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宫花之谜:秦可卿家住江南?京城那个秦氏是假身吗?真身是谁?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这一篇送宫花的故事,周瑞家的媳妇并没有把薛家的宫花送到秦可卿手里,不过是王熙凤得了四支宫花,吩咐下人转送两支给秦可卿。
然而,姜子认为,送宫花一篇故事的真正主角,并非薛宝钗、王熙凤、林黛玉,而恰恰是未曾出场的秦可卿。不信且看篇首这一首诗!
题曰: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红楼梦》故事里,人人都晓得,“十二花容”代表“十二金钗”,然而,十二钗真的有十二个人物原型吗?
认真研读《红楼梦》第五回的小伙伴,想必都看到了一个真相:红楼之说,只为悼亡而来,所悼之玉,便是朱楼旧梦,此间朱楼与旧梦,与同时期文学大家孔尚任《桃花扇》中朱楼与旧梦相通。
这部怀金悼玉的《红楼梦》究竟说的是什么样的故事?所谓闺阁昭传,实为昭彰忠义,诚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哪有什么十二钗?所咏只一人!所歌只一事!此人即“十二”!何为“十二”?“王”也!所撰者舆图换稿之“王事”!
既然十二钗原型只有一人,此人与十二的关系,不过是作者的文字游戏,那么,我们继续来看上面那首诗和接下来的送宫花故事。
谁是惜花人?薛姨妈口中那个“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古怪丫头,自述“生来依靠蚕食花木续命”的薛宝钗,自然不会是作者笔下的惜花人。
作者自问自答,笔锋一转,却是一句“家住江南本姓秦!”这就奇了怪了,文中姓秦的只有秦可卿一家人,而家住江南之人,分明是林黛玉、甄英莲、妙玉,难道和这三个女子的其中一人有关吗?
那么,作者笔下这个与送宫花有关的惜花人,究竟和秦可卿有什么关系?秦可卿是秦业收养的孩子,原本姓氏不详,而秦可卿嫁入贾府,莫非是作者在暗示秦氏是假身吗?真身在江南吗?
诸位看官且看,周瑞家的媳妇拿了薛家的宫制假花匣子,不赶紧送花去,却停住脚步,对着王夫人的丫环金钏儿打听了什么事?
周瑞家的因问他道:“那香菱小丫头子,可就是常说临上京时买的,为他打人命官司的那个小丫头子么?”金钏道:“可不就是。”
香菱向她们走来,周瑞家的媳妇拉着香菱细看后,和王夫人的丫环金钏儿又有一番对话。
周瑞家的媳妇笑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金钏儿笑道:“我也是这们说呢。”
一番询问之后,竟然发现这个香菱命运坎坷,竟然连自己家乡在哪里,父母是谁,今年几岁,都不记得了,正所谓:“白骨如山忘姓氏”,说的便是甄英莲这样的红妆!
继而,周瑞家的媳妇先给贾府的三位姑娘送花,又给了王熙凤四支,最后剩下两支才给林黛玉,接花的人是贾宝玉,林黛玉吐槽了一句,暗示大家来解九连环。
看官听说,林黛玉是客人,周瑞家的媳妇应该先到林黛玉房中送花才是,加之薛姨妈随意使唤王夫人的陪房,这些都代表这个媳妇是贾府的假祥瑞,乱了规矩,这在贾府这样的大族中是大忌。
然而,乱的又岂知是规矩呢?姜子说过,书中是有时空隧道的,这一篇故事,写的是“地陷东南”的新篇,红楼世界,乾坤已经颠倒。
毕竟,朱楼故事是旧梦,此处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花色已经换新,秦氏(由秦始皇之秦朝基业引申为华夏族政权)已经南移,成了甄英莲,这便是开篇写香菱来历的缘由!香菱不知父母,是写国破家亡!所谓忘姓氏,是写改朝换代!
姜子曾经解读过,这“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正是薛家编造的假话儿,送宫花之前,薛宝钗当时恰好就和丫环在描花样子呢,继而说了冷香丸故事,薛家的海上方,所谓秃头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幌子!这便是九连环故事的开端。
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围棋,是布局造势之寓!惜春和和智能儿开玩笑要剃头作姑子去,是写“断发之乡,飞头之国”,明末清初一段历史!李纨守寡,昏昏而睡,是写“为他人作嫁衣裳!”
王熙凤午间嬉戏,是写爱新觉罗家族得权!作者偏生在周瑞家的媳妇见林黛玉之前,插入一个来历不明的冷子兴,便是此意!王熙凤背靠冰山,是为冷子,其兴而为王为凤,是王权以假话儿为由,得以更替,故曰送宫花!
《红楼梦》故事里,秦可卿倒不是假身,王熙凤倒是个假身,作者的意思,贾府为假府,荣即是华,荣国府乃是华夏族正统,大舜之正裔;宁为男,为绿,为青,乃清。
《红楼梦》故事里,荣国府为二房亦正亦邪属性,为月(内中有二),为梦,是女儿国,乃红玉春香四个字;宁国府为大房属性,为风(内中有虫),为水,乃青金秋。
当此之时,北方已非正统,华夏政权已经南移!送宫花故事,是写清朝以“替朱明复仇”为由,鸠占鹊巢!甄家便是南明!羲皇上人!香菱神似秦可卿,是“根并荷花一茎香”之寓!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桃花扇》
举报/反馈

姜子说书

37.2万获赞 11.2万粉丝
姜子说书,站在原作者的立场带你看名著!
文化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