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名片
学校:广州市协和中学
创办时间:1911年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西湾路93号
校训:尔识真理,真理释尔
近日,广州市协和中学举行本年度第二次招生开放日,天气炎热,学生家长热情不减,招生宣讲会座无虚席。同时举行的第二届校园科技节上,智能机器人编程、航空航海模型展示等活动精彩纷呈。有协和毕业生返回母校看望老师,还有人带着子女来探校,希望将他们培养成为“协和二代”“协和三代”。
协和中学航模社团。
协和中学前身为1911年创立的慈爱保姆传习所(协和女子中学)和1921年设立的广州市立师范学校。作为广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完全中学,协和中学以建成书香弥漫、文化厚重、富有岭南特色的现代化一流学校为目标,传承优良传统,发展校本特色,多年来为社会各界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
如何把百年协和独有的文化特质与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协和中学校长何冠南表示,希望把协和办成一所影响学生一生的学校,让“和”文化的熏陶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百年协和,人才辈出
立巨石为瀑,挖地为塘,推土为坡,植树种草……这是协和中学校内八大园林中奉园的景观,园景寓意 “高山流水”,园中立有协和第一任华人校长廖奉灵先生半身像,注其生平简历,刻其语录——“教育是我的生命,学生是我的儿女” ,是这所环境幽雅的园林式学校中一处独特的校史印记。
在协和中学,校园内还有不少有特殊含义和纪念意义的建筑和文化景观,如纪念学校抗战时期南迁澳门办学历史的澳园,纪念在特殊时期艰苦办学历程的吕田楼、瘦园等。
协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幢建筑都是有故事的,走在校园里,我常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浓浓的文化氛围。”高二(3)班学生潘杨花说。
广州市协和中学德山楼。
110年风雨沧桑,110年春华秋实,作为南粤百年名校,协和中学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脉搏同起伏。首任华人校长廖奉灵先生抗战时期提出“为国储才、坚持抗战”,迁台山赴澳门坚持办学,培养爱国知识青年;建国初期,实行普师、幼师、初师、速师等多种办学体制,输送大量基础教育优秀师资;八九十年代,开办大专提高小学师资的学历,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1年,为提供更多优质高中学位,学校转制办高中……协力和衷、作育英才一直是协和开拓者矢志不移的追求。
现当代著名作家欧阳山1924年考入协和前身的市立师范学校,代表作品有《三家巷》《玫瑰花残了》《英雄三生》等,被授予中国文艺界最高荣誉“中国文联荣誉委员”纯金证章;著名岭南画派大师、现代杰出国画家关山月也是市立师范学校的校友,曾经悬挂在人民大会堂迎宾厅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的真迹是他与傅抱石的合作画作,画卷气势恢宏,象征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廖冰兄、潘鹤等文艺界知名人士也是协和校友。
据不完全统计,近百年来协和(师范)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翠芬、李绍珍。目前活跃在广东教坛的400余位在职中小学校长是协和校友
广州市协和中学协和堂。
“我们在校时,每年都有一天‘学生工作日’。从校长、教导主任、科任老师,到炊事员、上课敲钟的工友……当日学校的所有工作都由学生担任。这一活动使我们学会团结互助,让我们意识到工作不分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尽己所能,学校的教育教学才得以正常运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1948届协和校友钟玉征曾说。
“我的外公是一名人民教师,协和小学校园里的每寸草木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我的妈妈也是就读于协和小学,在协和的教育下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初三(1)班学生钟彦琛一家祖孙三代都是协和人,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她对协和建立了浓浓的情感,感受到了传承的意义。
协和中学第二食堂。
生态校园,特色发展
协和中学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校园内古树参天,分属110多科的400多种植被分布于瘦园、趣园、奉园、陶园、和园等园中园,鸟语花香,清新怡人,环境优美,是全国极富特色的园林式学校之一
其中,静园是协和中学的绿色建筑示范点,也是该校生态科技实践基地之一,建有生物强化吸附曝气处理生活污水的系统,处理厨房油废水、宿舍化粪池水、洗澡洗衣废弃水等,每天最大处理量160吨,校园里90%的水景池和50%的园林绿化用水均来源于这些经过处理的污水。
“学校操场的跑道长300米,而不是标准的400米,不扩建的原因是操场周围有一批稀有树木。这让我感受到学校对生态环境的爱和珍惜。”高二(1)班学生陈卓安说。
2003年,协和中学启动生态校园建设。十几年来,协和学生依托生态校园建设开展了约150项研究性学习,大批项目案例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成果库,获得几十项专利。各学科开设共10多门生态校园相关课程,如校园环境评价与优化、校园景观物理原理探析、地理发现之旅、对话生态协和(英语版)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科学素养。
基于生态校园的条件,协和发展生态特色课程,塑造学生性格,彰显“和”文化。
修远路上的协和学生。
协和中学是一个大生态园,利用生态科技为保护环境献一份力,同时发挥着大科技园和大教育园的作用。”协和中学英语科组长刘英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十分重视生态校园的探索和实践。每当有外国师生到协和中学参观、交流,学校会把接待任务适当地交给学生,让他们用英语讲解、介绍生态校园的一草一木,既能提升英语口语水平,又能锻炼其胆量。
从协和走出去的学生是充满爱的,他们善于探究,关注细节,保护环境,始终认同并实践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刘英说,有一年的春天,学生们注意到池塘中漂浮着许多死去的小青蛙,他们观察、研究后发现,这是水面和地面之间有一定距离、小青蛙难以跃上地面导致的。因此,协和中学的师生决定在池塘边设置连接水陆的小斜坡,体现出对小动物的关爱,深化了生命教育。
智慧课堂,全面育人
为与时俱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焕发新活力,协和中学一直注重创新教研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业务发展。
“我们加大教师队伍理论学习的力度,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落实《广东省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2020年修订)》的文件精神,学习新课标理念,积极研究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协和中学副校长黄东江介绍,协和中学紧跟教学改革步伐,组织高中教师学习新课标理念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掌握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和“四翼”基本含义和对高中教学与备考的指导意义。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以主题研训形式,创新教研模式,从单一常规教研向立体、多元化校本教研转变,不断优化示范课结构,打造新秀展示课堂、骨干研讨课堂和名师引领课堂;丰富教研形式,采取项目式教研、骨干示范性教研,分享式教研等形式。
除此之外,协和中学管理团队还注重顶层设计,潜心研究教学管理,科学施策破解难题
近年来,新高考在广东逐步落地实施。协和中学管理团队注重顶层设计,潜心研究教学管理,科学施策破解难题。深入研究新高考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形式,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分析常模与评价标准。
两年前,协和开始探索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依托云端平台,通过“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信息技术打造新型课堂,深入探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努力破解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和痛点问题
有了智慧课堂,平台能帮助学生错题收集,提供针对性训练,学生能更精准地查漏补缺;过去,老师的板书无法长时间保存,如今,平台能保存、整合老师上传的资料,方便了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平台相当于一个微型学习社区,老师会布置开放式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用文字、图片、语音等方式自由探讨。
教师平板与学生端互联互通,学生能更及时地反馈疑问,老师能更直观地分析数据,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高效了。”协和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张欣表示,按推进计划,下个学年内智慧课堂的将覆盖协和中学所有高中班级。
围绕“和”文化,协和中学探索构建具有协和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在每周三下午开设一系列“第二课堂”。学生可通过“图说校史课”了解协和历史,在“世界环境认识课”上拓展视野,还能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欣赏文学和影视作品,练习轮滑运动,为学校设计和制作鸟巢……
协和中学田径运动场。
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外,协和中学向来看重课外活动的育人功能。走在协和中学的校道上,有心人可以发现学校里很少设置阶梯,取而代之的是平缓宽敞的斜坡,这是学校为轮滑项目而设的巧思。轮滑是协和的特色体育项目,早在2010年协和中学就承办了全国单排轮滑球锦标赛,并获得成年女子组冠军等7个全国荣誉。
如今,协和中学以多元化、可选择性为原则,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开设了科技类、体艺类、社科类、工艺类、实践类社团。每周一节社团课,提升社团活动的专业性。此外,学校定期举办各类校园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学科周活动,鼓励学生全方位、个性化发展
近年,协和学生的课外活动取得多项喜人成果。2018年,协和模联社获得粤港澳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组织奖;2019年,协和中学参赛队在第40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简称OM)中国区决赛中获得工程技术类项目第一名。
校领导专访
广州市协和中学副校长梁彩匀:
用好百年老校红色资源,激励协和学子向前
南方+:协和中学发展至今已有110年的历史,您认为,协和的校史和文化氛围如何激励学生成长?
梁彩匀:协和中学历史悠久,几经易名,几经搬迁,几经改制,可以说协和的百年历史就是中国学校教育与社会变迁互动的一个生动缩影。百余年来,在这片土地上读书、教学、工作过的都是协和人。协和人才辈出,无论师生,初心未改。一批又一批协和英才的精神和故事是协和学子宝贵的教科书。
学校以“协和” 命名,旨在弘扬以爱为核心的“协力同心,和衷共济”精神;校训“尔识真理,真理释尔”,为学生指明了成功之路在于学习真理,追求真理;还有明灯校徽,象征着光明,提醒学生要在照亮自己的同时照亮他人……爱国、团结、奉献,这些文化品质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协和人成长。
南方+:作为一位政治老师,您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加强学生德育、传承红色精神有什么作用?
梁彩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红色资源是中学思政课教学的优质内容与载体
红色是协和中学110年发展历程的鲜明底色,协和中学的校史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我们校园里有很多经历过革命时期的建筑,是“可触摸到的历史”。讲好协和人的红色故事,将其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是适应思政课改革、提升教师素质、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途径。
最近,我们学校政治学科还申报了课题“协和中学红色资源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研究”。
南方+:协和如何挖掘红色基因,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梁彩匀:我们近期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教育活动,如组织初中部、内地新疆班等学生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农讲所、中共三大旧址、黄埔军校等地参观,开展了六次革命遗迹与革命博物馆的红色实践学习活动。学生们重温革命故事,感悟革命先辈的使命担当和凛然气魄,增进爱国情怀。
学校还和西村街道社工站合作,充分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邀请退役老兵入校为学生讲述他们的故事,激发学生爱国情感,让红色教育在学生心中扎根。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四史”学习教育活动、“五老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党史知识竞赛、红色观影活动等。
●往期回顾
百年老校新活力①|百年执信,这里有读书声、呐喊声、欢笑声和歌声
百年老校新活力②|在传承与创新中擦亮老校特色,这里是广州市协和小学
百年老校新活力③|广州幼儿师范,培养“有梦·有艺·有为”的幼师生
【记者】钟哲
【实习生】潘宛晴
【图片】广州市协和中学供图
本文来源:南方PLUS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89万获赞 178.9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