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人设”这个词是当初那些搞漫画的作者对漫画人物的整体设计,提前设计好人物形象、常用动作、性格,这样能够保证创作风格的稳定。

现在这个概念当然已经突破这个领域了。

每个能够出圈的概念,其背后一定有深厚的社会力量在推动。

“人设”对我们这个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能从它背后窥探到哪些社会势力?

明星角度

人设当然不同于人格,人格是真实的、完整的自我,而人设呢?它只是那个想被别人看到的自我,一种精心设计的“自我镜像”。

如果人格是真实的自我,那么人设是不是“虚假的自我”呢?

我倒觉得不是。

什么是虚假?骗人者知道这是假的,被骗者却信以为真——这叫虚假。那么人设呢?它现在已经发展为: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只是一种设计,一种经过包装和美化过的东西,是当不得真的。就像看到广告和卖家秀,你虽然感情上心动了,但是理智还是会告诉你,这只是广告,这件衣服穿在你身上效果是会打折扣的。

如果像这样,被骗者心知肚明甚至心甘情愿的“骗局”,那还叫骗局吗?还叫虚假吗?

这叫虚拟。

一般的职场人为了和现实妥协,不得不戴上面具,隐藏真实的自我,在我看来这并不能算人设,虽然这也属于对自我形象的精心设计。但这只是对环境的被动迎合和适应,所以基本没有太多的自主性,没有太多自主性的设计就不是设计了。明星的自我形象设计并不是那种出于压力的被迫行为,而是为了追逐利益,与团队合谋主动出击,去抓取粉丝的关注和青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占据了选择和创造的主动性。

对于我们这些社畜而言,面具背后的真实自我是被迫关押起来的,它并不会以此为乐。总想在安全的场所(比如家里)暴露出来,给自己透透气。在我们体内,自我和面具之间是完全对立的紧张关系。

而明星呢?他们的自我和人设之间不会形成太大的冲突。甚至,这种对形象的设计和包装,是经过自我的首肯和支持的。也就是说,在明星们的精神中,自我为了利益,愿意让自己受委屈,他将自我雪藏当作收益的必要成本。这样一来,明星对人设不仅不反对,而且是完全配合的,甚至有些场合会自我欺骗:真的以为这就是真实的自我,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让这个虚假的面具长在自己脸上,避免人设“崩塌”。

粉丝角度

我们正身处一个泛娱乐化时代,这个时代不需要意义,不需要真相,也不需要审美。

在这里,艺术活动变成泛娱乐性活动,审美变成了追求感官刺激、满足猎奇和八卦心理的集体狂欢。小鲜肉们的演技和他们作品的艺术性已经退到次要地位,重要的是这些“小哥哥”、“小姐姐”在剧中的造型和劲爆的场景。他们不是在拍戏,而是在摆造型。粉丝们甚至需要爱豆出戏一些,出戏是一种和粉丝的互动,如果一个演员太投入角色,粉丝们反而觉得他眼里只有剧本,而没有他们。

伴随着对作品艺术性关注的下降,粉丝对演员的私生活的关注却在上升,这二者的关注度已经等同。这个时候我们不是在审美,而是在猎奇。

审美和猎奇有什么区别呢?

就拿逛动物园来说,我们只是想去见识一下那些珍稀动物的样态而已,这根本谈不上审美,而就是猎奇。

因《围城》而暴得大名的钱钟书不堪忍受好事者的烦扰,说“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这是传统的艺术家思维。而现在,母鸡和她的鸡蛋会受到同等的关注,这就是泛娱乐化时代。在这个时代,必须注意个人形象,它关系到明星及其所有作品——如果还能被叫做“作品”的话——的前途。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设计形象?难道没有人喜欢那些真实的人吗?

确实没有。

人格是一个过于复杂、过于深刻的东西,每个人的人性中既有闪光点,也有黑暗面。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复杂性,人性才显得那么迷人。

但这是在泛娱乐化时代,粉丝们根本没有耐心去津津有味地剖析明星们复杂的人格。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包容那些丑恶的部分。他们需要一个简单化的人物形象,让他们一想到一些美好的品质,就立马想到对应的明星。于是,“人设”就出现了。

人设就像是人格的简笔画,将复杂的、鱼龙混杂的现实世界变成了一个形象分明的卡通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角色只集中体现一个美好品质,将这种品质集于一身。他成了这种品质的代言人——“暖男”、“学霸”、“吃货”、“耿直”——用一个词就可以定义一个人,肤浅的时代终于还是降临了。

你会怀疑这种卡通化的脸谱可能会拉低我们对复杂世界的敏感度和接受度,确实如此,但是粉丝买的就是这个帐。

或许是现实世界过于复杂,压力实在太大。粉丝们宁愿躲避在一个简单的人设世界中。这么一来,我们这些批判“人设”的作者们反而显得可笑——本来就没人拿这些当真,你越是义愤填膺,越显得不识时务。但是当人设崩塌时,当爱豆的人设遭到怀疑时,粉丝们歇斯底里的聒噪表现,又让你怀疑,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这只是一场互相欺骗、当不得真的游戏呢?

资本角度

资本有一种能力,它可以给越来越多的东西贴上价签,将其变成明码标价的商品,最终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拉下水,变成市场的一部分,变成资本的跑马场——这是资本天生的野心。

于是,一开始我们只能买到粮食、买到锄头、买到房产。逐渐地,我们就可以买到肉体、买到器官、甚至买到子宫。

现在,终于,人格成为了商品,个人自由成为商品。

当明星们精心设计自己的人格时,当他们迫不及待地将私人生活曝光在狗仔们的长枪短炮之下时,就意味着他们自愿地将基本尊严和基本权利标上了价钱。当然,他们并不是真的将尊严和权利让渡出去,而是先将它们转化成虚拟商品,然后再分发出去的,明星们仍然持有自己尊严和权利的“版权”。

为什么会演变到这一步呢?

这源于资本对市场长期的的调教和驯化。

被资本浸润了五百年之后,市场早已走过了以使用价值为目标的实物消费阶段,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消费社会。波德里亚说:在消费社会里,消费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一种手段,消费的过程也不再仅仅是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过程,它已成为一个符号交换与交流的过程。

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贩卖情绪,贩卖情怀,贩卖理想,贩卖风尚,当然也可以贩卖人设。所有意识层面的东西都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和大规模消费。

一旦资本出现在“人设”背后,那么这必将变成一种产业。对一个产业进行道德批判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的动向已经不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而是完全操控在资本的手里了。

在未来,我们还可以出卖什么?资本会给我们惊喜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举报/反馈

了不起的西西弗

2.4万获赞 7901粉丝
狂热的哲学推销员,冷静的历史观察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