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本重点大学毕业、上海人、做过外企高管......曾经的天之骄子,但是最终却沦为失业者,

并且满怀“羞愧”向政府发出求助。



高考刚刚结束,那些怀着复仇般梦想,立志要拱城里白菜的年轻人,看了这封信,不知会作何感想,为了大家阅读方便,我把求助文全文复制如下——

尊敬的龚正市长,您好!非常荣幸,本人和您是本家,都姓龚;我是犹豫好久才决定给您发这封邮件,因为我想我是代表当下相当一部分高学历且资深但失落的大龄职场人给您写的信。
首先,我在这里感到非常惭愧,虽然我是硕士/本科都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上海人,也曾经在知名外企工作过近20年,也做过好些年的外企高管,我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也有过硬的管理以及业务能力,不过自从2018年离职后就一直未能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工作,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已经如今已48岁了,绝大部分公司和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原则上不会考虑录用我这样的大龄青年;我也尝试过自主创业,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我太太也面临同样的境遇。
前些年,我们响应国家的号召生了二胎,如今我们还需要抚养两个儿子,一个刚上高中,另一个上幼儿园;同时,国家今后会把我们这些人的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那就意味着我这样的大龄青年至少还需要工作十多二十年才能正常退休。
坦率讲,如今在上海像我这样的40-50岁的失落的大龄高学历的资深职场人很多,我认识的朋友同事就有好几个现在和我情况类似。
我们这两年通过许多专业的求职网站如领英,猎聘都未能找到工作;大家空有一身本事和抱负却报国无门,但同时还得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
近两年来我一直在申领政府发放的微薄的失业金,加上偶尔挣到的咨询费及家里有限的储蓄勉强度日;但我们总不可能这样碌碌无为地坐吃山空一直下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此,我想请求政府能否帮助我们这些高学历且资深的大龄青年搭建一些没有年龄歧视的职业平台,我们这些人有的是学历/能力/精力,我们完全还能为社会贡献一二十年,为何我们有那种被社会抛弃了的感觉;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有近千万的大学毕业生要涌入就业市场,但他们的目标岗位和我们是大相径庭的,完全没有冲突的。
我们真心希望政府能帮助我们这些人和企业联姻,我们将继续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贡献我们的智慧和才华!盼复,非常感谢!

这是发布在上海信访官网的一封政务公开选登信

信中主角,48岁的上海人。其重点大学本硕毕业,曾经的外企高管,这是多少年轻学子梦寐的人生及职场起点;

生二胎,外企败走,创业失利,年龄歧视,失业断收,未来孩子要养育,延迟退休还有十几年......这又是多少中年人不得不面对的严酷现实。

曾经的职场精英,最终走到山穷水尽的这一步,人生顺遂的时候,可能做梦都想不到。

年轻且正值得意的职场人,容易给人选定医生,充当导师。

比如教导后来者积累人脉,未雨绸缪,练一技之长,并责怪失意者放不下架子,做不到能屈能伸。

但事情落到具体个人,你才发现所有的大道理,在现实面前不仅苍白,而且可笑。

我有一个熟人,从最底层的农村读书出来,一路拼搏,好不容易在北京买房结婚生子。

《山海情》里有句名言:人有两头根,一头在老先人手中,一头在后人手里,我们后人在哪里,根就在哪里。

大城市的人,很难理解底层拼进一线城市的执念和艰辛。

这位朋友以为终于在北京扎下根,也为儿子谋下了新的未来——虽然没有北京户口,但夫妻二人正值事业上升期,可以让儿子读私立学校,未来出国留学,把家族的希望播撒得更远。

无奈天有不测风云,行业洗牌说来就来,朋友的公司一夜倒闭,几经折腾,越沉越深,再无回转的可能。

两口子满心绝望,思虑再三,决定回老家的三线城市发展:一是可以降维生存,卖了北京的房子,在那边也还是小康;二是已无力供儿子读私立,出国留学更加渺茫,既然将来终究得回老家高考,不如早回早适应。

签字卖房的那天,太太泪洒当场,他们深知:拼尽全力走到这里,这一撤退,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故乡虽落后,但也自有其包容和温暖,只要能够安下心来,也可以活得风生水起。

他们走后微信偶有联系,每回都是那位太太笑谈他们的静好岁月。

可是一年之后,这位太太回京办事,当我们终于坐在一起时,她流着泪跟我说,他们读初中的儿子得了抑郁症!

突然回到老家,孩子心理上无法接受,觉得自己的父母没本事,自己也变得自卑敏感,始终无法融入当地同学中。

这位太太说:早知如此,两口子就是跑滴滴送外卖,也不能撤离北京。

人生,有的时候真的退无可退。

尤其是当你有了孩子之后,你所有的选择,都关乎着孩子不可预知的未来。

除了为人父母的养育责任,更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的精神依存和自豪感。

这种支撑一旦被摧毁,要想建立就变得难上加难。

当然,这只是个案。

人生每走一步都是在权衡。

在大多数时刻,我们都无法准确知道,我们今天所作出的选择,是否被未来的结果证明是正确的。

最近罗翔有段视频,提到年少的时候,他的一位发小因为给别人抢劫放风被抓,罗翔说,如果当时他叫我了,我真的不敢保证我不会去。

在人生的某些时间点上,你不得不归结为命运。


回到前面的那位48岁的“大龄职场男”,他的人生及职业起点,可以说是华丽的,个人也一定有过非常华彩的职场时刻,但是一路走过来,却最终走到了失业并向政府求助的地步。

这里有年龄的因素,也有重要节点个人选择的因素。

而据他信中透露,他身边像他这样的失意失业者,还不止一两个。

前几天给几个朋友打电话,他们都曾是地产企业的高管,可是现在有一多半都在闲着迷茫着。

正在职场中拼打的你,谁又敢说,你的中年职场,会比上面的这些人混的更好?

当然,上海那位写求助信的先生还算幸运,政府最终给他找了三个可以选择的岗位:XX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销售经理,XX重科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管理岗,XX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城市合伙人。

敢于大方认怂求助,也是一种勇敢。

至于他能不能选择到最适合的那份职业,并在新的岗位中有所作为,谁也说不好。

老有所为只不过是一种理想。

时代发展,行业更迭,年龄危机,认知老化,以及各种突发状况,不管我们曾经有多么辉煌的简历,有一天都终将会被职场淘汰。

只不过有些人来的早一些,有些人来的晚一些。这是规律。

哪怕你是老马,哪怕你是盖茨!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年轻时尽量做足准备,方有可能优雅地老去。

举报/反馈

17谭

1.8万获赞 903粉丝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