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兵团日报8版刊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专版第53期
党史百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体党员作出的号召和要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全党同志必须时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守住初心、担起使命,努力实现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
——据本报资料库
百年文物
庄严的天安门广场上,高达37.94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
纪念碑的正面是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这些宝贵的文件笔迹,被收藏在中央档案馆内……
顶天立地的巍巍丰碑
↑↑↑(点击阅读更多)
百年红色记忆
动听的《草原之夜》 英雄的可克达拉
张加毅妻子薛蕴华与可克达拉草原之夜风情园张加毅雕塑合影(资料图片)。杨俊钦
在古丽娜尔·热合曼的心里,《草原之夜》是属于她的,这首被称为东方小夜曲的歌出自纪录片《绿色的原野》,而她是纪录片中的小主角,她的孩子伴着这首歌出生、成长,她的父亲听着这首歌将一生奉献给了可克达拉。
四师可克达拉市东临伊宁市,西接霍尔果斯市,南拥都拉塔口岸,北依天山山脉,具有辐射中西南亚乃至东欧各国的国际大通道地理优势。
在四师可克达拉市,人们都说,因为歌曲《草原之夜》,才有了这座城市,所以这首歌属于每一个和古丽娜尔·热合曼一样,热爱、参与并见证着可克达拉巨变的人。
《草原之夜》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中的插曲。1959年,8个月大的古丽娜尔和妈妈一起参加了电影拍摄,“我妈说我长得胖乎乎的很可爱,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张加毅选了我,纪录片第一幕当中那个洗澡的小孩就是我。”她说。
新中国成立后,天山南北百废待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将士做出了永垂史册的贡献。1954年10月,新疆生产部队集体转业,正式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分赴全疆各地披荆斩棘,投身经济建设,从此揭开了开发祖国大西北的壮丽篇章。
进驻伊犁河谷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是一支以转业军人为骨干,由支边青年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劲旅,为开发建设“塞外江南”立下卓越功勋,赢得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筹备拍摄一部大型彩色献礼片。元旦之际,纪录片《绿色的原野》导演张加毅率摄制组前往人民大会堂时,受到周恩来总理、王震将军的亲切接见,并指示他拍的献礼片要着力讴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官兵屯垦戍边艰苦创业,与各族儿女携手共建边疆的壮举。
随后,张加毅两次进疆,最终选定伊犁河谷四师六十四团“可克达拉”作为外景地,这在当时是一个聚集了13个民族的军垦农场。20岁的新疆军区文工团创作员田歌被挑选为纪录片作曲。
1959年3月,可克达拉草原的万人垦荒会战热火朝天,威武的军垦战士与各族儿女高唱革命歌曲,骑马,坐爬犁,浩浩荡荡割苇垦荒。他们的生活展示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民族团结的壮丽画卷。听闻古丽巴哈在地窝子产下了爱女,并借用“可克达拉”给女儿起名,张加毅顿时眼前一亮,赶紧让摄影师吴迪将初到人间的女婴补入镜头,并当即将影片命名为《绿色的原野》,这个女婴就是古丽娜尔。
古丽娜尔给了张加毅电影的灵感,但是主题曲的灵感到了初夏时节才有了眉目。
一天傍晚,张加毅和田歌分别骑马来到辽阔无垠的草原散心,偶遇一幅绚丽迷人的场景:一抹晚霞斜倚天边,吃草的羊群似朵朵白云,一群年轻人正围着熊熊的篝火将打来的猎物上架烧烤,其中一个小伙边弹都塔尔边纵情歌唱,其余战士则躺在马爬犁上小憩。
张加毅和田歌忙上前问:“你们唱的是什么歌?”“我们在歌唱劳动,歌唱爱情,歌唱可克达拉草原幸福的明天。”小伙子们大笑着回答。张加毅对田歌说:“灵感来啦!眼前这边疆儿女真情实感的场面不正是我们主题歌的基调吗?”
田歌反问:“张导,如此美景你敢写词吗?”张加毅说:“小田歌,你等着!”两人立马打道回府,一路上,张加毅的脑海里闪现的全是刚才所见的那一幕美景,他一边骑马一边琢磨歌词,并下意识从上衣口袋摸出个空烟盒,用铅笔头在上面简单记下“夜色、美丽、弹琴、姑娘、明天、美好”等词,回到地窝子仅用半小时便写出了一首歌词。
拿到歌词,田歌反复念叨,可就是不发表意见。张加毅心里有些发毛,以为是歌词写得不好,就问道“:田歌,你好歹表个态,歌词到底行不行?”
田歌说道:“张导,请你洗耳恭听。”随即抒情地拉起小提琴,演唱起“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经田歌动情地连拉带唱了四五遍,越发觉着好听……忽然,窗外传来阵阵喝彩声——原来是几名战士在窗外偷听,不约而同一起鼓掌欢呼。
《草原之夜》就这样诞生了,情感细腻的《草原之夜》像一泓清泉,回荡在西部边陲月白风清的夜晚;更像一股奔放的暖流,拨动着每一个咏唱者的心房。它激励无数军垦战士去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1990年6月,歌曲《草原之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著名东方小夜曲”,后来被编入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材,后来被李双江、阎维文、蒋大为、腾格尔、刀郎等人翻唱。
“我爱听《草原之夜》,但是唱的次数并不多,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我刚入党时,有一次党支部活动前,有人哼起这首歌,我就跟着唱,最后变成了党支部所有党员一起合唱,一首歌让我们忙碌一天的疲惫一扫而光。”古丽娜尔说。
从《草原之夜》诞生的1959年至今,60年过去了,电影里襁褓中的古丽娜尔已经成为退休职工,小时候在可克达拉,她跟父母住地窝子和芦苇房;结婚后,她和丈夫在连队打土块建房子;孩子出生后,他们住在砖混结构的房子;如今,她住进了楼房,和儿孙生活在一起,有退休养老金,看病有保障,她觉得很满足。
伴随着《草原之夜》,生活在继续。一部艺术作品的魅力是无穷的。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歌者用饱含生命激情的歌喉演唱着《草原之夜》,那悠扬动听的旋律在兵团人的心中托起了一块精神高地。
航拍的四师可克达拉市儿童公园。可克达拉是歌曲《草原之夜》诞生地。据本报资料库
2015年3月18日,国务院批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可克达拉市,实行兵团城市“师市合一”模式,归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管理。
党员先锋故事绘
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
“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最美奋斗者”……是十四师昆玉市司法局皮山农场司法所所长刘厚彬获得的荣誉。参加工作以来,刘厚彬的足迹遍布辖区所有连队,组织普法活动2000余场、处理纠纷300余次,调解成功率100%。
2013年,刘厚彬大学毕业后来到十四师昆玉市司法局皮山农场司法所工作。他虚心向老干警学习工作方法,努力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几年下来,刘厚彬已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调解能手。
2016年冬天,两名务工人员来到皮山农场司法所反映工资拖欠情况。刘厚彬了解情况后,找到工程负责人张某。在刘厚彬的调解下,工人们拿回了工资。
由于工作原因,刘厚彬和妻子许钰聚少离多。视频通话,是刘厚彬和许钰经常的“见面”方式。刘厚彬说:“有很多人像我一样,舍小家顾大家,能克服就克服一下。”
为更好开展法律宣传工作,丰富国家宪法日宣传周活动内容,皮山农场司法所与皮山农场中学联合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刘厚彬扎根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全力为群众维权。同时,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出“警民联调”工作机制,为构建法治皮山农场作出贡献。(王昕/绘)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马梦
责任编辑:夏振忠 陈兰
举报/反馈

兵团日报

6.5万获赞 2.7万粉丝
让世界了解兵团,让兵团走向世界。
兵团日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