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安小辰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习惯地称成人为“大人”,幼儿为“小人”。
这“大”与“小”形象地勾勒出了成人与幼儿外在的、体貌上的不同,但并不意味着幼儿就是成人按比例的缩小,两者内在的、心理上的差异是巨大的。
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那么,3-6岁幼儿的心理究竟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呢?
一直进行某项安静的活动,那他很快就会疲劳、烦躁不安,甚至吵闹不休。这是因为违背幼儿好动的特点,硬要他安静是需要神经系统抑制的。这不仅不是放松和休息,反而是一种紧张。
幼儿的好奇心强,对新鲜的、特殊的、神奇的事物都充满了探究,想问、想看、想摸,探索愿望和兴趣极其强烈。幼儿的好奇心强与他们的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有关。
俗话说:“少见多怪”,这可以说是幼儿好奇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好奇心强还表现在幼儿的好问上,他们对自己不了解或不明白的事常常要“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甚至上知天文,下至地理,提出的问题涉及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常常令家长招架不及。幼儿期的好问,还出于他们语言交际的需要。
他们喜欢问这问那,既反映他们的求知欲强,又反映他们强烈的交际需要,他们常把提问作为和成人进行交际、交往的一种手段。
幼儿认识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他们往往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容易认识和记住,对抽象的事物则不易掌握,也很难记住。幼儿的思维也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
他们思维的内容也是具体的,能掌握实物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他们思维的方法大多是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进行,概括性水平较低,常常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且不会过多地去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
幼儿经常在模仿周围人的一言一行,甚至还会模仿小动物的一些叫声和动作。而这种模仿常常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他们会模仿周围较亲近人的说话语气、表情、动作、待人接物的态度,思想情感,甚至许多成人还未觉察的细节。
他们还喜欢模仿影视、广播、书刊上的一些人物的语言及动作等。模仿成了幼儿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与幼儿的认识活动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有关。
幼儿往往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他们的学习也就容易停留在模仿具体形象的水平上,榜样对于幼儿的作用是巨大的。
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意性大。即他们行为的目的性强、自制力差,其中情绪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注意什么、记住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常常不是由其自己既定的、明确的目的所引起,而是由外界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所引起,受周围人们的喜好所影响,或受自己的情绪所支配。
例如,颜色鲜艳、形象生动、活泼多变的东西,一下子就会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凡是幼儿感兴趣、喜欢的事情,他学起来总是比较容易,记得也牢,而不愉快、痛苦或恐惧的情绪,会影响他们智力活动的效果。
幼儿的心理特点反映在各个方面,以上所列举的只是较突出的几个方面。父母不应让幼儿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安静的活动,对幼儿的提问要耐心、热情地予以解答。
成人在幼儿面前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让他们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组织幼儿开展各种活动应尽量考虑并结合幼儿的兴趣等。
幼儿绝不是成年人的缩小版,只有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使教育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