厚重的黄土地。
多年来,无论寒冬酷暑,贠恩凤始终坚持到一线慰问演出,连续20多个春节主动下基层义务演出,为坚守岗位的劳动者歌唱。1996年夏天,贠恩凤前往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工地慰问演出。她顶着烈日站在秦岭隧道口,为工人们演唱。当听到隧道深处还有工人在作业时,贠恩凤坚定表示:“我既然来了,就要让所有工人听到我的歌声。”她头戴安全帽、脚踩泥浆,进入4000多米的隧道施工现场,一口气为工人演唱了10多首歌。
得知解放军正在为西安护城河进行清淤工作,贠恩凤深受感动,她和老伴孙韶特意为战士们创作歌曲,并主动联系前往清淤现场进行慰问演出。在战士们的掌声、欢呼声中,贠恩凤一唱就是3个小时。最后,被泥水与汗水浸透衣衫的战士们站成一排,向贠恩凤致敬。“战士们向我们敬礼的情景让我难以忘怀,我理应永远歌唱我们伟大的战士、伟大的兵。”贠恩凤说。
每次出现在观众面前,贠恩凤总是一袭红裙,如同热烈艳丽的山丹丹花。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这件演出服已经缝缝补补穿了多年也不舍得换新的。贠恩凤生活非常俭朴,她却多次把演唱所得捐赠给灾区群众和贫困孩子。1983年7月,安康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贠恩凤的母亲和丈夫当时都生病住院,她克服一切困难,在西安举办6场个人演唱会,将所得收入全部捐献给灾区。一次,贠恩凤在西安孤儿院演唱后,掏出身上仅有的200元捐给孤儿院。院长感动地说:“你演出就没收费,还给我们捐钱。”贠恩凤说:“尽管我今天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我感到幸福。群众称我是‘人民歌唱家’‘和我们心连心的演员’,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光荣、最大的收获,这是金钱无法比拟的崇高赞誉,也是人民群众对我的肯定。”
70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及三秦大地,工厂矿山、农村地头、部队军营、孤儿院、医院病房……只要人民群众需要,哪里都可以是她义务演出的舞台;只要人民愿意听,她就走到哪儿唱到哪儿。2015年10月,贠恩凤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在乘坐高铁前往北京参加《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录制的途中,列车上的乘客认出贠恩凤并邀请她演唱,她就现场为乘客们演唱并合影留念。她说:“党和人民厚待了我,我要用歌声为人民服务,永远为人民歌唱,永远歌唱人民。”
贠恩凤几十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人民歌唱,她的歌声如山间清泉、林海晨风,打动了无数人的心。6月6日,当82岁的贠恩凤出现在西安市鄠邑区公益演出的现场时,群众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和一捆刚收割的小麦表达对这位老艺术家的喜爱与尊敬。贠恩凤也用悠扬动听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南泥湾》回应着现场观众,倾诉着她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感激。离开鄠邑区,贠恩凤不顾高温酷暑又匆匆赶往为航天六院职工义务演出的现场。
贠恩凤常说:“是党和人民的培育,才有了我的今天。我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回报社会和人民,我心甘情愿一辈子为人民歌唱。”几十年来,贠恩凤始终把为人民义务演出作为艺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最大的热情和昂扬的激情,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歌颂党,歌颂人民,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用自己的艺术人生启迪我们:艺术家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永葆艺术之树常青;广大文艺工作者矢志追求崇德尚艺,以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回报人民,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才能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更绚丽!(记者 柏桦)
本文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