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是指经地方党委和政府按照一定程序选派,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民看病难问题,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为推进扶贫工作,我校组织了1100名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贫困村,为各地区发展走田下地、建言献策。今天介绍的刘吉平教授便是其中一员。自2009年起,他对接国务院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广西融水和隆林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广西靖西、隆安、马山、忻城,尽心尽力指导蚕桑产业扶贫。
足迹遍布全国19个省66个县市,始终扎根服务三农一线,刘吉平用十余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诠释了农业科研工作者对三农事业的热爱与奉献。
突破:十年产值增长18.8亿
早晨六点,天蒙蒙亮,刘吉平起床洗漱干净,拎上前一晚收拾好的行李包,踏上了最早一班的高铁——他要前往600多公里以外的广西宜州进行蚕桑生产指导。下午一点多,日头高挂,坐上当地的简易代步车,刘吉平来到了宜州农户家里。
经过六七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刘吉平只是放下行李喝了碗稀饭,又匆匆前往桑园。翠绿的桑树连绵几公里,深秋时节被采得几近光秃的桑树又重新变得枝繁叶茂。“这批桑叶长势不错,但还是要注意在伐条时防止桑细菌性枯萎传播……”刘吉平手上拿着刚从树上摘下的桑叶,一边仔细观察桑树的生长情况,一边对身旁的农户说道。
刘吉平是华南农业大学蚕丝科学系教授,也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自2009年开始建设“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起,他便受邀担任基地顾问。每年,他都会来广西开展调研培训,与蚕农面对面交流,把种桑养蚕防病技术送到蚕农手里。
这样的生活状态,刘吉平持续了10余年。从2009年到2019年的十年间,宜州桑蚕业产值增长18.8亿,连续14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基本形成了蚕桑循环经济产业链,成为宜州惠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宜州位于广西省中部偏北,是中国蚕桑之乡,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种桑养蚕已有470多年历史,早在明代嘉庆年间,宜州庆远府就有种桑养蚕的记载。天然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蚕桑发展条件——连绵的山脉阻挡了冷空气进入,山间大片的平地为桑树种植提供了空间,而且宜州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适宜种植桑树。自古以来,桑蚕业就是宜州的重要经济来源。
但受年轻劳动力外流、养蚕技术落后等原因影响,宜州的现代桑蚕产业发展囿于历史瓶颈,仍是“看天吃饭”,导致蚕农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痛点。
问题迫在眉睫,怎么办?为此,刘吉平团队先后与十多家企业开展农科教合作,建立“专业+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的互生创新模式,打造“高校+企业+基地+蚕农”的成果转化链条,联合企业研制并推广“互联网智能虫情预警远程预警监测”、“蚕桑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等科技成果,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助力脱贫攻坚。
新型蚕桑科技的引进大大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依赖。智能虫情预警远程预警监测系统能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实时查看数据、远程观测病虫种类,监控作物生长状态。“真的给农户减轻了不少压力。”刘吉平如是说。
深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发展有生命力的产业,关键还是在人。
“扶贫重在扶智。短暂的技术指导只能解短时之需,却无法根治长远之症。”为了让农户尽快掌握科学的蚕桑技术,刘吉平绞尽脑汁,四处奔走。他深入企业、科技示范基地、田间地头,“把脉”“问诊”产业发展,鼓励贫困农户参与桑蚕产业脱贫。
西至云南四川,北至辽宁,南达海南……多年来,刘吉平服务了19省66个县市,足迹遍布全国,“可以说把全国大部分养蚕的地方都走过一遍了!”谈到这些年的经历,刘吉平的语气中略带自豪。
“有问题就找刘教授”这句话,在养蚕农户的小圈子里广为流传。再大的难题,到了刘吉平这里总是有法子解决。他的微信好友列表里,有一大半都是扶贫过程中添加的蚕桑农户。
除了实地指导外,刘吉平通过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方式,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指导。多年来,刘吉平开展各类专题培训159期,项目辐射带动了约150多万农业人口种桑养蚕,在产业帮扶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帮扶过程中,刘吉平还把蚕桑绿色种养、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控等先进技术带到实际生产中,还率先提岀了“蚕药桑用”的蚕桑病虫害绿色生态一体化防控理念,将成果洒在全国19个省的蚕房和桑田上。
作为岗位科学家,刘吉平相继为广东、广西、江西等地的各级政府发展蚕桑产业提供技术咨询,应邀参与广东省委办公厅扶贫办、江西省农业厅、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蚕桑产业发展调研及交流,为园区规划及桑园建设、桑蚕病害生态防控、推进蚕桑产业精准扶贫提供决策意见。
广西宜州区政府在写给刘吉平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这些年蚕农们受尽了病虫害的苦,听了您的课,豁然开朗,看到了希望。宜州蚕桑发展的成绩单里,凝聚着您的付出和心血!”
路途:道阻且长,吾心往矣
在华农艺术学院后方的高地有一座朴素小楼,那是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所在地。刘吉平的办公室位于三楼,屋内陈设简单,茶几上摆着一盘盘洁白的蚕茧标本,靠墙边的角落放着一箱箱水果,“这些都是农户自家种了寄过来的。”刘吉平介绍说。
十多年的扶贫路上,刘吉平收到了许多来自农户和政府真诚的感谢和支持。他的时间大部分都花在了工作上,自己的生活有时则顾不上那么多。
2020年8月,正是蚕桑病害的高发期,刘吉平应邀参加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的桑蚕培训,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一次出差。但在一节培训课堂上那一连十几通打来的电话,显得急促又不安。为了保证课堂质量,他选择一再挂断来电。
刘吉平没有及时接到的,是父亲过世的消息。而在前一天,他的外公才刚刚过世。
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刘吉平经历了外公和父亲双双离世的悲痛。想起没能陪双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刘吉平内心充满愧疚、自责,回忆的话语有一丝哽咽:“还是有遗憾的,没能尽到该尽的责任。”
“但作为一名农业专家,看到通过自己‘造血式’的帮扶努力,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相信我的亲人内心也是十分欣慰的。”
十余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让这位年逾五十的岗位科学家脸上多了几分沧桑的痕迹。下乡指导途中,刘吉平常常深入农田,扛起锄头,脖子上挂着汗巾,亲身向农民示范正确的桑树种植管理技术。长时间的户外曝晒让他裸露在外的皮肤黑了几个度,但他却不以为意,“回来学校一段时间就养回来了,不碍事。”
对他的工作,刘吉平的妻子起初也曾抱怨“分给家里的时间太少”,但每次出差前总是不忘叮嘱“多保重身体,注意安全”。年幼的儿子也不习惯,“小时候感觉父亲总在田地里走,每次回家来都开玩笑说农民回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父亲的工作也慢慢开始理解。
回顾自己过去十多年的经历,刘吉平感慨颇多。“庆幸自己生活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深深感到只有融入到时代的潮流中,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幸福。”他说,“能做的事还有很多,要继续朝着‘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造就一支专家队伍’的目标不断前进。”
十余年时间,刘吉平走过19个省66个县市,带去先进技术,解决农户问题,推动产业发展。这位“接地气”的岗位科学家,真正把科研论文写在了脱贫攻坚的桑园蚕房。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