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小宛》:哀我填寡,宜岸宜狱。
这世界上总会有那些神奇的存在,有的人有特殊的技能,有的人美如天仙,有的人为世界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有的人死后还被人们铭记。这些人,无疑都是因为一些东西,而值得被人们铭记一辈子。有一个名为王彦青的人,他也被人们深刻的记在了脑海里,但他却是以一个囚犯的身份被铭记的。“最牛死囚”,临刑前高喊:我用“开锁绝技”换一命,法官:同意。
王彦青的身世
听名字,王彦青给人们的印象算得上是一个斯文的男生,如果你见到了他本人,你依然会这么觉得。毕竟一个面向和善的人,无论是什么时候,出现在陌生人面前,都会让人放下戒备。了解他的人,也从未觉得他是一个恶势力的人,因为他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斯文的气息,他的家里也有很多的藏书,床头摆满了学习类的书籍。从这种种迹象我们都能看出,王彦青是个斯文的学者,并不是什么坏人。
纵观王彦青的身世,他出身于大户人家,是典型的书香之家,父母是居住当地有头有脸的老师,按人们的固有思想,都会认为王彦青应该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可大家殊不知,父母管教学校孩子的时间早就占据了管教自己孩子的时间,就在亲朋邻居都期待着王彦青长成国之栋梁的时候,却没想到他竟然开始学坏了。王彦青的父母工作忙,孩子总是交给姥姥姥爷带,调皮的王彦青总是偷偷跑出去玩,老人对他又很是溺爱,久而久之他就长成了一幅天不怕地不怕,无法无天的模样。
王彦青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整日都在想着怎么旷课,旷课后怎么跑出去打架。后来,70年代大动乱,局势混乱,他更是把这混乱的局势当成了顺理成章不学习的理由。在大街上游荡,和一群不学无术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渐渐流落成了不良分子。而在这堕落的全过程里,王彦青还学会了最致命的一项技能——偷窃。
精湛的偷盗技艺
不知道是该夸赞还是该讽刺,王彦青竟然有十分特别的偷盗天赋,并且他能从每一次的偷窃中感受到快感。从偷盗中,他竟然还钻研出了许多学问,一段偷盗之旅后他竟然又想要打开新的偷盗之旅。不过,人在做天在看,一次,他因为偷盗金额太过巨大,当场就被抓紧了监狱。在牢狱中,王彦青没想到自己遇到了最开始学习偷盗的时候教导自己的师傅,也就是那时红极一时的偷王。
见到偷王,王彦青非常激动,他丝毫没把劳改放在眼里,而是再次拜了偷王为师,他向偷王请教如何开锁,并且凭借着自己特殊的天赋很快上了手。那时候,保险柜刚刚流行起来,王彦青看中了保险柜中的财富,出狱后,他专挑保险柜下手。为了这项计划,他早早就设计出了一个保险柜开锁工具,并且这套工具非常灵活,凡是他下手,必能够打开保险柜,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就把山西偷了个遍。山西不少人甚至开始怀疑保险柜的保险性,而王彦青的疯狂作案,也让人们抓不到的他拥有了“山西贼王”的称号,甚至又不少同行表示非常崇拜王彦青。
王彦青被判死刑
然而,罪孽怎么可能得到原谅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警察很快就发现了王彦青的作案轨迹,因为其作案手段恶劣,偷窃的金额庞大,于是经过缜密的思索后,警方最终决定直接判处王彦青死刑。得知自己小命不保,王彦青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请求减轻罪行无果,最终竟然打起了小算盘。他表示,希望能用自己独特的开锁技能换取自己的一条命,相关人士听后进行了缜密的思索。警方认为王彦青的开锁技能实在是神,因此认为清楚了开锁技能后的确能够对处理事物有很大的帮助。于是法官同意了王彦青的请求,而王彦青也用他的开锁技能换取了无期徒刑。
不过,以王彦青的头脑和他不羁的灵魂,他才不愿意就这样一辈子待在监狱里,他用了几年的时间挖出了一条光明大道,甚至带上了11名狱友成功逃出监狱。他疯狂的举动致使警方放下了最后一丝对他的信任,1990年,在公安部门长期抓捕下,王彦青最终还是逃不过法律之网,这一次,他没能有任何资格反抗死刑。
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拥有一技之长的人的确值得被我们尊敬,但如果依靠自己的长项去做一些坏事,那么无疑就是自己断送了自己的前程,王彦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警示我们,在生活中,无论何时都要时刻铭记不要触碰道德的底线,否则必然受到社会的制裁。
参考资料:《诗经·小雅·小宛》
举报/反馈

文月梧桐

7.7万获赞 1万粉丝
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