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创办至今,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德清学院已经走过42年的历史,42年风雨兼程,42年砥砺前行,学院扎根德清,面向省内,辐射全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学硕果累累——
研发全省首个教管云系统,覆盖全国34个市县级电大,受益人数近100万;自启动农民大学生培养工作以来,共为德清乡村发展输送了2783名农民大学生;2017年开始承担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共普及、取证培训达15000余人次……
一组组数字,见证了学院的发展壮大。“我们始终把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知识文化的追求作为奋斗目标,整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大学,为社会各群体提供更多、更便捷、更优质的学习服务。”电大德清学院院长张立淼表示。
截至目前,学院已经连续4年获省电大系统业务考核A等单位,11次获省电大招生先进单位,2021年初又被评为了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优秀教学单位。
数字赋能
研发全省首个教管云系统
初夏5月,走进电大德清学院,现代化的设施与优美的校园环境相得益彰,顺应时代发展,学院承担了开放教育、老年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社区教育等多种教育。
“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登录查看上课时间和地点,还有考试时间和考试成绩这些信息,真是很方便。”如今,来这里就读的学生,拥有1个账号和密码就可以登录学院教管云系统,体验有效便捷的学习。
据了解,学院从2010年至今,一直致力于基层开大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在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之上,系统紧紧围绕基层电大的各项工作,对电大工作流程进行优化,目前已经上升为2.0版本,经国家开放大学评估认定,成为全省首个集教务数据传输、教师智能管理、线上云学习于一体的县域电大教管系统。
“这个系统实现了国家、省市县、个人五级信息传播贯通,学生数据从‘手工校对’变智能云处理,近千份学生数据仅需1人耗时半天即可完成,差错率从原先的15%下降为零。”说起系统的先进性,主要研发者祝春标老师“如数家珍”。
比如,由于电大的专业、班级、人数比较多,以前班主任往往疲于应付各种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教管云系统2.0应用后,辅导课表、课程注册、成绩发布、收费清单、面授签到等功能都可以实现“一键式”管理。
目前,32872名学生纳入德清学院教管系统,覆盖全省36%的开放教育学生。
“头雁”效应
输送2783名农民大学生
2021年初,电大德清学院获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优秀教学单位,全国开放大学(电大)系统仅有52家获此殊荣。
据了解,电大德清学院自2007年启动农民大学生培养工作。10余年来,共为德清乡村发展输送2783名农民大学生,专业涉及观光农业、园林技术、茶叶生产与加工、园艺、农村行政管理等,他们遍布德清乡村,很多人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没想到在中年阶段还能圆大学梦,从大学丰富多彩的授课内容中,学习了更系统更专业的茶叶种植技术,这些都让我受益良多。”电大德清学院14秋茶叶加工与技术沈应方感慨,作为学院的保安,受浓厚的大学气息影响,他毅然走进了大学课堂,后来又考取了“农产品经纪人”职业等级证书,如今他的茶园经过科学的种植和多样化的销售模式,远销四川、河北多地。
同样是电大德清学院农民大学生的佘国兴则在瓜中觅得致富路,原本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学了新技术,圆了大学梦,搞起了智慧农业,开辟了“空中西瓜”观光采摘游线路,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瓜大王”。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过程中,电大德清学院通过走村入企,完善招生服务体系;送教下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以致用,培育创业实践基地三大举措,为当地乡村发展输送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有乡土情怀”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应急救护
为平安德清贡献力量
“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6分钟!只要按照几条要领来做,就能为病人赢得抢救时间。”近日,冯姐工作室为开放教育的学员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又实用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课程,提高了大家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作为电大德清学院高级讲师,冯姐在2015年就取得二级应急救护培训师资质,2020年获浙江省突出贡献红十字志愿者荣誉称号。“我们很多老师都有应急救护培训的经验,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习救护技能,我们成立了这个工作室。”冯姐介绍,工作室不断探索研究救护知识和培训内容,以更好地协助县红十字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各类应急救护培训、救护演练和救灾准备等工作。
据了解,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是电大德清学院的特色品牌项目,2015年4月,县红十字会在电大德清学院成立县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这些年来,学院通过实践与探索,让应急救护知识进入千家万户,使德清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更加专业和规范。
截至目前,学院已开展应急救护培训360余场次,培训15000余人次。学院作为县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成人培训基地,今后将继续推出更多应急救护普及和取证培训,积极为创建平安德清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