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1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马里兰州发表了关于气候问题的首次演讲时说:“如果我们不能领导可再生能源革命,美国恐怕不能在和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中获胜。现在,我们落后了。”
如此看来,在基建上信誓旦旦地要赶超中国的拜登政府,现在又打算在新能源领域“对标”中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先来看看数据,在能源领域,美国拿什么跟中国竞争?
毫无疑问,这次布林肯作为奥巴马政策复读机那是尽职尽责的。因为在奥巴马时代,美国可是真金白银花了大价钱来做“绿色能源”。
2009年,奥巴马政府公布了美国能源与再投资法,宣布将在清洁能源领域投资800亿美元,目标在2035年实现80%的美国电力来源是清洁能源。
结果2009年时,美国清洁能源的比例是10%,到了2019年时,这个比例增加10%,提升至11%,除非能有革命性新政策,否则美国还需要至少790年来完成这个目标。不得不说,在新能源领域,美国想与中国竞争?数据是能够说明的一切的!
1、在光伏产业方面,我们先看一下这个概念图。
细分下去,再来看看多晶硅和光伏半导体中国的占比:颤抖吧?全球多晶硅产能70%以上在中国?
但是还有更颤抖的,全球硅料需求即光伏半导体产能90%以上在中国。而美国在哪儿呢,包含在“海外”那一小根横杠之中了。
2、在风电装机量方面。
2019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达60.4GW,其中中国以26.2GW的新增风电装机领跑亚太地区也是全球首位,占全球装机量的43.4%。
而在北美洲、南美洲、中美及加勒比海地区2019年新增风电装机13.4GW,大约只是中国的一半。可美国在哪儿呢?包含在刚才那一长串的数字之中。
3、水电装机量方面。
2019年新增装机容量15.6GW,全球总装机容量达到1308GW。中国的装机容量为356.4GW,继续居世界首位,巴西和美国分别以109.6GW和102.75GW位于2、3位。美国总算可以站上领奖台了,可与第一名差距有点大。
印度最近也在大力发展水电,而且有些是中国公司承建的,不出意外的话,过几年美国就得挪到OTHERS里去了。
4、核电装机量方面
近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17台,总装机容量1853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2030年时,发达国家70%核反应堆将达到40至60年使用年限,与之相反,中国将迎来核电装机潮,随着中国高安全性核电标准成熟,中国将一枝独秀,成为世界核电的标杆和最大的核电装机国。
5、新能源汽车方面。
2020年全年全球一共售出约324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欧洲市场占比第一,为43.06%;中国市场约占41.27%。美国在哪儿呢,不好意思,还是OTHERS。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255万辆,其中中国产量约为136.6万辆,占比53.5%,又是超过全球的一半!
二、为何美国会是这种局面?因为美国能源玩的是存量博弈
自从美国经济脱实向虚,美国用电基本就是原地踏步,因为制造业大量外流,而金融行业对用电增长基本是0贡献,因此美国用电需求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美国用电需求具体有多悲观,一图流给大家展示一下:
可以看出,美国长期用电增长停滞。受新冠疫情冲击,美国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38020亿千瓦时,比2005年38110亿千瓦时还少90亿千瓦时。对比下中国,2005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24220亿千瓦时,2020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时,是美国同期的2倍,相比2005年中国翻了3倍。因成功抗疫,经济复苏,2021年中国一季度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长18%,碾压全球。
中国为啥要大搞新能源,这是因为我们有巨大用电需求,实体行业和制造业都在增长。而且我们还要搞绿色发展,火电占比依然过高,发电结构需要逐步调整,这也是最迫切的。
可是,美国搞新能源的空间在哪里呢?一张图展示下:
可见,最新美国分类发电量容易发现一个规律:蓝色代表水电、粉色代表核电的一直没有变化,柱状图的高度也没有明显升高,而绿色代表的非水新能源始终在挤占咖啡色代表的煤电和黄色代表的天然气发电,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能源革命已经进入存量时代,要动存量利益集团的蛋糕才能确保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否则美国新能源的发展注定死路一条。
单从这点出发,美国盯着中国纯属碰瓷,因为中国新能源革命是增量引领,存量慢慢消化;而美国新能源是大刀向化石能源行业头上砍去。无数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分增量的蛋糕,矛盾是最小的,而动存量蛋糕,矛盾是最大的,搞不好就会有牺牲。
可见,中国和美国在新能源发展层面,真的能比吗?我觉的不能。布林肯这一番话,其实是为宣传拜登政府的执政理念而已,同时想要彻底铲除特朗普留下的政治遗产。三、最后杀手锏:中国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弯道超车的机会
为什么中国要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因为这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以煤炭和石油主导的工业体系我们很难占到便宜,那就不如推倒重来,让我们来定规则。
2010年,丁仲礼接受柴静采访时说,当时发达国家主导的气候变化治理是不公平的,是对中国的打压,毕竟以当时条件来讲的确没错,碳减排太贵了。
比尔盖茨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里举了例子,美国这些年来的航空燃油平均零售价格,是一加仑2.22美元,市面上买得到的新一代航空用生质燃料,平均售价是每加仑5.35美元,零碳燃料的绿色溢价是两者的价差,也就是3.13美元,在航空业就是燃料价格翻一番。
中金研究部做了个研究,当前场景下非乘用车交运及建材行业包括水泥、玻璃等的绿色溢价分别141%和138%,即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比化石能源高1到2倍,技术相对成熟的造纸、有色、钢铁、乘用车和电力行业也有 3%到17%的绿色溢价。
碳减排,碳中和那么贵,我们在过去10年把人均GDP从4550美元提升到10000美元,大家虽还算不上富有,为什么过10年我们就愿意做这事了?
主要是这10年,我们的光伏产业、特高压、电动车等技术,在大力补贴、市场过度发展和企业整合兼并后,已经在产业领域追赶上来。虽然欧美在这些领域中一部分仍然领先,但已形成不了技术垄断,甚至在制造能力上被我们超越过去。
此时,中国宣布碳中和目标,就是构建能源革命的“内循环”,用我们的市场来培育下一代能源、工业技术,绕开煤炭、石油体系下的技术专利壁垒,轻装上阵发展我们的高端品牌。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全球减排这个绝对正确的口号,把中国标准推向世界,提升品牌溢价能力甚至摆脱石油美元,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可以说,中国做这个事情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我们是在增量上进行改进。从现在起到2030年,我们能源需求增量一半以上都是新能源,2030年后估计90%以上能源增量都是新能源,这种从增量到存量的渐进改革总是比较顺利的。布林肯的呼吁说明美国已经看到这个问题,可是福奇博士也知道新冠病毒怎么应对,关键是这产业政策执行得起来吗?以美国的动员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还要脱离中国制造,那实现碳中和怕是岌岌可危。美国的碳中和未来就在硅谷的大公司玩玩就行,那时中国的碳中和已经引领全球。
最后的话:你以为他在谈发展,其实他在谈遏制;你以为他在谈合作,其实他在谈主宰
当某天地下石油被抽完时,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美国觊觎世界的另一种诱惑。因此,布林肯说,气候问题不是用来交易的,其他国家不能将此当作筹码。
要知道,气候只是借口,能源才是目的。显而易见,在一向双标的布林肯口中,其他国家并不包括美国,美国将肆意用气候做筹码,还将以“保护气候”的名义去掠夺其他国家,这次连野心都懒得掩饰了。
可见,“我们落后了”前面的话格外张扬:如果我们不能领导可再生能源革命,美国恐怕不能在和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中获胜。这不是对现在的感叹,更像是对未来的宣战,我们落后了,但竞争开始了。
举报/反馈

醉井观商

382万获赞 7万粉丝
专注商业人物、模式、点评、商机,以小观大
董事长助理,财经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