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喜欢把M18阔剑称作霰弹雷,因为这货爆炸时有700枚3.2mm的钢珠呈扇形喷射而出,像极了一把巨型的、短管的,还装了鸭嘴收束器的霰弹枪。
这种武器大家在游戏里很熟悉,尤其是使命召唤、战地的阔剑地雷往往都是感应式、常在室内使用的一种定向地雷。但现实中的M18A1阔剑和游戏里的不大一样,这篇和大家捋捋。
这玩意的出生还能扯到二战,当年有个叫米斯奈的匈牙利人和一个叫沙尔丁的德国人在捣鼓爆炸和高速物理方面的研究,这个沙尔丁在1935年还来过中国建立了弹道学研究所。
二战时,这两人发现了一种物理现象,现在被称之为米斯奈·沙尔丁效应,大概原理就是将炸药均匀的按在一块内凹的金属板后边时,爆炸产生的力会垂直的施加给金属板,而金属板背弧面受到爆炸的力之后会往中间挤,然后变成弹头的形状,由于受力面积大,当金属板变成弹头型之后会获得极高的初速,甚至可以用来穿透坦克装甲,因此二战时他们用这种原理制作了反坦克侧甲地雷。
上图红箭处那些就是反侧甲雷
我再丢个米斯奈·沙尔丁效应的动图,这种形成弹头的爆炸也被称之为EFP(explosively formed penetrator),可以翻译成爆炸自成形侵彻体。
然后问题来了,这种EFP弹有着超高初速,但主要还是形成一坨弹丸啊,适合用来反装甲,但这和反步兵用的M18阔剑有鸡毛关系?
其实这会儿我们先别把目光盯在弹丸上,而是要看中它这种“定向”属性。
你这么想,反坦克光靠普通炸药的效果是不好的,得让炸药能量定向释放,这样才能穿透装甲。但同样的,虽然炸药用来反步兵不错,但一方面是容易误伤自己人,二方面是普通炸药往四面八方炸了之后伤害范围不大,这时候,定向爆炸的意义就开始凸显了。
很快,二战结束,没几年后,朝战开打。当年志愿军战士们各种绕袭穿插,联合军那边很头大,这会儿他们才想到当年德国人不有个定向雷么?于是,加拿大的凤凰、美国的T48,这两阔剑定向反人员地雷的雏形问世
(图为加拿大凤凰定向雷)
(图为美军T48)
不过美军当时的要求是初速必须在1200米/秒以上,60°扇形范围,破片散布高度不得超过2.4米,50米距离上要求0.12㎡面积起码中一枚破片。无论是凤凰还是T48都不合格。
接下来就是从T48到T48E1,再到M18到M18A1,到差不多1960年,M18A1阔剑正式定型,1966年,M18A1在越南首次投入使用。
另外,我们在游戏中看到的阔剑往往是有个镭射感应,但实际上这雷没有这种触发方式,而是得手动引爆。
不过引爆方式也有两,一个是非电式,引爆器就下边这个M81点火器,往后拉那个环之后放开,击针会打火,然后沿着导爆管引爆插在阔剑上的雷管引爆。
还有一种电击发的,其实很多电影里头都把那个握把当做触发开关,其实这不对。那个握把是用来按压蓄电的,按三次之后大拇指扣下被皮套套住的那个按钮才是击发。
咱们得注意的是,非电击发和电击发的两套触发机构以及雷管都是不一样的~
这篇Over,关于阔剑的杀伤用法和杀伤下次在聊(也许就太监了),顺提一句,阔剑可不是光对真前方有效,至少在16米范围(无论方位),都有危险,甚至后方百米都有概率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