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琳):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3%,环比下降0.2%,总体保持稳定。但受国际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中国工业品价格继续上涨。
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3%,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6%,服务价格上涨0.9%。国家统计局分析指出,CPI同比上涨主要是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扩大所致。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7%转为上涨0.3%,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郭丽岩说:“食品总体而言,它现在是起到了抑制CPI涨幅扩大的作用;非食品价格季节性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像旅游等服务价格在回升,还有包括像衣着居住类,都有小幅回升的态势。目前来看,CPI是温和(上升)的一个特征。”
当天,国家统计局还发布了5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9.0%。从环比看,PPI也上涨了1.6%。国家统计局分析指出,中国工业品价格继续上涨,主要是受国际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指出:“PPI和CPI涨幅的剪刀差继续扩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涨幅的剪刀差也有所扩大。说明价格由PPI向CPI传导存在阻碍,这除了受需求影响外,还和CPI结构具有一定关系,在我国CPI构成中,食品价格占较大比重。“  
至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何时会回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指出,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我觉得关键是看美国、欧洲这些主要的国际货币发行经济体,他们什么时候把宽松的货币政策往回收?第二个因素是,疫情缓解后,全球的供应链改善的情况怎么样?如果说美国能够及早适当收紧它的货币政策,全球供应链改善又比较快的话,年内大宗商品价格从高位出现回落还是有希望的。”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随着全球疫情整体向好,大宗商品供给有望得到修复,但经济复苏加快导致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我国已经采取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措施,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已有回落,预计PPI涨幅接近顶端。非食品价格或有所上涨,但食品价格会对CPI继续形成拖累。综合判断,通胀暂不对货币政策构成较大掣肘,宏观政策还是要继续保持稳定,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内需的恢复,提升经济内生动能。”
举报/反馈

国际在线

1058万获赞 240万粉丝
国际在线_读懂国际 点赞中国
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