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于本月16日正式开放。馆内,从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等待着向公众展示的那一天,共同讲述绵延千年的运河故事。今天上午,交汇点记者再次来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探访馆内的几件“大家伙”。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共设置“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2个基本陈列和“运河上的舟楫”“世界运河与运河城市”等9个专题展览,生动展现了中国大运河在国家治理、文化融合、对外交往、河工技术、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中国智慧。
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全景展示了大运河的历史面貌与文化价值,包括沧桑运河之历史沿革、水利工程之天工巧夺、国家管理之天下转漕、万民生业之流蕴风物等部分,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作全方位的回顾与展望。
站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最大的一件展品——汴河河道剖面之前,即便是两米的大个子都显得渺小。南京博物院龚良院长说,这面河道剖面长25.7米,高达8米,但厚度仅有两三厘米。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和布展中,得到了运河沿线城市文博部门的大力支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开封市考古研究所主动提供了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上的这段河道剖面。
汴河河道剖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乐涛/摄
剖面从下到上,是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层,由左向右,则是一条条蜿蜒的白线,“这标出了从唐代开始不同年代里,汴河河床的走向。”龚良介绍,汴河是隋唐运河的重要河道,当年河上舟楫往来,络绎不绝。从考古发现来看,距今1400多年的唐代,汴河河道很深很宽,河道底部白线呈现“锅底”形。此后历代随着汴河地位下降,河沙逐渐淤积,汴河河道逐渐变窄变浅。到了清代,曾经繁盛的汴河竟成了“小水沟”,到了当代则完全淤积成了陆地。
为了保持原状,这段展出的剖面上布满了很多砖石颗粒,蕴藏着砖瓦、陶瓷、动物骨骼、金属类生产工具等历史信息。“一眼千年,这段河道剖面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一条运河在千年时光中的流转和变迁。”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策展人之一、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的学者曹军说。
唐代船形砖室墓
生死相依,一对搬入展厅的墓葬记录着一段“唐代爱情故事”。2017年,镇江博物馆在大运河边的大港镇龙泉村,发掘了一对船形砖室墓。曹军告诉记者,这两座墓葬左右并列,出土有开元通宝铜钱、陶壶和碎陶片等文物,锁定年代为唐朝。两位墓主是一对夫妻,墓葬之间有甬道相连,反映出即使去了另一个世界,这对伉俪也祈盼灵魂能够相通。
有趣的是,两座砖室墓两侧壁向外弧出,平面形状像运河上的船。“将墓葬设计成船形,可能与墓主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可能生活在水边甚至是船上,死后也希望在船形‘阴宅’内得到安息。”曹军说,为了展现大运河沿线“船形墓”这一葬俗,策展方因此想办法将重达55吨的墓葬搬进了展厅,进行展示。
南宋砖瓦窑
另一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家伙”,是来自宜兴市张渚镇凤凰村的一座南宋馒头窑,重达33吨,由操作间、窑门、火膛、窑床、烟道五部分组成。曹军介绍,宜兴水网发达,靠近荆溪、江南运河等多条运河。同时,宜兴又是著名的陶都,古往今来,宜兴出产的陶瓷器经运河运往全国各地。这座烧制砖瓦的南宋古窑就见证了这段历史,也反映了古代运河沿线发达的手工业。
来自镇江铁瓮城的清代石板路,清末扬州运河上的画舫船,复制的运河铁牛、镇河宝剑、镇水神兽蚣蝮……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一件件体型庞大的展品,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为了展现这些大型文物,考古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共同指定展陈方案,我们充分考虑了地面荷载,对文物进行加固修复,用最佳的方式来呈现和运河相关的多个重要考古发现,共同讲好运河故事。”曹军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姚依依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