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13年前的今天,刚经历一场8.0级大地震的汶川,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山河破碎,美丽的家园一日之间成为一片废墟。


13年过去了,2008年5月12日,这串数字依然触目惊心,这个日子依然让人不忍回顾。

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突发8.0级大地震,消息一传出来,全国人民为四川揪着一颗心。


但在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却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

老师们含着泪向家长们汇报。家长们松了一口气,而全国人民震惊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学校的校长叫叶志平,是一位黝黑粗壮的汉子,一位貌不惊人的普通人。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人,却创造了奇迹: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安全撤退,从地震到冲到操场仅用时1分36秒!

堪称:“汶川奇迹”!

学校处在灾情最严重的北川,周围的建筑震得支离破碎,伤亡惨重,而这所学校里所有人员安然无恙。

而这,是一贯以“人命重于泰山”的“史上最牛校长”叶志平一砖一瓦加固学校,定期开展教科书式撤退演练,十年坚持创造出来的奇迹!



“无一伤亡”背后,是校长十年的心血汗水

地震发生时,叶志平正在绵阳办事。大地突然巨震,他站不稳,抱住了身边的总务长。

震感非常强烈,经验丰富的他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妙。

他立刻往学校打电话,但是打不通,他知道电话断了,疯了似的开车往学校跑。

车子开得飞快,路上他一句话也没说。


他最挂心的是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地震来了,那是软肋。

那栋楼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豆腐渣工程,建好后没有人敢验收。

这栋“新楼”,楼梯栏杆会“摇晃”,灯泡是啥款式都有,墙壁都没刷只有底灰。这栋楼太烂,全校师生没有人肯搬进去,他只好带头搬。

他当领导后下决心维修这栋楼。

1997年他发现质量最差的是厕所楼,污水已锈蚀了钢筋。他把厕所楼拆了,在一楼重建厕所,解除了最大的隐患。

他没事就去检视这栋楼,1998年他发现这栋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非常生气,找了正规的公司,满满地在板缝中灌注混凝土。

人家万丈高楼从地起,他是百尺危楼慢慢修。安全大于天,他一直放在心上。

1999年,他花钱将华丽不实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结实的钢管栏杆。还做了“大手术”,他把整栋楼有22根承重柱子全部加粗!

22根柱子,他自己动手亲自测尺寸,从直径37厘米用水泥加粗到符合要求的50厘米以上,光加固这一项就花了40多万元。

而当时建这栋楼才花了17万元!

没有钱,他就去“化缘”,向教育局要,找领导支持,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一点一点凑出来。

为了不影响教学,他与施工单位讲好,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像宝贝一般慢慢拾掇,将这栋楼的16个教室修补好。

17万元一栋楼可能很快建起,而叶志平把它从危楼改造成放心楼,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和心血。


他狠抓学校新建楼的质量,要求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再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这样贴得牢固,不会砸到学生。

大地震当天,教学楼的大理石面,没有一块掉下来。

他以最高的安全指标建新楼,也训练师生去熟悉和学习,最危急最可怕的地震到来时,如何应对。

2005年开始他要求全校师生每学期开展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

每次演练都模拟最真实的情境,规划好每个班的疏散路线,到达操场上的位置也做好固定标识,跑哪个楼梯,转弯处要放慢,绝对不能出现踩踏,每个细节他都想到了,绝不能出错。

他设计好的撤退策划书,堪称教科书式的撤退演习!

他每天绷紧这根弦,大家却不理解他。有些人觉得烦琐,当做儿戏般,但是叶志平一直坚持。后来,渐渐地大家习惯了,撤退演练每次都很成功。

他在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十年如一日未雨绸缪,常常练习。

没想到地震这天,他偏偏不在。

但是学生们安全撤退路线了然于胸,老师们指挥起来也秩序井然。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

老师们想到,地震会扭曲房门,把所有教室前后门都打开。

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按演练时的路线迅速撤退。

当其他人像噩梦一样,面对地震来临,束手无措时,桑枣中学的学生们却轻车熟路,按照校长早已安排好的路线疏散,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仅1分36秒。


无一伤亡!连怀孕的老师都安全没事!叶志平火急火燎赶回来时听到这句话,整个人瘫了。

这个55岁的坚强汉子,哭了。



为灾后重建呕心沥血,校长走了

叶志平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四川是地震多发地带,他生于此长于此,成了这片土地上最敏锐的人。

他总是能在安全的日子里,为了意外做足准备;也能迅速地调整自己,带领大家投入灾后重建。


叶志平看到老师们无房可住,两百多名教职工和亲属们露宿学校操场。

他眼里含着热泪,立刻组织大家动手搭帐篷。

他带领大家搭建简易的厨房,用砖头支起大锅,有的人负责找柴有的人负责找水,所有的人忙碌起来,烧水煮饭,解决温饱。

他顾不上自己,也顾不上家人,全校教职工们等着他呢,他得保证他们能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热饭。

很快,国家科技部和四川省科技厅捐赠了帐篷和纯净水,他又张罗着,租地平整地基,为教职工建起了临时生活区。

有校长在,大家不会忍饥挨饿。

叶志平一方面安顿好生活,另一方面立刻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成为抗震救灾领头人。当很多人连自救都不懂的时候,他活跃在最前线,带领教职工为桑枣镇政府卸下救灾物品物资100多吨。把物资迅速分发下去给最需要的人。

生活基本安顿好了,他琢磨着,学业不能荒废,该给学生们复课了。

两千多名学生无法上课,辍学在家,他心里着急。


地震后复课,他又抢先一步走在了前头。冲在前头,就意味着冲锋陷阵,注定要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艰辛。

学生餐厅是学校里最完整的建筑,他迅速修复好用来做临时教室,让学生很快可以学习。

他挂念着他500多名初三生能否顺利参加2008年中考。但是初三的学生暂时无法复课。

他千方百计想办法,实在不行,他就转个弯换个思维解决问题。

学生不能来,那老师们可以去教。他让初三年级组的老师们,在全县各乡镇办临时校外学生辅导站,还周到地把各种复习资料和训练题亲自送到初三学生手里。

学生和家长们都说:有这样的好学校,这样的好老师,我们一定会考出好成绩。

灾后的几年,叶志平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他不仅要学校工作正常开展,学生们正常学习。他还四处奔波,马不停蹄地到处讲学。


2011年6月3日晚,操劳过度的叶志平突发脑溢血,被送往绵阳市第三医院紧急抢救。

住院之前,他心心念念着学生们的中考。

“可能是这几个月太忙,没怎么睡好觉,让我睡2个小时就好了。”这是他昏迷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学生们一心希望“最牛”的校长,这次再“牛一把,“牛”得过死神。

可是校长累了,他走了,永远的离开了学生们。

“叶校长什么都防到了,就是没有防到自己的身体。”

叶校长什么都算到了,就是没有算到自己会累倒,他还要看学生们中考拿第一名,他还要很多事要做……


校长走了,校长的爱一直都在

同样的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四川都江堰市光亚学校老师的范美忠正在给国际文凭一年级班的学生上语文课。

地震来时,他反应迅速,丢下学生自己一个人跑了,第一个撤到学校的操场上。


班上的十几名高中生这才反应过来,先后撤到操场。事后,范美忠发文写道:“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同样的四川,同样的为人师表,范跑跑和“最牛校长”,两人的举动天壤之差距,两人的境界是云泥之别。


有的人一生扑在教学上,把为人师表当做最高荣耀,时时警惕防患,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首位;灾难面前把生死置于度外,为学生为教学积劳成疾,壮年离世。

有的人贪生怕死,枉为人师,把个人利益当作最高荣耀。

13年过去了,人们还是会怀念那个校长,那天他把孩子们还给家长,说:“娃娃们连汗毛也没有少一根!”

那么云淡风轻,却是山一样的承诺。他为之坚守了一生。

“最牛校长”,他是学生们最尊敬的孺子牛,老黄牛般默默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刻。

他走了,人们永远怀念他,我们感谢他。


. END .

【文| 云淡风轻】

【编辑|丹尼尔李 】

【排版 | 毛毛雨】

举报/反馈

李砍柴

1308万获赞 52.1万粉丝
北京浪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砍柴书院MCN创始人
优质社会领域创作者,乘风计划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