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社会责任报告
(2020年度)
目录
1、前言
2、政治责任
3、阵地建设责任
4、服务责任
5、人文关怀责任
6、文化责任
7、安全责任
8、道德责任
9、保障权益责任
10、合法经营责任
11、后记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经济日报是中宣部受党中央委托代管的以经济报道为主的中央党报,是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企业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渠道、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经济形势的重要窗口,是经济领域发行量大、权威性和公信力强的主流媒体。
1983年1月1日,经中央批准,经济日报在中国财贸报基础上创刊。1984年8月31日,邓小平同志为经济日报题写报名。1998年6月8日,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成立。除主报外,集团现有中国经济网及7家报社、3家杂志社、2家出版社、1家印刷厂,所办媒体涵盖了财经、证券、金融、纺织、建材、花卉、书画等多个行业。
经济日报设有国内记者站36个,国(境)外记者站26个。
目前,经济日报全年发行量超过105万份。新闻客户端下载量达4000万,激活用户700万。微博粉丝量560万,日传播覆盖面约50万人次,平均日传播量约300万人次。微信粉丝超200万,单日阅读量30万次。
2.媒体社会责任理念
经济日报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忠诚履行中央党报、经济大报的职责使命,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着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经济宣传质量和水平,着力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机遇论、贡献论,在加强舆论引导、稳定社会预期方面努力发挥经济宣传压舱石作用。
3.媒体在2020年度获奖情况
评论理论部常务副主任齐东向同志获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
文字评论《沙特巨额投资巴基斯坦有益各方》、系列短视频《“数说70年”数据新闻可视化》及全景体验《“永不落幕”的线上世园会》获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深度报道《香港经济不堪“乱”负 止暴制乱方是正途》获第30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新闻摄影《百年首钢的两次奥运奇缘》获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经济日报2020年获奖作品版面及短视频截图
此外,在第32届中国经济新闻奖评选中,报社1件作品获特别奖,5件作品获一等奖。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一是围绕中心,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济日报始终牢记政治家办报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一版开设“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等专栏,刊发《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方案》等近百篇优秀作品。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重要活动、参加重要会议、发表重要讲话等,及时在一版组织专论文章和本报编辑部文章,邀请重要经济职能部门的领导同志及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撰写学习体会,刊发《因时因势调整应对 巩固拓展战“疫”战果》等数十篇本报评论员文章,刊发《潮涌钱江千帆竞》《彰显青春力量 交出合格答卷》等反响报道。
经济日报2020年10月9日1版版面
经济日报2020年7月2日1版版面
二是有声势有效果,精心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大力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开设“脱贫攻坚”专版和“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 印记”摄影专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报道持续3个月,95名记者分赴全国各省区市,刊发报道82篇,“读懂我们的小康”系列刊发14个整版,直播专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点击量超10万。
三是做好“十三五”成就宣传,汇聚奋斗“十四五”的强大力量。将回顾“十三五”、迎接“十四五”报道贯穿全年。推出“十三五中国为什么能”专版,从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等方面提炼总结“十三五”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经验。
2.舆论引导
一是敢于亮剑发声,主动引导引领舆论。对抹黑中国经济的言论旗帜鲜明地亮剑回击;对片面模糊认识,及时正本清源;对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做好引导引领。构建网评、短评、快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等评论矩阵,打造“金观平”“郭言”“经世言”等评论言论品牌。围绕TikTok交易谈判,在报、网、端、微推出3篇评论,包括《丢掉幻想 坚定信心》《被胁迫的交易没有共赢》《认清巧取豪夺的实质》。
经济日报2020年9月26日3版版面
二是不断营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舆论氛围。旗帜鲜明地对“病毒起源论”“责任论”“隐瞒论”等对我国蓄意抹黑和无端指责的论调予以回击。主动阐释报道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刊发《在全球抗疫合作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点文章。
3.舆论监督
在国务院大督查中,经济日报派记者分三路跟随督查组在江苏、河南、河北和湖北等地开展督查采访,采写《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私营个体经济协会――“搭车”收费屡禁不止》《三大运营商难进燕京理工学院――学生为何只能用高价校园网》等。该套报道事实清晰、调研细致,刊出后反响大,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整改,经济日报以建设性立场跟进报道整改措施及成效,以舆论监督有效推动了问题解决。
经济日报2020年10月19日1版版面
4.对外传播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化交流。与巴基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意大利等国的主流媒体在视频节目、特刊出版、新媒体和社交账号等方面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在抗疫报道期间,与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合作,共同出版特刊,与俄罗斯《消息报》合作出版《新对话中国经济特刊》。
三、阵地建设责任
1.关于融媒体矩阵
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以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为主体、社交媒体为两翼、第三方平台为补充”的新媒体矩阵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媒体日传播覆盖面逾1亿人次,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全年累计阅读量约74亿人次,微信公号粉丝量全年增长36%。打造新媒体矩阵,“视点”“经点科学”“外企头条”等账号和产品品牌成为全媒体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0中国企业新媒体年会上,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获得“2020年度最受中国企业关注新媒体平台”。“每周经济观察”“金观平”等一批原创经济类视频栏目让经济报道更生动鲜活,在抖音单条播放量最高超过2.7亿,点赞量最高达1200万。
“经点科学”微信公号
2.关于融媒体报道
一是融合报道成为常态、量大质优。抗疫报道中,经济日报原创融媒产品发稿近万条,新媒体各平台阅读传播量达到峰值3亿次,稳定于2亿次,阅读量过亿的产品10余个。在决战脱贫攻坚报道中,共刊播融媒体产品2260余条,总阅读量、播放量、点赞量达到3.6亿人次。
二是在重大报道中以融合报道提升影响力。全国两会期间推出短视频“暖心!习近平:一定要把我们的农民扶一把!”,以总书记的生动语言展现为民情怀,播放量超过6120万,点赞量超过300万。
三是以旗帜鲜明的观点引导舆论。11月3日,上海证交所发布《关于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的决定》后,我们随即在新媒体平台发布署名“金观平”文章《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彰显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坚定决心》。评论观点鲜明且直击要害,有效占据各平台首页首屏,相关阅读量达8000万。
经济日报微信公号2020年11月3日推送文章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开展智能辅助创作系统、新闻策划支持系统、集成信息门户系统等融合采编平台子系统建设。2020年下半年启动全媒体采编平台三期项目建设。经济日报融媒体演播厅正式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报社音视频制作播出水平。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一是解读经济政策。围绕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六稳”“六保”和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重大议题,分析形势任务,讲清政策意义。剖析经济样本,为各地区各行业学习借鉴提供平台,刊发对碧桂园集团的调研文章《这还是家房地产公司吗》《布局多元化能有几分胜算》,并配发言论评论《碧桂园研发机器人说明了什么》。
经济日报2020年12月14日1版版面
二是分析经济形势。着力经营“经济聚焦”“视点”等一批经济观察栏目,引导读者看清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加强月度、季度、年度数据分析,“坚定必胜的中国信心”专栏解读经济数据背后的新闻,鼓舞发展信心。
三是打造“中经指数”集群。中经产业景气指数、中国农业经济景气指数、“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指数”、“经济日报―伊利集团消费趋势报告(乳制品)”等初具影响力。
四是提供生活服务信息。每日推出“财经早餐”,为读者提供新闻、交通、天气等信息。开设“全球抗疫进行时”等专题,报道国内外抗疫最新动态,科普健康知识和防疫技能,共集纳、发布相关稿件3000余篇,总阅读量超2亿。
2.社会服务
搭建问政、民生等服务平台,通过报道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针对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影响,与邮储银行合作开展全国调查,刊发《同舟共济,全力纾困小微企业――疫情对小微企业影响及对策》。对全国企业主开展线上调查,研究疫情对全国小微企业的影响。经济信息数据库已完成全国超过12万户家庭财富样本、7000个创业企业样本、5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样本入库,初步构建了一整套自有知识产权的指标体系。
经济日报2020年2月13日6-7版版面
3.公益活动
助推乡村振兴,推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攻克最后堡垒”栏目,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展开集中深度报道,刊发《云南会泽:自家“好东西”闯出大市场》等数十篇调研报道。
针对疫情影响造成的农产物滞销难题,经济日报与多家电商平台联系,推出助农战“疫”专场,帮助数万亩在疫情中滞销的鲜果解决 “卖难”问题。“经济日报视点”等抖音账号举办直播活动,助力湖北省农产品销售。
经济日报2020年9月15日12版版面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
坚持民生视角,解读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刊发《疫情冲击下,就业形势何以保持稳定》《新经济成为创造就业岗位“发动机”》等系列重头稿件,释疑解惑,正面引导。
2.灾难和事故报道
凸显人文精神,关注人的情感,遵守新闻伦理,不对受访者进行二次伤害式的提问采访,重点报道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对灾难事故的处置方案、进展成效及对受害者的关心关怀等。
3.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报道有态度有温度。在抗疫报道中把镜头对准普通人,用笔端书写志愿者、医务人员、人民警察等的抗疫故事。新媒体作品《总有些温暖不期而遇丨画说武汉》是经济日报抗疫一线记者在武汉开展战“疫”报道的温暖之作。
《总有些温暖不期而遇丨画说武汉》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做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宣传,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报道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雪域之巅的青稞使者》《科学光芒照耀高原大地》记录被誉为“青稞王子”,却因车祸不幸去世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的感人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 走新时代创新之路》用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故事阐释了以爱国、奉献、创新、求实、协同、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家精神。
经济日报2020年11月4日4版版面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经济日报文旅版开设“非遗故事”和“文化视野”专栏。“非遗故事”报道具有地方特色和悠久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刊发《江苏连云港海州五大宫调:老曲“淬火”发新声》《景泰蓝:古风新韵浴火而成》等稿件。“文化视野”关注了云冈石窟数字化、郑州电影小镇开展游客深度体验、河北永清核雕工艺、图书外卖等创新文化现象。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报道科技创新成果,普及科学知识。2020年全国两会后,头版连续刊发三篇推动科技创新系列述评《第一动力:以创新引领发展》《优化布局:以改革提升创新效能》《着眼未来:培育壮大新增长极》。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后,经济日报在头版连续刊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贡献中国智慧》等4篇评论文章,及时解读中央精神,回应社会关切。
经济日报2020年6月10日1版版面
七、安全责任
一是增强底线思维。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抓住直属企业和新媒体管理等薄弱环节,推行新媒体账号审读制度,坚持一把尺子衡量、一个标准管理。建立直属企业办公会制度,加强直属企业新闻出版和导向管理专项检查。
二是排查隐患风险。全面梳理报纸编辑、新媒体产品制作全过程,查找隐患和风险点,修订《经济日报全媒体中心编辑流程规范》,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媒体重点稿件审核把关的办法(试行)》等。强化牢固树立“凡发必审”“发即有责”理念,杜绝“免审”“免检”稿件。
三是开展“报道工作安全月”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对关键岗位、关键环节人员的教育管理,提高青年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经济日报严格按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加强内部管理,要求全员遵守职业规范。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决不刊播虚假失实新闻;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及新闻敲诈行为;加强内容审核把关,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高度重视版权保护工作,尊重原创,不断加大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和维权力度。
2.维护社会公德
经济日报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刊发“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彰显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挖掘抗击疫情、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的动人故事,记录新时代奋斗者、奉献者的最美身影;介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情况,为各地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提供有益经验。
经济日报2020年2月12日8版版面和2020年4月15日10版版面
3.接受社会监督
在采访时,报社记者主动出示国家统一核发的新闻记者证。严禁无证或持工作证、采访证等其他证件开展采访工作,严禁未取得记者证的试用及实习人员单独从事新闻采访活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保障群众依法举报投诉渠道畅通。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支持和保护正常采编行为。为所属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提供必要保障,完善专项保险等各项保障制度,保护新闻采编人员合法权益。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重视员工职业发展,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一是依法执行劳动合同的签订、续签、变更、解除、终止等手续,与新录用员工及聘用人员均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缴纳“五险一金”,足额支付新闻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依法保障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二是不断优化薪酬社保措施和考评激励制度,建立采编人员、行政后勤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分级分类绩效考核办法。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为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及时申领新闻记者证,并精心安排部署了主报、驻地机构及直属企业记者证换发工作,依法依规严格审核申请材料,从严掌握记者证换发范围,全面清查清理不具备换发条件的人员。及时收回离退休等采编人员的新闻记者证。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对员工培训和队伍建设常抓不懈。疫情期间,报社采取直播+现场等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学习,扩大了培训的覆盖面,强化了培训的针对性。积极完善包括“经济大讲堂”系列讲座、“导师学徒制”新闻采编业务培训等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先后组织党性和理论教育、专业能力和知识培训17期,培训2500人次。
经济日报社组织开展多场教育培训
十、合法经营责任
1.经营行为
一是严格遵守法律和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法规文件。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决策部署,严格遵守法律和网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和制度性文件。认真履行合法经营职责,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二是严格执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的规定。认真执行《经济日报社关于严格实行“两分开”规范新闻采编制度的规定》等规章制度,严格要求不以任何形式向采编人员下达经营任务或创收任务。对驻地机构的新闻采编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全面明确驻地记者严禁从事经营活动也不承担经营任务。
三是杜绝刊播违法违规广告。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广告管理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中国报纸广告行业自律公约》,全年未发现刊播违法违规广告问题。
十一、后记
1.回应
针对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到的不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在运用新媒体做好分众化、差异化、精准化传播方面,报社探索频道制改革,各采编部门精心做好客户端频道的内容采集、编辑和推送工作,提升各频道专业化水平,打造内容特色。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积极组织新闻采编业务培训,推动记者编辑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转型。以打造频道制、实施项目制、推出个人专栏为抓手,实施“名师名家”培养工程。
2020年,经济日报社没有被网信、新闻出版、广电等行政管理部门或新闻道德委员会等行业组织作出行政处理、通报批评的情况。
2.不足
2020年,经济日报积极履行媒体社会责任,体现了中央党报的责任担当,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经济特色还不够突出,主力军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方面,还需迈出更大步伐,迈上更高台阶。
3.改进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主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是抓主线,做好建党百年报道。2021年,我们将推出大量专版专题和新媒体产品,全方位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宣传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宣传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大力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
二是重内容,重塑经济特色。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党中央重大经济决策部署,努力把经济日报建设成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高地。不断提高经济宣传报道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研究经济问题、解析经济现象、把脉经济走势。强化深度调研报道,推出更多有深度、冒热气、品质高的新闻佳作。
三是促融合,坚持守正创新。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适应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组织架构和全媒体传播链条,争做优质内容供应商。增强各部门协同能力,提升融合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