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实习记者 苟春 实习生 丁晗
珠帘绣幕蔼祥烟,合卺嘉盟缔百年。5月20日,四川成都首批6个公园式婚姻登记中心正式运行。它们分别位于:高新区桂溪生态公园、天府新区红梁湾公园、锦江区合江亭、金牛区府河摄影公园、成华区二仙桥公园和邛崃市凤求凰公园。
根据成都市民政局统计的数据,截至5月20日17时,“520”全天共办理5130对结婚登记,其中6个公园式婚姻登记处共办理1957对。
当日上午,封面新闻记者来到高新区桂溪生态公园内,在这里瞧到了爱情的模样。
老婆生日正好520
他们排队拿到第一张“爱的号码牌”
端端是湖南女孩,5月20日,正好是她27岁的生日。这一天,她和爱人钟先生结束8年的爱情长跑,步入婚姻殿堂。
5月20日上午8点过,钟先生和端端成为成都市高新区桂溪公园婚姻登记处第一对拿到结婚证的新人。
“怕人多,我们上午六点多就到了。”钟先生说,为了这一天,两人准备了很久。证件照、户口本、各项资料、准备预约......老婆喜欢花儿,他提前好久叮嘱端端记得挑选。
两人相识于校园,毕业后,因为工作原因时常异地。有一年,钟先生在杭州工作,端端为了给他惊喜,没有提前告知,便偷偷前往他的城市,夜里三四点到达,电话拨过去,钟先生秒接。
“我就说今晚心里有事,睡不踏实。”钟先生说,或许是心有灵犀,那天他一晚上都没睡好,直到电话响起。
钟先生说,或许他们还并未共同经历过大风大浪,但每一天的细节都充实着两人的生活。钟先生工作忙,下班回家,看到端端做的一桌子饭菜,满满都是爱和感动。
签字捺印,拿到成双成对的证书,二人在高新区生态公园婚姻登记处拍照留念,爱人的眼里,倒映着对方幸福的身影。
跨国恋人喜提“新证”
520特别体验公园婚礼
当日上午,桂溪生态公婚姻登记处内还集中办了一场喜事。18对新人在这里体验了充满仪式感的领证仪式。他们之中,有一对跨国恋人。
37岁的陈俊利是马来西亚华裔,26岁的汪丹阳老家在吉林延吉。6年前,两人在宁波一家公司相识。
陈俊利十分浪漫,每个纪念日,他都精心准备,为爱人献上惊喜。恋爱中,两人四处旅行,留下了许多回忆,有心的陈俊利将这些记忆做成一本小书,送给妻子作为纪念礼物。求婚时,他提前预约了酒店里最棒的餐厅,精心布置,钻戒藏在餐盘里,惹得汪丹阳泪眼盈盈。
“我喜欢他的成熟稳重。”“我喜欢她的一切。”拿着结婚证,两人四目相对,对彼此许下承诺。
其实,两人的领证日期是在今年2月26日。因为婚姻涉及两个国度,需要办理的手续相对复杂,必须前往四川省民政厅办理证书。不久前,他们接到民政部门的电话,得知有一场公园集体婚礼,两人商量着在520这一天,前来体验。
“疫情管控严格,领证时没有宣誓,也没有拍照,今天来算是弥补一个遗憾。”汪丹阳说。陈俊利介绍,在他的老家,新人们办理结婚证书需要前往槟城教会紫云阁进行结婚登记。办理结婚证书时政府会反馈一张A4纸,上面书写新人的婚姻情况。程序虽有不同,但流程都寓意着喜庆与祝福。
分享婚姻保鲜秘诀
结婚59年耄耋老人也来凑热闹
除了年轻面孔,婚姻登记处还迎来了金婚的老人。老爷爷徐永华82岁,老奶奶李素清79岁。听说今天婚姻登记处搞活动,他们跟随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凑凑热闹。登记处合影室内,他们笑着和年轻人一样摆了一个“比心”的姿势留影。
两位老人于1962年结婚,即使已经过去59年,当年场景仍历历在目。李素清回忆,与老伴初次见面是在1961年农历的九月十五。徐永华从成都出发,走了一百多里,才到了简阳山里的李素清家。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一百多里路,要走一整天,“两头不见天。”
“那时候我一眼就看中了他老实、诚恳。”李素清说,自己的父亲去世得早,她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徐永华第一次来她家上门,住上了一个星期。有一天,徐永华陪着她和妈妈去赶场,当时昂贵的大米,他拿出身上的钱,一口气给母女俩买了三斤。“我就觉得他这个人心肠好,那种年代下拿出钱来给我们买米。”相互了解后不久,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那时候结婚没有什么过场,双方亲人了解知会后,李素清的妈妈给她煮了一碗红苕稀饭,一家子亲戚坐了一桌人,吃了便把女孩送出嫁。在徐永华家,也招待了8桌客人,两人的亲事便算成了,接下来便是59年细细碎碎的生活。
李素清说自己“话多”,见人就爱唠唠,而丈夫徐永华不善言辞,几十年都静静陪伴在妻子身边。婚姻保鲜的秘诀,在于彼此体谅。“59年,我们几乎没有吵过嘴,结婚之后,一定要常常检查自己,谁不对就提出来,批评到位了就行了。”
举报/反馈

封面新闻

2382万获赞 506.9万粉丝
封面新闻,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封面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