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是一种自爱的态度,又被称为自我同情、自我怜悯,是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汀·内夫(Kristin Neff)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提出的关于自我的概念,个体即便遭受挫折和不幸,也不去批判自己或回避痛苦,而是保持宽容的态度,将其看作人类共有的、普遍的体验,对自己的一切进行无条件地接纳。自我关怀包括自我善待、共通人性与正念三个成分。自我善待就是以积极、友善的态度理解和宽慰自己,即使在面对失败和痛苦时,也坚定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爱和幸福;共通人性即理解自己与别人在生命体验上的契合性,包括不幸和痛苦的体验在内都具有联系性和普遍性;正念则是对自己当下认知、经历和感受等保持清醒的判断和客观的接纳。自我关怀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增强。大量研究表明,自我关怀可以有效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自我关怀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自我关怀减少消极情绪。吉尔伯特(Gilbert)指出,自我关怀可以帮助个体欣赏自己的优势、宽恕自己的不足,降低焦虑和羞耻感等。贾兹艾里(Jazaieri)等人研究发现,那些经历了不幸事件的人,在受到自我关怀干预后,能显著减少抑郁和焦虑等情绪。科利特(Collett)等人也发现,自我关怀可以通过降低担心来减少抑郁和焦虑情绪,还能够通过降低恐惧来减少抑郁情绪与自杀意念。莱里(Leary)等人则在一项研究中,要求117名学生回忆近期发生在自己身上最糟糕的事情,然后让他们评价自己在事件发生时的各种情绪,结果发现,那些高自我关怀者在事件发生时,表现出了更少的焦虑、悲伤、羞愧等消极情绪。
自我关怀增强生活幸福感。尼利(Neely)及其同事指出,个体的生活幸福感包括五个维度,即生活有目标感、有自我掌控感、压力感知低、负面情绪少和生活满意度高。他们认为,自我关怀对生活幸福感的作用,超过了生活压力、目标调节能力、社会支持的程度和有效性的影响。劳拉(Laura)和约翰(John)认为,自我关怀的三个成分类似于三种人文关怀,它们本身就是幸福的关键。内夫等人曾对美国、泰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生进行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大学生的自我关怀水平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均呈正相关。此外,内夫和他的同事还考察了一群考试失败的大学生的情绪,结果也发现,其中的高自我关怀者,消极情绪更少,生活幸福感更高。
自我关怀促进积极行为和良好人际关系。自我关怀可以促进个体的积极行为。凯利(Kelly)等人研究表明,自我关怀能有效帮助戒烟者承受戒烟所带来的身心不适感,抵制抽烟的欲望,从而放弃抽烟。巴纳德(Barnard)等人发现,那些高自我关怀的神职人员,能适当地拒绝教众的要求,而不轻易地取悦他人。威廉姆斯(Williams)等人还发现,低自我关怀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较严重的做事拖延情况,而高自我关怀者则表现出较少的拖延。自我关怀还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亚纳尔(Yarnel)等人指出,在面临人际冲突时,高自我关怀者能同时考虑到自己与他人的需求,从而和谐、有效地解决冲突。内夫等人则通过对110名大学生的研究得出,高自我关怀者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在遭遇困难时更可能采用向他人求助的应对方式。克罗克(Crocker)等人还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那些高自我关怀者会对同伴进行更多的社会性支持,同时也能获得他人更多的信任和社会支持。
自我关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自我关怀能减弱消极的心理应对策略,改善心理健康。在面对不幸和痛苦等消极情境时,人们常见的消极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反刍思维。诺伦-霍克西玛(Nolen-Hoeksema)认为,反刍思维是人们对经历过的负性事件所带来的消极体验的自动化回忆和加工过程。柳博米尔斯基(Lyubomirsk)指出,由于个体将注意力反复集中和沉浸于过去的痛苦与无助中,反刍思维会导致消极心理进一步加重。内夫等人曾对40名受到创伤性伤害的本科生进行自我关怀干预,结果发现,当他们的自我关怀水平提高后,其反刍思维、表达抑制和经验回避水平明显降低,自我批判和焦虑情绪等也随之显著减少。斯米茨(Smeets)等人也发现,当人们的自我关怀水平提高后,其反刍思维显著降低,生活满意度则相应提高。二是表达抑制。格罗斯(Gross)认为,表达抑制是个体为了减少负性心理,而主动压抑正在感受到的或者将要出现的消极体验的一种应对策略。利凡特(Liverant)等人指出,习惯性地抑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导致抑郁和焦虑,尤其是对心理创伤的抑制会降低情绪调节能力,导致负性情绪更加严重和持久。内夫发现,高自我关怀者抑制水平较低,会较少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想法。贾兹艾里等人曾对一群遭受过消极事件的人进行了为期9周的自我关怀训练,结果表明,随着被试的自我关怀水平提高,其情绪抑制显著降低,积极情绪则显著增加。三是经验回避。海耶斯(Hayes)等人将经验回避定义为,个体为避免自己将要感受到消极情绪和行为等体验,而主动改变这些经验的形式、环境等的一种应对方式。乔拉(Chawla)、海耶斯和卡什丹(Kashdan)分别指出,经验回避是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广泛性焦虑症和强迫症的重要原因。汤普森(Thompson)等人通过对210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自我关怀水平较高者在面对消极事件时,会表现出更少的经验回避和消极情绪。内夫和杰墨(Germer)的研究也表明,自我关怀训练能有效降低个体的情绪回避,进而进一步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
自我关怀能增强积极的心理应对策略,促进心理健康。个体常见的积极应对策略有认知重评和自我接纳。格罗斯认为,认知重评是个体对所经历的负性事件进行重新评价,以改变对其中某些内容的消极认知,寻找新的有积极意义解释的过程。认知重评能有效减少个体消极心理体验,增加积极心理体验。内夫指出,自我关怀可以通过认知重评对负性心理进行有效调节,高自我关怀者在进行认知重评后会表现出更少的消极心理。卡尔(Karl)等人在一项针对有抑郁复发风险的被试的研究中发现,那些高自我关怀者更喜欢采用认知重评进行情绪调节,从而能更有效地减少抑郁等消极情绪。斯坦特曼(Statman)认为,自我接纳是对自己包括消极体验在内的一切感受和现状等进行客观、无条件地接受的态度。自我接纳高低是影响个体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艾伯森(Albertson)的研究表明,那些因肥胖而感受到消极体验者,在对自己的体型接纳后,有效降低了身体的羞耻感,提高了生活满意度。帕洛斯(Palos)曾对一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自我接纳干预,结果发现,患者们的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明显减少,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另外,自我接纳还能促进人际关系。斯坦特曼的研究表明,良好的自我接纳者能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自我关怀是一种自爱的态度,它要求人们即便在面对痛苦和不幸时,也要理解和宽容自己,无条件接纳自己。自我关怀可以有效减少人们的消极情绪,促进积极行为和良好人际关系,增加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主要通过减弱反刍思维、表达抑制和经验回避三种消极应对方式,以及促进认知重评和自我接纳两种积极应对方式予以实现。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承芝 杨琪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举报/反馈

中国社会科学网

59.8万获赞 49.1万粉丝
哲学社会科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