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网

  2020年,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占GDP比重7.3%,彰显了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信通院在4月份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下称“报告”)显示,数字经济在逆势中加速腾飞,有效地支撑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叠加影响下,中国数字经济在2020年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长,是同期GDP名义增速的3.2倍多;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深入发展获得机遇,2020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1.2%,同比名义增长10.3%,占数字经济比重由2015年的74.3%提升至2020年的80.9%。

  作为数字经济的早期探索者,火币联合创始人杜均表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形势较好并且能够保持高位增长,是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密不可分的。从发展环境来看,中国的基础设施完善,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参与,发展效率和投资回报形成正向循环。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数字经济的支持和引导政策不断出台,并且发展成果良好,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规模还有更大的爆发空间和红利周期。”杜均称。

  报告显示,从总量来看,2020年有13个省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福建、湖北、四川、河南、河北、湖南、安徽等;从GDP占比看,北京、上海领先,分别达到55.9%和55.1%;从增速看,贵州、重庆、福建数字经济增速位列前三,2020年增速超过15%。

  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广东、江苏领跑全国,2020年数字产业化规模均超过1.5万亿元。GDP占比来看,北京、江苏、广东数字产业化占比超过15%,天津、上海占比超过10%。这意味着,由于地域辽阔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地所处的数字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差异。

  整体来看,数字经济呈现高中低梯度分布式发展。具体来看,有三种典型模式:以广东、北京为代表的极核模式;以长江经济带为代表的点轴模式;以长三角、粤港澳为代表的多级网络模式。

  尽管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差异,但是,数字经济是在疫情中逆势崛起的,不但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更是让产业前景成为共识。杜均认为,“随着数字经济红利周期到来,政策引导的力度会加大,人才资本流动性增强,技术水平提高,能够更好地实现地域性数字经济平衡。”

举报/反馈

金融界

2715万获赞 253.6万粉丝
一站式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让投资更简单
北京富华创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