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乡间流水席
贾登荣(武侯区)
乡间流水席,既是乡间饮食文化的独特风景,也是乡间人际交往的永恒见证。所谓的流水席,就是宴席不是一次让所有客人全部就座,而是客人要分批次陆陆续续、渐进式地就餐。
乡间流水席,应该是物资不丰裕时期的产物。早些年,乡间居住分散,家家户户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都不那么充足; 有些家境不好的,桌子就一张,板凳也一两条;碗呢,也是按人头一人一个,没有多余的。遇到办喜事宴请亲朋好友时,家中的炊具餐具,显然无法承担宴席的需要,只好东借西借。毕竟能借到的东西也十分有限,还是无法一次性让客人就餐,于是只好采取流水席的方式进行。
记忆中,20世纪60年代的流水席,一年中就集中在农历的冬腊月,范围主要是结婚的喜宴。大凡办流水席时,主人家除了请厨师来做菜之外,还会请村子里见多识广的文化人当知客师,负责接待、安排席次等事务。参加流水席的客人刚刚出现在视野中,知客师就会迎上去,并大声吆喝:某某显客到!然后,将来客带到收礼处“挂礼”。一般挂礼就只有5角钱;也有的没有钱,就用物代替:一把面、两斤米,甚至一刀腊肉。也有的用谷子、小麦来充当礼物。看到客人来得差不多了,知客师就会按照客人与主人家的亲疏关系、客人的年龄大小,加以安排;没有被安排的人,就只好在其他地方候着。男人们,或凑在一起摆龙门阵,或打扑克; 女人们呢,也不会让自己空闲。她们从包里掏出鞋底、袜底,开始自己的针线活。
那时,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流水席的规模也不是很大,一般就十多二十席。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一般也要开3轮; 至于菜品,就是所谓的“九大碗”。主菜无非腊肉拼盘、鲊肉、酥肉、坨子肉、排骨5样;然后就是糖糯米、烧干豇豆、炖萝卜、红苕螃蟹等几个素菜。流水席上也有酒,一般是当地酿的老白干,但数量非常有限,一般每桌只有一二两光景,席上的人一人一口轮流着喝。流水席的菜品不丰富,每个主菜数量更是严格按照一人一个(块)的标准配备的。如果带了小孩吃席,大人就不能动筷了。更叫奇的是,主菜中的鲊肉、坨子肉一般不会蒸得很熟很软和,而是介于生熟之间。因为肉在当时是稀缺物资,人们坐席时舍不得把肉吃完,还要带给家人分享。主人家都懂得这个规矩,所以,席上都准备了一摞纸分发给每个人,大家心照不宣,将属于自己的坨子肉、酥肉、排骨等包好,带回家去。
历史,不会停留在原地踏步。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乡间流水席开始发生质的飞跃。范围、时间、规模、菜肴,都不断发生着变化。现在,不但结婚要办,家中老人去世要办,小孩升大学要办,家里修新房也要办。流水席,从冬天延伸到一年四季;流水席的轮次,也由四五轮增加到七八轮,甚至十多轮。有的流水席,从朝阳升起的早晨,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傍晚才结束。
当然,流水席的档次也与时俱进,越来越好了。菜品早已经突破“九大碗”的范畴,达到十多二十个菜肴。鱿鱼、海参、龙虾、螃蟹等城里盛大宴席上才有的菜品,也开始出现在乡间的流水席上。每桌还搭配有各种酒类和饮料等,让客人开怀畅饮。
流水席范围、规模的扩大,也催生出专业流水席制作队伍来。只要一个电话预约,他们就提供流水席需要的蒸具、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以及菜肴的制作等一整套服务。
瞬息万变的社会前进步伐,让乡间不少旧的生活方式、旧的生活习俗开始被摒弃、被冷落,慢慢不复存在了,但唯独流水席,似乎倔强地扎根在乡间,不肯退出历史舞台。她将陪伴乡间的那一泓不绝如缕的亲情、人情、乡情活水,潺潺流淌,永不停息。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本文来源:成都日报锦观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90万获赞 196.5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