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物记录影片《我是医生》点映,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为原型,讲述他年逾九旬依然奋斗在攻克癌症科研最前线的故事。影片通过“医术和医学”“老师和学生”“医生和患者”三组关系,让观众感受和领略了党员英模、卓越的医学科学家吴孟超的风范,获得评论界的高度认可。
2021年5月22日,治病救人78载的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我们重温这部曾经感动了无数观众的电影,以缅怀这位肝胆外科开拓者和创始人。
这些年看过不少传记类影片。在我眼里,《我是医生》是一部相当优秀的传记类艺术片。它不同于那些把传主放在社会变革或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下引起轰动的同类影片,那些影片有强烈的冲突和故事性。《我是医生》的传主是熟悉的名医,其创作拍摄的难度远远非那些影片可比。正是这种创作难度的存在和难度的突破,决定了它的艺术高度。
这部片子好在什么地方?好在崇高的平易化,思想的感性化,医学的哲学化。
首先,影片精心的立意构思使我们想象中的崇高充满了一个平易化的审美效果。影片反复出现他用盖碗、鸡蛋和女儿变魔术的细节。他非常平易,非常亲切,所有的伟大在影片中,都变成了在病房、在手术室、在家里的日常生活。吴孟超从我们预设的一个医学神话,还原成在医院里能够碰到、敬业的、医术高明的医生。
其次,《我是医生》让所有的思想都变得非常感性。摆脱了当前一些影片中,通常会有的常规化的创作模式,比如不顾一切的“编故事”,没有根基的“装深沉”。面对碰到的一切,吴孟超都会平易而坚定地吐出一句“我是医生”。
第三,就是医学的哲学化。影片用吴孟超的言行,坚定地回答那个著名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是,医生”。比如影片中提到,如果解决了医学的战略思维,通过战略思考占领医学的治疗高地,那么就可以拯救无数人,某种意义上来讲,医学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是一个关于人的问题,面对作为“人”的一生,我们应该怎么样。
影片几乎完全规避了一般医生题材艺术作品常见的医患矛盾的冲突、医生紧张辛苦的开刀过程。把主线扭结在搭建基础医学研究平台,扩大医学实验室,致力于当年普遍质疑的细胞治疗,从而使全片获得了一个全新、感人的艺术制高点。
作者:毛时安(知名文艺评论家)
编辑:陆纾文
本文来源: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