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特色小镇掀起建设高潮,许多地方跃跃欲试。据统计,全国特色小镇加上省级特色小镇,总数超过2000个。特色小镇遍地开花的同时,也暴露出建设中存在的名不副实、千篇一律乃至烂尾倒闭等问题。
特色小镇的乱象有哪些?什么样的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今天,小组就和大家聊聊“小镇故事”。
一
什么是特色小镇?简单来讲,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既不是行政单元上的建制镇,也非传统的产业园区,而是立足地方特色打造的微型产业集聚区。
近年,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特色小镇应运而生,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2019年,浙江的特色小镇以全省1.8%的建设用地面积,贡献了全省7.9%的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7%的税收收入。
特色小镇风生水起,但种种乱象也如影随形。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一份“中国特色小镇死亡名单”流传网络,许多名噪一时的“网红打卡镇”榜上有名。文章称,不少特色小镇资金链断裂、商户逃离甚至沦为“空城”,至少有100个“文旅小镇”处于烂尾、倒闭状态。
《经济日报》刊文指出,有人将特色小镇建设乱象概括为“八大凑”:产品不够,“吃喝”来凑;产业不够,“房地产”来凑;形象不够,“穿衣戴帽”来凑;项目不够,“农作物”来凑;数量不够,“园区景区”来凑;景色不够,“挖湖造绿”来凑;活动不够,“节庆会展”来凑;资金不够,“PPP项目”来凑。
据有关部门测算,一座面积1—3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投资就要几十亿元。一旦产业有闪失,会让地方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加大债务风险。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院长熊正贤教授长期在各地特色小镇开展调研。他跟小组分享了一个实际案例——
西南某地投入上百亿元,凭空打造了一个旅游小镇。规划团队清一色是国际顶级专家,光设计费就花了几千万元。结果呢?由于缺乏本土特色,经营效果不尽人意,每年营收不超过500万元。算下来,要上千年才能收回成本。
二
从“扎堆开建”到“批量倒闭”,一些特色小镇到底怎么了?
现实中的特色小镇,主打历史文化者有之,标榜乡村景色者更不少。但转上一圈就会发现,招牌各不相同,配置却基本一样。许多网友感慨:“除了名字外,特色小镇处处相似”“火了第一个玻璃栈桥,各地都建玻璃栈桥”。还有网友改编歌曲:“小镇故事少,充满假和抄;看似一个样,吃喝差不多”。
特色小镇无特色,游客自然寥寥,店家也只能关门歇业,有的甚至沦为“鬼镇”“空城”。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地方却是“抱着水缸喊渴”“满手好牌没打好”。
熊正贤在调研中发现,某特色小镇本是历史文化名镇,但当地不去挖掘本土特色,反而跟风打造花卉项目和特色农业。“整个小镇干干净净、古色古香,但空空荡荡,没有人气。”熊正贤分析,“这属于有特色却没有做成特色小镇;有文化却没有做成文化产业。”
“资源禀赋富集的地方,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导致重复建设; 资源禀赋一般的地方,一窝蜂发展导致同质化竞争; 资源禀赋较弱的地方,在资本介入下依葫芦画瓢;无资源禀赋的地方,搞‘无中生有’的创意。”熊正贤说。
此外,还有的特色小镇“挂羊头卖狗肉”,初衷就不是为了发展特色小镇。熊正贤告诉小组,个别地方在审批过程中打“擦边球”,利用附近工业园区的产业规模、经济数据来申报特色小镇,只为抢到这顶“帽子”。
回头再看“中国特色小镇死亡名单”,其中有多少是未经论证便仓促开工?有多少是地方官员为打造政绩而盲目跟风?又有多少是为工业园区、房地产开发作“嫁衣”?如果都想捞一把就跑,这样建起来的特色小镇怎会长久?
三
针对特色小镇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018年国家发改委对已公布的特色小镇进行优胜劣汰测评,2020年又通报了典型经验和警示案例。《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提到要“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地方省份也陆续从“抓数量”转向“重质量”,对特色小镇进行清单管理、动态调整。今年2月,山东公布省级特色小镇名单,取消3个小镇创建资格;今年3月,广东开展特色小镇建设“回头看”,7个特色小镇创建工作被评为不合格,4个拟按规定淘汰并清退;四川省也出台规定,要求从严从实从细从深抓好特色小镇清理审核工作。
经验教训再清楚不过。特色小镇不是复制出来的,也不是“拍脑门”凭空打造的,而是扎根当地土壤自然生长出来的。解剖那些成熟案例,没有一个是“人造盆景”。比如,江苏苏绣小镇2/3的人口从事刺绣、2/3的收入来自刺绣,小镇建设水到渠成;浙江庆元食用菌企业众多,产业链条完备,“香菇小镇”自然应运而生。
“特色小镇建设离不开地方独特的资源禀赋,也要充分运用好政府、市场‘两只手’,不断提高改革创新和竞争意识。”熊正贤建议,还要在空间布局、信息沟通方面下功夫,避免特色小镇重复建设,陷入同质化竞争的误区。
建设一个特色小镇不容易,建好一个特色小镇更难。那些建了就烂的所谓“特色小镇”,还是别再出现了。
文/钟祺
资料来源/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北京日报等
来源:学习小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