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嘉康杰,又名嘉寄尘,生于1890年,1939年11月18日牺牲。运城市夏县胡张乡其毋村人,是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反袁斗争和“五四”爱国运动。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完成由一名爱国者到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转变。他先后担任中共河东特委组织部长、河东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晋豫特委、中条地委委员、军事部长,晋豫边区八路军抗日游击支队后勤供给部部长兼第六大队政治部主任、第七大队大队长等职。他是中共“七大”候补代表。
1939年11月18日,在返回中条地委驻地的路上,嘉康杰遭到国民党特务暗杀,不幸牺牲,时年49岁。
他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被誉为“群众领袖”。
嘉康杰说
●“不打倒清朝政府,决不罢休。”
●“(旧)中国之落后,在于不兴教育,不懂科学。”
●“群众有智慧,这就是力量。”
●“资产阶级凭的是金钱、飞机和大炮,而我们靠的是人民群众。谁要脱离群众,谁就会成为可怜的失败者。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和人民建立血肉的联系。”
运城有一所闻名全国的高中学校叫“康杰中学”,为我国和当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该学校创建于1945年4月15日,原名“晋冀鲁豫边区太岳行政干部学校第五分校”“太岳第五中学”等。
为了纪念运城籍革命烈士嘉康杰,1952年5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将该学校命名为“山西省康杰中学”。
“我们秉承嘉康杰烈士的遗志和康杰精神,爱党爱国、追求卓越,用心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康杰中学团委书记赵霞说。
嘉康杰是革命家、教育家,毕生投身于救国救民,为人民群众求解放、谋幸福,在晋南得到广泛的拥护,被誉为河东“群众领袖”。
不当县长当校长
嘉康杰,又名嘉寄尘,1890年出生于运城市夏县胡张乡其毋村的一个富裕家庭。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刚刚20岁出头的嘉康杰投身于革命洪流,他说:“不打倒清朝政府,决不罢休。”
1914年,嘉康杰在太原省立农业专科学校因闹学潮而遭通缉,被迫东渡日本。1915年,他回国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9年5月,在北平中央政法学院读书的嘉康杰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为研究日本社会,寻求救国之路,他再赴日本。
1921年,嘉康杰从日本留学回来。国民政府欲委派其担任县长。而他说:“中国之落后,在于不兴教育,不懂科学。”他拒绝任职,而是返回夏县,在家乡其毋村创办了“以太小学”。“以太”的意思是媒介,嘉康杰希望这些学生充当媒介的作用,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
1922年,嘉康杰在夏县堆云洞创办了“平民中学”,为广大平民子弟上学开了绿灯。当时的招生简章就是“穿长袍戴礼帽的不要,骑马坐轿的不要,欢迎平民子弟前来就学”。这样的办学原则,夏县以及周边穷苦人家子弟纷纷来求学,远至陕西、河南等省的孩子也得讯来报名。
秉持把学生培养成革命青年的理念,嘉康杰创立学校聘请的校长和教师均是当地的进步人士,专门开设了“中国近代史”和“帝国主义侵华史的课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学校图书馆购进许多进步书籍。
“他还在运城、临汾、太原等地先后创办多所中学,广播革命火种,培养进步青年千余名,为日后开展农民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群众思想基础。”夏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裴文师说。嘉康杰因此成为著名的教育家。
在山西大地遍撒革命火种
1927年,嘉康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经常骑着自行车来回于太原运城之间。每次单程两天时间,他不住旅店,而是寄宿在沿途老百姓的家里,一来节省开支,二来为党工作,深入群众。
他在临汾、洪洞、赵城一带建立起了党组织,发展了很多党员。他创办的平民学校,培养了3000余名具备进步思想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嘉康杰在山西大地遍撒革命火种。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28年,嘉康杰赴天津参加了顺直省委会议。1930年,中共山西省委特派嘉康杰回到河东大地开展党的工作,他在堆云洞召开了河东特委会议,建立起中共河东中心县委,嘉康杰担任书记。
嘉康杰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发展党的组织,先后筹划建立了新绛、虞乡、永济、临晋县党支部,成立了虞临永中心支部。太原暴动失败后,山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晋南党组织也受到重大打击。嘉康杰临危受命,回到运城,致力于重建和恢复党组织的工作。1931年,嘉康杰将中共河东中心县委迁至中条山腹地夏县韩家岭。
“在他的努力下,1933年,晋南36个县中就有32个县建立党组织,发展了400多名农民党员,把党员成分由单一的青年学生扩大为社会各阶层。”夏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张启俊说。
建立晋南红军游击队
嘉家在韩家岭有一座庄园和几百亩地,嘉康杰在一次借口为家里收租的时候,免去群众地租、烧了自家地契,打开粮仓给佃农分粮食,在韩家岭一带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共河东中心县委机关转移至韩家岭后,此处成为我党根据地,进而发展成为晋南革命战争指挥中心和活动中心。
1936年,红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嘉康杰响应红军的行动,在夏县策动中条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了晋南红军游击队,担任总指挥,发动了著名的中条山暴动。
1937年7月,按照上级扩军指示,嘉康杰奔赴各县,号召青年踊跃参军,动员了1500余名河东儿女走上了抗日战场。这些新兵在韩家岭集中短训后,被逐批送往阳城县八路军总部新兵接待处。
1938年5月,嘉康杰受组织派遣先后担任中共晋豫特委(后改为晋豫地委)委员、军事部部长、晋豫边游击支队供给部部长等职,率领游击队战斗在中条山区,配合主力部队和友军多次粉碎了日军的扫荡。
1938年夏,中共北方局把韩家岭确定为在山西建立四个战略区革命根据地之一。同时,根据“在中条山打起自己的旗帜来”的指示,中心县委在韩家岭建立了培训基地,先后对各县游击队骨干集中进行军事政治训练;举办各县党政军领导干部培训班,集中学习战略方针,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分赴各地展开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工作。在距离韩家岭不远的曹家庄还建立了修械所,主要生产“八音手枪”,是晋南唯一的武器制造和修理基地。
驻扎在韩家岭的机关干部和部队官兵很快增加到400余人,当时的一切生活之需均无来源,条件十分艰苦。中心县委在韩家岭建立了合作社进行生产自救,解决地方组织和部队生活所需。“抗日供销社”“平民小学”“八路军缝纫组”“秘密窑洞”“晋南党政干部培训班”等应运而生。
1939年9月,在中共晋冀豫区党委第一次代表会议上,嘉康杰当选中共晋冀豫区党委委员,并被选为出席中共七大的候补代表。会后,嘉康杰担任了中条地委委员、民运部部长。
嘉康杰的声望越来越大,国民党反动当局十分畏惧。1939年11月18日,嘉康杰由韩家岭出发,在前往龙潭沟中条地委驻地的途中,在武家坪遭国民党特务暗杀,壮烈牺牲,时年49岁。
始终重视群众的力量和作用
“群众有智慧,这就是力量。”
“资产阶级凭的是金钱、飞机和大炮,而我们靠的是人民群众。谁要脱离群众,谁就会成为可怜的失败者。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和人民建立血肉的联系。”
在嘉康杰的革命历程中,他始终重视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发动群众,带领群众,依靠群众。
嘉康杰牺牲后,《新华日报》(太岳版)在《悼念嘉寄尘》一文中指出:“他不仅是我们党内能得人推崇的领导者,而且是晋南一带十万群众中最可信赖的群众领袖。在中条山内外远近数百里,一提到嘉寄尘的名字,虽老妇孺子无不应声赞誉。真正像他这样获得广大群众拥护的群众领袖,在我们晋冀豫区实在不多。”
在嘉康杰的领导和影响下,韩家岭群众为给驻村党的机关和部队站岗放哨、传递情报、资助生活、做军鞋缝衣裳、抬担架支前,常常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当时仅有200多人的西沟韩家岭,就有55人入党,57人参军。
1945年3月3日,韩家岭得到了《新华日报》的通报表彰。1947年6月30日,太岳武装总会在庆功大会上授予夏县抗战有功模范县;韩家岭被授予英雄模范村。
1952年10月14日,毛泽东主席在《革命军人家属纪念证》上题词:嘉康杰同志在革命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山西晚报记者 刘巍 通讯员 薛宋杰
记者手记
嘉康杰的一生,是救国救民的一生,是为党为国为民奉献一切的一生,他的精神,体现在兴办教育,也体现在无私无畏的革命斗争。
嘉康杰致力于平民教育,先后创办一所小学、六所中学,启迪民智,为国家和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他还长期扎根于基层群众中间,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毕生奋斗。他的革命,是那样的纯粹,他革命先从自己做起,毫无享受私欲,为了解放群众,他烧掉自家地契,放弃自家财富。
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嘉康杰由一名爱国主义者变成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所忠诚的事业。嘉康杰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人民群众,共产党才是人民利益的忠诚代表。他用自己的行动,换来人民群众对党的爱戴,招来人民对民族解放和复兴伟大事业的拥护和参与。
所有的共产党员,都能从嘉康杰身上受到教益,得到思想的升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自己的奉献。
(责编:马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