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中旬,著名作家周大新应邀到河南省三门峡市参加点亮天鹅城·文学的时代担当论坛暨河南思客第六届年会。会后,周大新挤出大半天时间赴陕州地坑院、岔里古村和灵宝函谷关参观,当地有关部门领导与《河南思客》主编杨海燕陪同。我和几位参会者有幸随行,近距离感受到周老师儒雅的风采和谦逊亲和的魅力。
我关注周大新老师作品,是从看豫剧《香魂女》开始的。该剧改编自周大新中篇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2000年被河南省豫剧三团搬上舞台,汪荃珍、孟祥礼、杨红霞等名家主演,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大奖,后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之一。《香魂女》故事情节曲折,唱腔凄婉优美,具有摄人魂魄的艺术感染力。我曾从郑州追到北京,不止一次现场观看,为两代女人悲苦的命运扼腕叹息,为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赞赏不已。
查阅资料,方知周大新是从河南邓州走出去的军旅作家,自1979年发表处女作《前方来信》起,出版了数百万字抒写南阳盆地和自己军旅生涯的文学作品,200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湖光山色》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并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周大新还获得了第三届人民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冯牧文学奖、南丁文学奖等,有的作品被翻译到国外,多部作品被改编成戏剧、电影和电视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几次到郑州市人民路上的河南省新华书店,先后购得周老师的一些作品集收藏,拜读后获益良多。
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赴三门峡参会,竟有机缘认识周老师,并随同他领略古陕州的历史风貌。
会议期间,杨海燕主编向周老师介绍了《河南思客》的创办情况,并赠送《河南思客2019卷》。周大新对立志打造河南第一自媒体的《河南思客》办刊特点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题写了“水从黄河来,涛因思客涌”予以鼓励。
早餐后,我们一同乘车来到位于陕州区张汴乡的北营村,但见塬上耸立一座城堡建筑风格的大墙院,“陕州地坑院”五个金黄色大字映入眼帘。从中门楼进入,是一片长方形的空场,在错落有致的五道券门前台阶上,大家愉快地合影留念。周老师还应邀单独与我们合照,留下了宝贵的瞬间。
进了券门望去,平平坦坦的地面上一个个黑边方块,这便是“见树不见村,闻声不见人”的地坑院村落,方块内生活着一家一户的居民。据了解,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陕塬先民已掘地而居,“陶其壤而穴之”,较好地解决了塬上干旱少雨、风寒地冻的问题。陕州仅张汴、张村、东凡三道塬上,就有近百个村落、数以万计的地坑院。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人类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迈进的实物佐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来此参观后,题写了“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彰显了地坑院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在黄河文明中的深远影响。
走廊内收集了许多地坑院的摄影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这一建筑的造型特点与生活风貌。周大新老师仔细观赏这些照片,赞叹“摄影技术高,照片拍得好”。
沿着“L”形步道下到地坑院内,解说员为我们介绍院子开挖、通风、饮水、排水等特点。“老杨家院”是颇具代表性的参观处,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为东震宅方位,院心呈长方形,共有10孔窑洞,窑洞分主窑、居住窑、客窑、仓储窑、厨窑、牲口窑等,分布合理,窑内布置井井有条。这里先后居住过杨家7代人。
在书香气息浓厚的客窑内,周大新老师抬身上炕,与陪同者合影。大家在笑声里体验了一把陕塬居民的炕上小憩。
出来进入另一户地坑院,这儿的穿山灶与树木栽植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趣。穿山灶是陕州人家有喜事或其他重要活动举办宴席时临时搭制的,斜长形灶台,低处烧火,高处出烟。台上七八个灶膛,蒸、煮、炖、焖、煲,所有锅同时受热,陕州有名的十碗席便是这灶做出来的。据说此灶可以追溯至汉代,堪称“陕州一绝”。
地坑院内栽植树木颇有讲究,不能栽院子中间,那成了“困”或“囚”字;不能栽榆树,榆、愚同音;不能栽泡桐,生长太快,树大招风;不能栽杨树,冠高叶稠,风吹哗哗响,夜如“鬼拍手”。要栽就栽寓意美好的树,梨树——大吉大利,苹果树——平平安安,核桃树——和和美美,枣树——早生贵子,石榴树——多子多福。地坑院上方要种槐树,左为木,右为鬼,鬼被撵到外面去了,居家安宁。
这两座地坑院,蕴含着陕塬优秀的文化因子,传承着独有的心灵密码,丰富了黄河文明,可谓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来源:三门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