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情我们作为当代的父母必须承认,那就是我们无论拥有多高的学历,多么成功的事业。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依然存有误区。而这些误区甚至存在于专门从事教育行业的人。
俗话说:“三岁看老”,3岁之前的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句俗语:“三岁看老”这句话绝非是"谣传"。3岁之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只要家长能在孩子3岁前给他一个正确的引导,那么孩子在未来不管是在情商、智商和人格都将有全面的发展。
0-3岁被其他人故意逗,需还孩子"尊重"
有一部分大人喜欢故意逗孩子,例如:你要不乖,妈妈就不要你了。开这些恶意的玩笑的人,没有基本尊重孩子的心理。站在孩子的角度,你就是一个我不认识的陌生人,为什么你的问题我就要回答。
而这时候父母觉得脸上面子挂不住,赶紧催促孩子叫人或者解释孩子认生。作为家长是不是觉得这样的事情你也做过?而作为孩子本身十分讨厌这个问题,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找孩子验证。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呢?
1、家长应该拒绝孩子被"恶意逗"
对待文中提到的"恶意逗",父母可以直接替孩子说"不"。这种方式会惹得孩子哇哇大哭,结果大人们自己高兴了。有些大人甚至看见孩子哭得气都上不来了,还只顾自己乐接着逗孩子。考虑到面子的家长,可以婉言谢绝逗孩子。不过我会选择直接拒绝,这样下次那部分人就不敢再这样逗孩子了。
2、这样也替孩子赢得"尊严"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即使懂得怎样教育孩子的,也不一定会尊重孩子。所以在发现有些人和自己的孩子打招呼或者说
话,用了不尊重孩子的方式时。孩子拒绝回答时,父母这时候千万不要想着去责备自己的孩子。而是想办法替孩子去化解,为孩子赢得"尊严"。
3、0-3岁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别将"奶话连篇"当可爱
有孩子的家长是否会认为,孩子奶声奶气的说话十分可爱?甚至还有部分父母认为,孩子说话就该用叠词?例如吃饭叫吃饭饭、穿鞋叫穿谢谢等等,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让刚出生的婴儿懂得父母话语的意思。但是发现有不少父母,在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还在用叠词。
事实上,孩子是可以一次学好标准发音的。3岁前正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这个阶段孩子从嘴里咿咿呀呀到能听懂话,到会简单的表达到完整的表达自己。
假如父母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父母只对孩子说奶话,那么会导致孩子错过语言发育关键期了。等到孩子长到4、5岁的时候,还不能表达或者说话不清楚,父母就不能怨孩子。
那么这个时期的父母该怎样跟孩子讲话呢?
1、父母要做的是慢慢说,不要叠音
在婴儿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父母和孩子的对话时,一定要放慢点语速。然后嘴巴可以张得大一点,目的是让孩子看清每一个字的发音。接下来孩子超强的模仿能力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2、父母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
不只是用手指一下,父母就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会经常采用表情、手势去告诉大人。伸出手就是要东西,指下桌上的水,父母就把水递过去。
太勤快的父母只会让孩子懒得说话。那假如孩子能完整表达自己的需求,父母千万不要忘记鼓励孩子。假孩子太着急说不出来,父母也不要气馁,等着下一次的机会。
3、父母不要害怕孩子听不懂,多和孩子进行对话,多给孩子读书
前几天听到一位宝妈讲自家的故事:当时孩子在翻书,旁边的爸爸在玩手机,妈妈就让爸爸给孩子读一读。结果爸爸的回答是他这么小懂得啥。爸爸的说法我还真不同意,孩子的听懂是有一个过程的。
在听懂的这个过程,父母要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输入"。这个输出,这个输入可以跟孩子对话或者读书等等。父母大胆地对孩子说,不要害怕怕孩子听不懂。作为父母的你,对孩子说得真是太少了!
让孩子爱上表达是学好语言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而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儿童文学,做好语言积累和兴趣培养!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绝不仅是老师的任务,孩子在家时,亲子陪伴的质量也很关键!
小编千挑万选,结合家庭亲子伴读的特点,为大家选了这套针对性极强的《全8册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帮助爸爸妈妈发现孩子语言发育的问题,打造出一名会“好好说话”的高情商宝宝!
总结:作为父母真的没有必要单纯的去责怪孩子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听话、不懂事。其实上面所说的也不是孩子必需要做的,父母仅仅需要抓住孩子3岁前这个黄金期。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那么孩子就将会拥有一个完美的性格。同时这也是培养孩子好性格的最简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