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古诗词81课》由著名古典诗词专家康震教授精讲从汉代至清代的81首国民必读古诗词,小到字句意象、文史典故,大到诗人身世、人生心境,旁征博引,会通古今,共情式解读,多维度切入,引领读者穿越时光,去会晤千百年前诗人内心那些深情唯美、绚烂多姿的诗句,使读者在感悟诗词人生、品味诗词之美、赏玩诗词之趣的同时,提升文学修养和艺术品位。下面这篇文章选自《康震古诗词81课》。康震古诗词81课第64课 苏轼《题西林壁》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选自《苏轼诗集》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这首诗可谓家喻户晓,很多人在小学时就背诵过。它用最常见的汉字,串连起最普通的词语,表达最简单的道理,所以被千万人记住。可以说,只要认得汉字,就能读懂这首诗。不过我想提醒大家,它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密码。要真正读通、读透这首短小精悍的小诗,还需要破解一个又一个的密码。
题目里的“西林壁”指庐山西林寺的墙壁。庐山脚下有东林寺、西林寺两座寺庙,这首诗是苏轼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所以叫作《题西林壁》。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被贬黄州第五年,宋神宗觉得苏轼到底是个人才,应该善待他,于是亲自下诏令,量移苏轼到河南汝州,依然任团练副使,依然不得签署公事。量移是指皇帝恩赦被贬官员,改善他的任职状况。汝州与黄州相比,距离汴京更近了,条件也好得多,这是神宗对苏轼释放的善意。苏轼四月离开黄州,在随后的行程中登上庐山。在《自记庐山诗》这篇文章里,他简略记述登上庐山的过程。刚登上庐山时,看到山谷奇秀,都是生平从未见过的奇绝景观,发誓不写诗,因为自然山川就是最好的诗。但这怎么可能呢?苏轼的名气太大了,他一到山里,大家就都知道大文豪、大诗人苏轼来了,纷纷请他题诗。苏轼虽然在政治上翻了船,被流放贬谪,但在文坛上依然声名显赫。这一写,就刹不住了,在庐山上游赏十余日,诗也写了十几首,庐山的方方面面都写到了。这首《题西林壁》应该是苏轼游历庐山结束时所写,也是对这次游历活动的一个小结。他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是山岭,侧看是山峰,远近高低,参差各异,各有千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总是在庐山里面转来转去,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个局部和侧面,所以始终无法看清庐山的全貌和真面目。这四句诗虽然简单,内涵却极为深刻。它启发我们,只有跳出自我,超越自我,站在更广阔高远的高度,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真相,洞察事物的全貌。问题是,苏轼去过的名山大川多了,这一次游历庐山十几天,看得也够周全了,为什么最后还会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的结论?这与他被贬黄州前后的经历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想当初,苏轼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招致“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一时期他所作的诗词,总在追问自己的人生,追问自己的价值:“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夜归临皋》)人生烦恼多啊,感觉自己并不属于自己,那属于谁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忘却这世间的蝇营狗苟呢?政治斗争、流放、贬谪,使得诗人厌倦了现实,恨不能一走了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不如浮游江海之外,从此忘记烦恼人生。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作者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他将自己比作一只孤独的大雁,在惊慌失措中飞翔,留下了孤独的身影,透露出贬谪流放带给他的心灵伤害。在《后赤壁赋》当中,苏轼写他夜游赤壁,看见一只仙鹤掠过江面,晚上梦见一个道士经过他的窗前,给他作揖,问他在赤壁是否快乐。苏轼想问他的姓名,道士却不回答。苏轼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道士就是从他身边飞过的仙鹤。苏轼追问道士的身份,其实也是在追问自己的身份。这种对身份的不确定感,反映了流放和贬谪生活带给苏轼的困扰。不过苏轼好像很快就走出了困扰,在《定风波》中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好像认定了人生的方向,那就是不管天晴还是下雨,自己都会坚定不移地向前走。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罗列苏轼黄州时期的诗词,就是想说明苏轼的庐山感悟不是孤立的,是有缘由的,也许正来自他黄州五年时间里的人生反思与总结。庐山之游后,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县尉,途经湖口,与苏迈夜访石钟山。在《石钟山记》中他指出,关于石钟山山名的由来,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语焉不详,李渤的考察更是不得要领,此后的读书人更不可能亲自到现场来考察。如今,他与苏迈亲自来到石钟山考察,终于揭示出石钟山得名的真相,可见,要获得真相,就一定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庐山的真相、石钟山的真相、变法的真相、“乌台诗案”的真相、黄州的真相、人生的真相……世间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更接近真相?苏轼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磨难与沉淀之后,肯定会深入思考这些问题。这些思考无论对于苏轼还是对于当时的北宋政局,都是意味深长的。离开庐山,苏轼沿江东下,拜会了闲居江宁(今属江苏南京)的王安石。在与王安石朝夕相处一个多月后,他对这位往日的政治对头有了更为深入、真实的认识。总之,宋神宗元丰七、八年间,历经政治风波的苏轼和王安石,也许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走向和解,或者说走向和解性的默契。这对于苏轼今后的政治立场、仕途经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十六年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六月,苏轼结束了在海南岛的贬谪流放生活,乘船渡海回到大陆。当晚,他写了一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最后两句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年过花甲,我被流放到荒凉的海南儋州,虽然经历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我看到了平生从未见过的奇绝景观。这就是六十五岁的苏轼对自己海南人生的总结。同样,《题西林壁》似乎也是年近五旬的苏东坡对自己黄州人生的总结,对未来岁月的期待,至少,这为他之后更达观、更淡定地看待人生,开启了新的法门。原标题:《这首家喻户晓的古诗,隐藏着苏轼的人生密码!》阅读原文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