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元成
01
—
所有的空间都是江山,人居其中,以有限的时间给江山造像。
人民就是江山。
那些善于造像的人,把自己也铭刻在历史深处。如尧舜禹,如丹朱,如淅川人范蠡,等等,等等。
公元前470年,范蠡像当初与郢宰文种义无反顾赴越一样,辞别越王勾践,泛舟五湖,消隐于春秋之末世。史载不知所终,但也有说他赴齐,为鸱夷子皮……
这一年,这一天,范蠡至陶。
陶是山东定陶。
以越王之狠(不愿和范蠡一起隐退的文种最终伏剑而死),以时运之艰,更何况自己富甲天下,范蠡必须变姓易名。鸱夷子皮已为人熟知,是到了再起一个名字的时候了。
那就叫陶朱公吧!
这名字好,包涵着浓厚的乡愁。
02
—
因为远隔千里,故乡淅川丹阳也有一个“陶”,它叫陶岔。
还有一个“朱”,丹朱的朱,朱连山的朱。
故乡在顺阳川,倚龙城,滨丹江,近范氏九冢,三山对峙。
三山为何?禹山在东,形如飞龙;汤山在左,状如卧虎;朱连山在右,如彩凤展翅,又似绵延数公里的绿色屏风。丹江环绕之,涌流之,日夜拍打着三山之间的陶岔。
曾经的楚国范伯、越国大夫,范蠡必定饱读诗书,必定知道陶的来历、江山的来历。
范蠡知道,舜帝放逐尧帝“不肖子”丹朱于丹水之滨的时候,不会想到,丹朱会像后来的楚国先民一样发愤图强。丹朱整治水患,发明围棋,教民耕作,当然也制陶烧陶,其标准就是实用还要好看(淅川盛湾镇下王岗、上集镇沟湾仰韶文化遗址都出土了一批精美的彩陶器)。这些技术活儿,应该是丹朱在尧都时就掌握了的。
淅川人是懂得感恩的。当丹朱砰然倒下的时候,人们将其安葬在淅川老城镇的丹水边,而且让这条河更名为丹江,把陶岔村外的一带青山名之为朱连山。
范蠡也知道,大禹如法炮制,把舜帝的“不肖子”商均也放逐到淅川鹳河(均水)之滨。那时候的淅川,在帝王的眼里,还很蛮荒,很适宜放逐所谓的“不肖子”。虽然,诸侯皆去登封阳城朝拜大禹,商均也不为过,依然像丹朱一样发愤,像丹朱一样教化。甚至有一天,他还来到陶岔,寻访丹朱的圣迹,他站在朱连山对面的卧虎山上,看朱连山,看丹江,看陶岔村里的炊烟,山顶上的汤泉里倒映着一个枯瘦而高大的身影。忙于耕作和制陶的人抬头看到了他,说,那个人站在那里看什么呢?有人就说,他站在汤泉边还能看什么?他在看咱们这些黎民咋受苦哩!
的确,商均做了丹朱一样的功德,人们就把他站过的山叫汤山。
范蠡更知道,大禹也来过陶岔,他听到了人们对商均的赞美,看到了商均的成就,决定把商均另封到宋地虞城。大禹才不会允许还有人比自己还圣贤,更不会给自己的儿子启留下什么隐患。大禹也是站在山上听到的,看到的。他听了看了就回阳城了。人们偶尔想起来就说,那座山还没名字呢。有人说,那还不简单,就叫禹山吧!
03
—
这都是4000多年前的事儿了。
范蠡不知道的是,陶岔人生老病死,一茬又一茬,都还固执地叫着汤山、禹山、朱连山。
2400多年前的范蠡也很固执,很认真,他就叫自己陶朱公,没人反对。陶岔人也不反对。
2400年后的陶岔人也很认真,他们记得陶朱公,记得自己村外的三山,都有一个不一般的名字。
只是,丹朱、大禹、商均走后,陶岔很久就没来过什么圣人了。陶岔人静静地呆在丹江边,呆在三山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甚至以为,这个小山村再也不会有什么热闹事儿了。
直到1952年金秋,毛泽东主席在郑州黄河边的邙山头,对黄委会的王化云说要借南方的水给北方;
直到1958年的金秋,河南(淅川)、湖北十万民工开进沙陀营、开进凤凰山下的汉江丹江交汇处,要筑起一座丹江口大坝;
直到50年前,十万邓州人和淅川人、新野人、唐河人、方城人蜂拥而来,一下子挤满了陶岔的家家户户,三山上都搭起了工棚,响起了号角声。他们风餐露宿,要开一条大渠,要建一座渠首闸,要把丹江水引到刁河灌区,要让丹朱、大禹、商均治水的梦想变成更为美好的现实;
直到10年前,轰隆隆的挖掘机、推土机开进陶岔,老渠首闸轰然倒下的那一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大坝开始奠基;
直到6年前,新闸洞开,1432公里长的干渠哗然通水。陶岔人说,这就是陶岔,和圣人有关,和江山有关,和更远更远的北方有关。
过去,他们在陶岔抟土,和泥,造窑,制陶;
现在,他们在渠首种花,种树,种甘甜的石榴;在江边种乡愁,种风景,也种诗和远方。
有范才有陶。陶岔人、九重人、淅川人、南阳人、河南人,都是模范的人。
因为,他们让一泓碧水永续北送!
作者简介
吴元成,河南淅川人,幼曾居湖北荆门,现居郑州。著有《花木状》(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等,曾获杜甫文学奖诗歌奖。与何弘合著有反映南水北调的长篇纪实文学《命脉》(精编本、三卷本,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图书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并被译介到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