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扎马鲁丁(Jamal al-Din):又译作扎马剌丁,波斯(今伊朗)人,生卒年不详。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应征东来,在其藩邸做官。忽必烈即位后设西域星历司,扎马鲁丁就职其中。至元四年(1267),他将自己编制的《万年历》进献,颁行全国。同年,在中都建观象台,并创制7种观测天象和昼夜时刻的天文仪器,用来确定季节。至元八年(1271),在上都建回回司天台,任司天台提点,掌管天文历法工作。至元十年(1273),回回司天台隶属秘书监,任秘书监兼提点。至元二十二年(1285),主持编修《元大一统志》。后累官至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行秘书监事。
在13世纪的北京地区,生活着一批来自西域的科学家。他们将当时西域先进的科技成果传入中国,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扎马鲁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扎马鲁丁(袁琳 绘)
主编《万年历》 巧建观测仪
忽必烈尚未继位时,曾委托弟弟旭烈兀在西亚征召精通天文历法的学者,扎马鲁丁因此被派遣来到中国。
南宋开庆元年(1259),蒙哥汗在进攻四川合川钓鱼山时去世。第二年,忽必烈继任大汗,宣布建元“中统”。中统三年(1262),忽必烈下令建立了回回星历、医药二司,命西域人爱薛掌管,扎马鲁丁任职于回回星历司。中统四年(1263),设西域星历司,扎马鲁丁在其中任重要职位,开始主持编纂《万年历》。
至元四年(1267),《万年历》编撰完成,由忽必烈颁行天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政府下令使用的回回历。直到至元十八年(1281),郭守敬编制完成更先进的《授时历》之后,回回历仍在西域人中广泛使用。仅天历元年(1328)官府印制出售的回回历就达5257册之多,可见使用者之众。
至元四年(1267),扎马鲁丁还建造完成了7件用于天文观测的西域仪象。所谓仪象,是指天文观测仪器。这些仪器设计巧妙新奇,不久后被安置在上都的回回司天台(后称北司天台)中,对元代的天文观测和天文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苦来亦阿儿子(汉译地球仪),是中国第一架地球仪。英国李约瑟博士在其编纂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评价扎马鲁丁制造的地球仪说:“除公元前2世纪马洛斯的克拉特斯古地球仪(已失传)外,没有比马丁·贝海姆1492年的纪录更早的了。但是,扎马鲁丁的地球仪却诞生于1267年,比马丁·贝海姆的纪录整整早了225年!”
扎马鲁丁造西域仪象(《元史》书影)
回回司天台于至元八年(1271)建立后,扎马鲁丁被任命为第一任提点,其职责是用西域仪象观测天象,每年编制并颁行回回历。至元十年(1273),回回司天台归秘书监(机构)管理,扎马鲁丁任秘书监(官职)。至元十年(1273)、十一年(1274),扎马鲁丁随忽必烈往上都创立秘书监分监,并处理北司天台与大都的南司天台的合并事务。此后10余年,他肩负重任,长时间地领导了司天台的天文观测与编历工作。
掌管秘书监 修缮旧书籍
至元九年(1272),元朝设立秘书监官署。职责主要是掌管历代图书典籍,包括机密禁书。监内大小官员有30多人,工作内容纷杂,除摹画、抄写、校勘、裱修古籍、整理译稿及编纂地理志外,还雕印、发行新的汉蒙等民族文字的图书和历书。元代实行两都制,每年四月,皇帝便往上都避暑,等八、九月秋凉时再返回大都。秘书监还须拨出图书随驾,以备皇帝和诸臣途中用书之需要。秘书监的负责人也称秘书监,共2人。
第二年,忽必烈下令将回回、汉儿两个司天台都交秘书监管理,扎马鲁丁以司天台提点充任秘书监,焦友直则以户部尚书改授秘书监。通观整个元代,担任过秘书监的学者不少,但多数任期很短,有的并未到任,甚至挂名秘书监却连食俸也不在秘书监支取。只有爱薛任秘书监长达21年,其次即为扎马鲁丁,任期至少达17年。
扎马鲁丁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兴建秘书监馆库。元代初设秘书监于大都西南的旧城,这里数经战祸,残破不堪。而蒙古人刚从游牧转为定居不久,朝廷将大多数工程力量投入了大都新城宫阙的赶建。因此,用于秘书监建设的人力、物力不足。当时,除主要的中央机关外,政府诸事务衙门还未全备,因此扎马鲁丁和焦友直事无巨细,必得亲自出面联系。经过紧张的工作,秘书监库舍等建筑终于在至元十二年(1275)基本落成。第二年,右丞相伯颜率军南下,占领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二月,元朝设浙东、浙西两宣慰司,焦友直和原户部尚书麦归改授为两浙宣慰使兼知临安府事而南下,秘书监诸事务都交给扎马鲁丁一个人了。
为了开展科研工作,扎马鲁丁在最初来华时便携带了一批天文资料、图书和日用仪器。至元十年(1273),回回司天台并入秘书监时,曾编制了一份波斯式阿拉伯语和汉语混写的交接目录,著录有当时所藏的回回书籍195部,其中包括《兀忽烈的四擘算法段数》《积尺诸家历》等。扎马鲁丁本人居室中也藏有40余部回回文图书,如《忒毕医经》等。根据忽必烈的归并计划,他将回回司天台等处所藏天文历算等图书并一切回回文图书,划拨给秘书监。
扎马鲁丁还时时留心,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搜集散佚的回回文图书。蒙古曾收缴大量辽、宋、夏、金的藏书,分贮于各部门。至元十年(1273),其中一部分图书档案诏付秘书监保管后,秘书监收藏的图书文献日益增多。由于频繁的战乱,图书散乱破损,因此修复工作极为繁重。扎马鲁丁任职秘书监后,对图书进行了摹画、抄写、校正、裱褙修补、贴签等工作,成为一项历时多年的巨大工程。如至元十四年(1277)二月,裱褙匠焦庆安负责修书6762册,为之领取了各式绫13862尺1寸、各种纸40572张;一次负责裱画854幅,为之领取了大小画轴1009根,各式绫8072尺。由此可见当时秘书监修书的规模。
为了管理丰富的藏书,扎马鲁丁还率秘书监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例如,至元十六年(1279),秘书监规定:由于秘书库所藏御览图籍、禁秘天文、历代名家字画价值连城,本监所藏没有皇帝的圣旨或中书省的指示,不能随便调阅。
曾有人菲薄元代秘书监的工作,其实搜集辽、宋、夏、金的无主旧籍并统于一监,已是一功,以至元代诸阁藏书规模之大,不下于唐宋。秘书监对历朝图书的修补、抄全更是保存中国文化的极大功劳。在图书利用方面,元秘书监安排监官,逐日轮流提调书籍,以随时接待皇帝和官员。特编有藏书分类目录《编类成号置簿》,并印刷出版新的汉、蒙等各种文字的图书、历书。元代所修缮的图书,直至明代还深受称赞。所有这些工作,扎马鲁丁均参与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编纂一统志 绘制总地图
扎马鲁丁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上奏忽必烈,请求编修一统志。七月,这个倡议得到批准并初名为《地理志》。第二年春天,他进一步建议将广阔的西域也编入志书之中。忽必烈欣然接受了这一提议,并命令爱薛、阿鲁浑萨里协助扎马鲁丁。
当时,扎马鲁丁监管汉法天文观测及编历工作,已负担过重力不从心;编纂大型志书,还需要调查西域文献。加之秘书监所藏的关于天文历算等阿拉伯、波斯文图书需要懂得专业的行家进行整理,而当时具体管理这些图书的回回人又不懂天文历算。因此,朝中有大臣曾奏请让兼职过多的扎马鲁丁不再管理汉法天文历算人员。他们的奏议得到批准。此后,仍为大元秘书监兼司天台提点,但已荣升集贤大学士的扎马鲁丁,就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主编大型志书和领导回回文天文历算图书的整理工作。
至元二十八年(1291),志书初步修成,正式命名为《大元一统志》,共755卷。该志分别以建置沿革、城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胜、古迹、宦迹、人物等门类,叙述全国各路、府、州、县的情况,内容广泛,包罗宏富,是古代中国最大的一部舆地书。元文宗时纂修《经世大典》,多以此书为据。《大明一统志》也以此书为蓝本,《永乐大典》的大量条目也依据此书。明代嘉靖时,文渊阁尚藏有一全、一残两部,但今天只剩数十卷了。
在编制《大元一统志》的过程中,扎马鲁丁还充分展现了他杰出的制图才华。他绘制的大元总地图《采色地理总图》,是根据新测绘或新勘定的全国实际疆域的资料,综合元代各地区和西域回回地区的地图绘制而成,地域极为辽阔,以表现元代疆域的广大。
为了高质量地尽快编好《大元一统志》,扎马鲁丁大胆荐用有才学的人。至元二十三年(1286),他向忽必烈上奏,举荐陈俨、虞应龙等人。次年,经忽必烈同意后,有司立即移咨山西、四川等省,征召所荐诸人。其中,虞应龙应召而至后,很快成为扎马鲁丁编修一统志的得力副手。他还尽力帮助朝廷培养天文学人才。至元二十二年(1285),他开始向苫思丁重点传授天文学。苫思丁后来学高艺精,成为回回司天台的重要科学家。大德十一年(1307),苫思丁被任命为回回司天台提点。大概在同一年,扎马鲁丁与世长辞。
扎马鲁丁毕生致力于天文历算事业,把当时西域先进的天文历算科学介绍到中国,并制造了许多新颖的天文仪器,从而使当时中国的天文历算科学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如今,扎马鲁丁已经离世700多年了,但他对中国的天文、图书馆事业和中国、伊朗两国间的科学交流与友好合作所做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追念。
本文内容选自《国际友人在北京》,如需查阅图书完整版,请您至方志馆三层阅览大厅。
举报/反馈

北京市方志馆

1551获赞 5811粉丝
走进方志馆,了解北京城
北京市方志馆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