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时候每逢二月二,龙角(角宿)恰好在日落时露出地面,故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由于岁差的存在,“龙抬头”这个时间也在逐渐后移,现在,要等到清明前后,角宿才能在日落时从地平升起。
那么什么是岁差呢?
我们先来说说“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岁即年的意思,不过它的由来还是和天文有关,“岁”在古代特指木星,所以木星也叫岁星。
为什么木星叫岁星呢?木星在太阳系中是仅次于太阳的第二大天体。对于在地球上的人来来说,木星的亮度仅次于太阳、月亮和金星,且一般很容易被人们看到,所以古人对它的关注程度非常之高。人们发现每经过十二年,木星便走完一轮出现在最初的位置上,而且发现木星的运动轨迹基本和太阳运行轨道(黄道)基本相同,总结出了木星的运行规律,根据每年出现的位置把这一个轮回划分为十二星次“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 寿星、大火、析木”。木星走完一星次就叫做一岁,木星走完一圈轮回,地上的人就过完了12年。
这种岁星纪年法非常古老,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了。与古巴比伦人把黄道分成十二宫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实际上木星的运行周期并不是严格的十二年一个轮回,而是11.86年一个轮回,这样木星走着走着就会与十二星次错位,86年就会错位一次。在战国中晚期,古人睿智的发明了一种替代木星纪年的假想天体纪年方法即太岁纪年法,假想天上有一个严格遵照每十二年一轮回的天体即“太岁”,运行方向和岁星相反,用它来纪年更加精准方便,太岁纪年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后称为“太阴”,而十个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称作“太阳”,后来这种纪年演变为“干支纪年法”。
大书法家王羲之著名的《兰亭序》开篇:“暮春之初,岁在癸丑……”意思说太岁运行到了癸丑,即癸丑年,就像我们现在写作文一样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后来太岁的叫法在民间慢慢演变成一种不吉利的象征,婚丧嫁娶等都要避开太岁所冲之地,相传太岁运行到哪儿,相应的方位地下会出现一块肉状物,不能动。唐《酉阳杂俎》中记载:有个叫王丰的人“于太岁头上掘坑,见一肉块,大如牛,蠕蠕而动”,这个实际是一种真菌、黏菌复合体,后来也被叫做“太岁”,不能再太岁头上动土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岁差里的岁是指回归年的意思,从春分再回归到春分所经历的时间单位,即一岁。我们还要提到另外一个年的时间单位叫做恒星年。
小伙伴不经会问:啥是回归年,啥是恒星年,还有岁差!傻了傻了,分不清楚!
我们先从字面意思来理解:
回归年:啥回归了,谁回归了,回归到哪儿了
答:人类站在地球上观察太阳的运行,当太阳从春分点再次回归到春分点的时间长度就是一个回归年。
恒星年:参照物从春分点变成了其他恒星,以第三方作为参照物,即上帝视角,当太阳和某一颗恒星重合算起,再次回到重合位置所经历的时间长度,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最真实的时间。
小伙伴不禁要问:这两个年不一样吗?
回答是:当然不一样,人和上帝能一样吗。其实,如果地球稳定的绕着自己的中心自转轴安安静静的转,这两个时间就是一样的,但是……但是,因为地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正球体,而是在赤道部分突出的椭球,太阳、月亮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地球在绕自己的自转轴旋转的时候自转轴会有一个非常缓慢的画圈运动,这就好比地球从躺着的姿势慢慢的站起来,然后再躺回去,周而复始,导致上帝在看地球公转的时候发现地球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起来,实际上这种变化非常微小并且也非常缓慢,大约26000年一个周期,这样回归年和恒星年就有了一点点微小的差距,这个微小的差距就是岁差。岁差经过长年累月的累计导致节气点推迟时间越来越大。
小伙伴提出另一个问题,既然每年只有这么一点微小的差距,最开始古人是怎么发现的。
这个就要归功于古时候的天文学家和天官了。在西方大约公元前200左右,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在绘制星表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的天体相比于150年前先人绘制的星表中的对应天体都向西偏移了一些,这是地球人首次发现岁差,而且还是通过之前二月二龙抬头提到的角宿一相对于埃及底比斯神庙位置的微小变化发现的,不过当时测量出来的精度和真实值之间相差较大,无独有偶,我们在将目光转移到公元400年左右的中原大地,晋代天文学家虞喜也是在研究前人星图时发现天体位置的微小变化并提出“岁差”的概念,祖冲之在公元463年编著的《大明历》里,明确将岁差的影响计算在内,这是人类首次将岁差的影响融入历法的推算中。
这下大家明白岁差是怎么回事了吧,就是这么微小的变化经年累月的累加最终影响我们的历法和生活。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王翔 排版沈墨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来源:国家授时中心
编辑:zhen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